全国两会期间,也适逢3月8日《军嫂》创刊13周年纪念日。本刊总编辑彭清雯应《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之约,就本社关注的话题和思考,撰写《探索解决军人家庭现实困难》一文,于2021年3月9日刊发。现本刊重拟标题转载,期待与更多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拥军优属,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添砖加瓦。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指出,“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2021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谱写鱼水情深的时代华章”“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等。这是千千万万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福音,也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方向和干劲。
近年来,《军嫂》杂志社秉持“展示军嫂风采,关注军人家庭,维护军属权益,服务退役军人”的办刊理念,积极探索拓展爱军拥军新途径、新空间,服务军人军属,助力强军兴军。
在采访过程中,深入挖掘、报道、推广各地开展双拥活动的新做法、好经验。比如,参与首届“羊城好军嫂”评选,宣传广州市妇联成立“军嫂之家”,参与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评选活动,报道三亚全国首个idqL1WhQGwyBVV5FuRbI0g==由部队家属成立的社区居委会等。
在办刊过程中,积极发挥“军字号”优势。专程走访军队院校、部队医院,请教几十名全军心理专家,借鉴吸收“家庭就是战斗力”等研究成果,提出“别让心事变心病”理念,组建本社特聘专家队伍,在军地广泛开展公益服务活动。2018年以来,仅特色项目心理讲座、团训就使上万人次官兵、军属受益。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军人家庭仍存在一些实际困难,特别是很多军人家庭长期两地分居,近似“单亲家庭”,他们的子女应该受到社会的更多关爱。此外,军嫂的就业问题,军属的就医、心理健康等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能让军人家庭多些温情回忆、少些终身遗憾。下一步,希望择机围绕军嫂群体开展调研,参照一些先行地区的好做法、好政策,为军人、军嫂、军人家庭服务工作献计献策。
一些期刊社在国家智库政策的框架下,发挥智库作用,取得了成功经验。希望从国家层面引导、鼓励、支持“媒体智库”“智库媒体”健康发展。《军嫂》也愿积极进取,为爱军拥军、强军兴军贡献更多力量。
(本文原载于2021年3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张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