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存精神力量

2021-12-29 00:00:00陶凤伟
军嫂 2021年3期

在中国工商银行抚顺雷锋支行,有一张特殊的存折——“雷锋存折”。当年,雷锋每月津贴仅有6元钱,他节衣缩食、一角一分存下,捐给灾区人民。一直以来,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续存这张“雷锋存折”,让“雷锋存折”成为扶贫济困的“火种”。

2018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在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的协助下,从“雷锋存折”中取出130余万元,援建清原满族自治县雷锋小学(以下简称“雷锋小学”)。作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援建的第一所学校,雷锋小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基因和资源优势。

雷锋小学坚持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为办学理念,坚持讲好雷锋故事、续写雷锋日记、践行雷锋精神,不断探索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努力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根植在学生心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

讲好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植入内心

“雷锋叔叔上小学时,要经过一座小桥,每逢雨季,河水上涨,滚滚的河水淹没了这座唯一的小桥。低年级的同学,一走到桥边,看着那摇摇晃晃的小桥,害怕极了,不敢过桥。每到这时,雷锋就会蹲下身子把他们一个一个背过去……”

这是外形清瘦的六年级二班康渝函同学脱稿讲述的雷锋故事。为了准备这个小故事,他先后3次去新华书店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选题后,把故事重写一遍,对着镜子反复琢磨肢体语言,并先后5次让67岁的奶奶当听众提意见……故事讲完了,康渝函回到座位上长吁一口气。他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在记录本上写下:“康渝函,真棒!”2020年9月25日,雷锋小学第三次开展“重温雷锋精神、讲述雷锋故事”比赛,康渝函是16名参赛小选手之一。

阅读有关雷锋的书籍、讲述雷锋故事,已经成为学生的常规作业。自2018年启用新校名起,雷锋小学每学年开展一次“重温雷锋精神、讲述雷锋故事”比赛,让孩子们用质朴的话语讲述雷锋的感人故事,将最本真的雷锋精神传至内心。讲故事比赛一般由选手抽签决定参赛顺序,评委由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官兵代表、学校师生代表共同组成。台上,小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台下,倾听者凝神静气,认真记录。《给大嫂买车票》《当好火车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草鞋情谊》……一个个耳熟能详的雷锋故事,用童音娓娓道来,让大家感受到雷锋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雷锋,走进雷锋的精神世界,学校号召每名学生选择一本有关雷锋的书籍,阅读雷锋故事、雷锋日记,背诵雷锋格言、制作学雷锋手抄报、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营造学雷锋活动的浓厚氛围。

学校还邀请雷锋生前排长薛三元、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雷锋班第二十六任班长张阳等前来,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模范行为,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真情讲述他们学雷锋的故事,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情怀深深根植在全校师生心中。

一个个故事串联一幕幕往事,牵出一段段美好的回忆,雷锋故事仿佛就发生在眼前。全校师生深切感受到,雷锋距离大家并不遥远,雷锋做过的事情大家也可以做到。

续写雷锋日记——让雷锋少年绽放光彩

“四年的学习生活里,我和同学们曾给新疆托里县的小朋友寄去文具和书籍,也在风雪中被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一路护送到班级……”2021年3月1日开学第一天,雷锋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邰金明向全校师生宣读了自己的成长感悟,由此开启了新学期续写《雷锋日记》活动。

雷锋小学从2018年开始坚持续写《雷锋日记》,日记本由学校统一定制,在班级之间传递。大家都主动要求续写《雷锋日记》,争当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日记记载了学生传承雷锋精神的行动与体会,每周更换一个班。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成长感悟,并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与全校师生分享。”雷锋小学校长王端文说,希望通过同写一本日记的形式,丰富学雷锋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推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还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雷锋班保持密切联系,双方约定将雷锋精神的体会、做法记录在续写的《雷锋日记》中。一本本厚厚的日记,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宝贵见证。

2020年5月,六年级学生姜晓曦在自家大棚采摘香菇。摄影/陶凤伟
2020年12月,三年级学生孟泓宇打扫卫生。摄影/荣城
清原满族自治县雷锋小学学生葫芦彩绘作品。摄影/

谈起续写《雷锋日记》,三年级一班的曲佳琳神采飞扬,她认为参与这项集体活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并对照雷锋叔叔找差距。她续写的一篇日记,是在她当少先队中队长之后第二天发生的事情:“放学后,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小妹妹被一块石头绊倒在地,我赶忙跑过去,将她从地上扶起来……”

和曲佳琳一样,每名学生在续写日记时,都要选择素材,于是每当那些感人的所见所闻在脑海中“过电影”时,都加深了他们的感动和思考。

记录是最好的传承。每写一篇日记,就意味着做过一件好事,意味着受到一次雷锋精神的教育。除了记录以外,让孩子们朗读日记与同学共享,也拉近了孩子们与雷锋精神的距离。2020年8月,抚顺市教育局与共青团抚顺市委、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联合开展“云端学雷锋”系列活动,雷锋小学38名同学参与“续写雷锋日记”征文比赛,有24名同学的作品获得优秀征文,并收录于主办方编印的《续写雷锋日记》一书。五年级学生小泓的日记《向雷锋叔叔学习》,由雷锋班第二十六任班长张阳推荐,发表在2020年第8期《军嫂》杂志上。王端文说:“以写日记的方式诠释雷锋精神,既契合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又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雷锋精神的真谛,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争做雷锋传人——让雷锋种子不断生长

生活即教育,涵养天地气。学校还通过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打造“雷锋少年军校”,让学生有机会走进部队,参观营区内雷锋纪念馆和雷锋班,近距离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

在“雷锋存折”的资金支持下,学校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和特长教育,如挖掘展示雷锋精神对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自主研发“葫芦系列课”,经过葫芦种植、收获、晾晒、去皮、创作加工等环节,最后形成一件件工艺品。这些作品,色彩缤纷,妙趣横生,有的将雷锋头像烙在葫芦上,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雷锋崇尚劳动,雷锋小学在每年3月、5月均开展以“劳动教育成就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鼓励他们通过不同形式展现“劳动小能手”的风采。老师们率先垂范,进社区打扫卫生。孩子们热情高涨,“小雷锋”走上街头铲除街边小广告,走进庄稼地里清理塑料垃圾、拔杂草,走进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活动,走入操场跟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学习军体拳强身健体……就连低年级同学也开始学着叠被子、擦桌子、拖地、洗碗、抱柴、浇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学生们自己洗衣服、整理衣柜,学着为家人准备早餐,以自己的劳动体验生活的不易,回报关心的亲人。

四年级同学小然(化名)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境贫寒,她出生后刚满月,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在外面打工养家。从8岁起,小然每天主动帮助奶奶洗衣、做饭、干家务活,每晚坚持给爷爷、奶奶洗脚、捶背。2020年12月,《军嫂》杂志社工作人员带着11台电脑专程来到学校走访,并上门给受助对象安装电脑。一进小然家,这个有着一双大眼睛、扎着长辫子的小姑娘赶紧鞠躬,连声喊:“老师好!”问到她的理想,小然拿出一篇作文《我的理想》给大家看,她说她的老师像雷锋一样对工作很热情,对学生很有爱心,她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这样的好老师……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践行雷锋,则国民皆为雷锋。

(作者为清原满族自治县雷峰小学副校长)

编辑/张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