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班长”一生情

2021-12-29 00:00:00张建动
军嫂 2021年3期

“郭师傅,这事您别着急,包在我身上。”

“好,那就靠你了,小毕。”

2020年1月的一天,雷锋班第二十五任班长毕万昌接到“当代雷锋”郭明义打来的电话,说鞍山市岫岩县一名14岁的女孩圆圆(化名),正在医院等着做心脏移植手术,急需手术费30万元,现已筹集20余万元,还差10万元。挂掉电话后,毕万昌和雷锋班立即发起倡议,号召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为圆圆募捐,并动员社会力量,共筹得善款14万余元。

毕万昌和郭明义是老朋友,也是学雷锋、献爱心的老搭档,毕万昌称郭明义“郭师傅”,郭明义称毕万昌“小毕”。其实,毕万昌已经不再是“班长”,而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某连的一名排长。不过,对于雷锋班历任班长来说,雷锋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他们的骨子里,即使离开雷锋班,学雷锋的步履依然不停歇。

毕万昌1991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2009年12月入伍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从2012年10月到2017年8月,毕万昌在雷锋班班长的位置上干了近5年。在此期间,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毕万昌被保送至位于南京的陆军工程大学学习。

卸任雷锋班班长,离开雷锋班,毕万昌虽有万般不舍,但内心也有几分坦然。他说,这也是一种传承,一代代雷锋班班长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老班长的精神发扬光大。

2018年11月,毕万昌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云南省屏边县湾塘乡大冲小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室、桌椅破旧不堪,孩子们在深秋还穿着单薄的衣服上课。

看着一双双质朴的眼睛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毕万昌觉得自己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把情况和学员班的战友们一说,大家都希望帮助孩子们。那时在班里,毕万昌经常给战友们讲雷锋的故事,讲雷锋班的故事,大家都很信任他。

毕万昌还提议成立一个爱心团队,把更多的爱心奉献给社会——“荫为有薪”爱心团队很快便成立了。这个名称是毕万昌和一名战友讨论出来的,“荫”是遮蔽、保护之意,意思是为贫困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薪”是薪火相传之意,寓意这个爱心组织会一直将爱心传递下去。“荫为有薪”也谐音“因为有心”,毕万昌希望大家争做有心人,将小爱汇聚成大爱。毕万昌还找一名战友设计了团队标志图案——一顶军帽为孩子遮风挡雨。

2016年4月,毕万昌与北京某学校的孩子们

没过几天,爱心团队就筹集了一批棉衣和学习用品寄给孩子们,毕万昌还“一对一”资助了1名贫困学生。

2019年3月,毕万昌在江苏南京某学雷锋活动现场

两年多时间,爱心团队已经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20多人,爱心“足迹”遍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江苏省东海县、四川省越西县等地。

2019年4月,毕万昌得知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要开展一次游学活动,帮助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中学的学生游览北京。他立即号召“荫为有薪”团队从爱心款中拿出1万元,助力孩子们圆梦。那次游学,孩子们参观了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2019年8月,毕万昌军校毕业后回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任某连排长,军衔变了,职务改了,但学雷锋的劲头却一点不减。

这些年,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毕万昌有时候忙起来有点“身不由己”,但妻子李博宇非常支持他。李博宇上大学时就一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曾在2013年3月被评为铁岭市“青年学雷锋模范”。

两人结婚后,每到学雷锋纪念日,毕万昌和爱人总会买上一束鲜花,到雷锋的墓前向老班长汇报工作。共同的人生目标,让彼此之间多了许多理解和支持。如今,只要知道毕万昌做公益,李博宇都会参与,遇上捐款捐物也会捐一份,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真信雷锋、真学雷锋、真做雷锋,只要有更多的人做雷锋精神的种子,雷锋精神就能广播到祖国大地。”提及雷锋精神,毕万昌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编辑/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