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金——倾情于山水钟情于笔墨

2021-12-29 00:00:00
东方娱乐周刊 2021年10期

董国金,号泓伯,山东高密人。幼从祖父董书府习书,后师楚启恩先生习画。本硕分别就读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导师为张志民先生。博士在读,现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特聘教授。

《钟情传统 心向大同》

——萧联强

董国金出身于山东高密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过良好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启蒙和教育。他的身上体现着儒家思想浸润下的温柔敦厚和浩然之气。在他谦和的外表下,有一颗积极向善、钟情传统的拳拳之心。他忧虑人心不古,具有心向“大同”的人间乌托邦的理想。董国金重视传统,他想努力构建有中国传统视域的文化形态。他的这种在人生与艺术上的人文温情,极具东方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特色。其师——著名山水画家张志民先生,本身就是他文化理想的体现。董国金自小接受系统的书法训练,过硬的童子功为他的艺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四年里,比较全面地学习了中外美术史及理论,如今当代艺术盛行,他却折身传统,正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在作为张志民先生的研究生期间,董国金大量临摹宋元及明清时期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在临摹中结合写生训练,让他对传统山水的范式与审美内涵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近期作品可以看作他对传统的致敬之作。

《怒放的生命》

——巩磊

读泓伯的山水画,让人心灵一震:他的山、他的水、他的花、他的木,都赋予了自然新的生机。在秉承中国画悠远静穆的的意境下,每一笔都饱含着怒放的生命,真正做到了师法自然,把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化为浑沦,从整体到局部,一草一木一石,都还原出它们原始的自然之势,没有概念、没有抽象、没有臆想,扎扎实实、原汁原味、身临其境。就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具有原始状态的写实描摹,反而让世界读出乡民的魔幻预言,产生无穷的魅力和遐想,从而走向世界。泓伯的画无疑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以笔墨呈现出自然造化的本来面貌,让中国的山、中国的水、中国的自然以她原有的魅力激情燃烧,以她独特的个性特点呈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泓伯的画就是这样置身自然,让人全身心地陶醉于自然造化的精妙,感受自然的蓬勃生机、葳蕤繁茂、天地涌动、生生不息,回归本然之性,体现着以物观道的哲学思想。

泓伯身处中国画坛突飙猛进、日益翻新的时代,力图坚守传统,为中国画坛注入一股清新之风,开拓自我之的境,这是钟情于传统的他的艰难选择。任重而道远,泓伯立志突破中国画的传统藩篱,寻找自我,让自由的灵魂得到抒发飞扬,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富有生机的力作,而其立意和笔端,预示着他将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