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时空分异研究

2021-12-29 02:34赵茂林刘素钰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安徽省城镇化绿色

赵茂林,刘素钰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高歌猛进,为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传统城镇化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了空间结构失衡[1],城乡关系失衡[2],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诸多矛盾与问题。为此,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3]的目标,“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为绿色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绿色发展理念结合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有关绿色城镇化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绿色城镇化的内涵、发展路径的理论分析。魏后凯等[5]将绿色城镇化定义为以城镇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同资源与环境相协调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王凯等[6]、辜胜阻等[7]强调了包括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在内的人居环境绿色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二是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或机制的实证分析。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全国[8-9]、区域[10-11]、城市[12]三个层面,研究方法主要有DEA模型[10-11]、耦合协调度模型[12]、综合指标法[8-9]等。例如邹荟霞等[8]以全国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指数法测度分析绿色城镇化水平;徐维祥等[11]运用DEA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经济基础与绿色城镇化具有“U”型关系。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绿色城镇化的研究多偏向于特征、路径等层面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部分相比较少且多为水平评价或机制分析,缺乏时空格局分析。本研究将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数法测度2010—2019年全省及16个地级市的绿色城镇化水平,结合ArcGIS进行时空分异特征及成因研究,以期丰富绿色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区域概况

安徽省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皖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对接地带,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自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率已由2010年的43.01%逐步增长至2019年的55.81%,但仍低于60.60%的全国平均水平。除此之外,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随之带来的造林面积缩减、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等资源与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亟待改善。在此背景下,将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且对其绿色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1.2 研究方法

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与时空演变特征,消除确定权重时的主观因素,采用熵值法来测算安徽省及16个地级市绿色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并借助ArcGIS10.8,展现16个地级市绿色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熵值法计算如下:

(1)构建评价矩阵

假设对n个评价对象的m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构建指标水平矩阵。

(2)对评价矩阵进行无量纲处理

式中:mj——xj的最小值;Mj——xj的最大值。

(3)熵值计算

式中:pij——第i城市第j项指标值下所占的比重。

(4)差异性系数计算

(5)指标权重计算

(6)绿色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1.3 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绿色城镇化的理论分析,借鉴现有研究成果[7,9,13-15],从经济发展、生态友好、社会和谐、人口发展4个方面,选取31个指标,构建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从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2个层面构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从资源基础与环境负荷2个层面构建生态友好发展水平指标;从居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统筹3个层面构建社会和谐发展水平指标;从人口结构与人口素质2个层面构建人口发展水平指标。

表1 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1.4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安徽省各地市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各地级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淮河与长江为界,将安徽省分为皖北、皖中与皖南三大区域,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区域划分

2 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时空特征分析

由2010—2019年安徽省及各地级市基础数据计算得到相应权重及绿色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据此对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进行时空特征分析。

2.1 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时间特征

2.1.1 整体变化趋势

图1 2010—2019年安徽省绿色城镇化综合指数及子系统指数

如图1所示,安徽省整体的绿色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可划分为3个显著阶段:

第一阶段是缓慢增长阶段(2010—2013年)。综合指数由0.039 6增至0.294 8,绿色城镇化水平逐步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该时期安徽省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但由于绿色发展意识薄弱,城镇化发展模式粗放,因此绿色城镇化水平不高,增长速度缓慢。

第二阶段是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6年)。综合指数由0.294 8增至0.749 9,绿色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16],安徽省也陆续出台各种方案,绿色城镇化发展迎来快速增长阶段。

第三阶段是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2019年)。综合指数由0.749 9增至0.928 8,绿色城镇化水平增速逐渐放缓。随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城镇化也由此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1.2 子系统变化趋势

2010—2019年,安徽省绿色城镇化各子系统指数同绿色城镇化综合指数变化趋势相似,包含生态友好指数、社会和谐指数、经济发展指数以及人口发展指数在内的4个子系统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生态友好指数与社会和谐指数增势明显且水平高,而经济发展指数与人口发展指数增势缓慢且水平低(图1)。这说明生态友好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对绿色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贡献,而经济与人口发展仍亟需提升。

2.1.3 地级市变化特点

2010—2019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绿色城镇化水平变化轨迹相似,城市间差距并未减小,地区发展不平衡。3个区域绿色城镇化水平均值长期处于皖南>皖中>皖北的状态,皖南的马鞍山、芜湖、铜陵、黄山与省会合肥绿色城镇化水平始终排名靠前,而皖北的宿州、阜阳、亳州等市始终排名较后,且差距明显。2010—2019年大部分地级市绿色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仅皖北的亳州、淮南逐年下降,除此之外合肥、马鞍山呈先减后增,安庆呈先增后减,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图2)。

图2 2010年、2015年、2019年安徽省地级市绿色城镇化综合指数变化情况

2.2 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空间特征

选取2010年、2015年和2019年为时间截面,在ArcGIS10.8中,运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16个地级市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行分级,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4种类型(图3),对空间特征分析如下:

2010年,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偏低,低水平与较低水平型地级市数量占总数的68.75%,且超过半数分布于皖北地区,较高与高水平型城市数量较少,较高水平型仅黄山一市,高水平型城市集中在省会合肥以及马鞍山、铜陵、芜湖3个工业强市。

2015年,绿色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较为明显。7个城市相对等级有所提升,其中黄山跻身高水平型队列,蚌埠、池州提升为较高水平型,六安、滁州、安庆与宣城逐渐增长为较低水平型;2个城市相对等级有所下降,亳州降为低水平型,马鞍山则下降为较高水平型,除此之外其他7市绿色城镇化水平均有上升但相对等级没有变化。

2019年,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空间格局并未发生大的改变。较高与高水平型地级市数量开始超过半数,但分布上仍主要集中于皖南与皖中地区,包括合肥、马鞍山、铜陵、芜湖及其周边城市。淮北、宣城两市相对等级进一步增长为较高水平型,马鞍山又回增至高水平型,其余各市相对等级均未改变。

图3 2010年、2015年、2019年安徽省地级市绿色城镇化水平分级

总的来说,2010—2019年安徽省地级市绿色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3个特点:

第一,各地级市绿色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地区差异,由皖南向皖北呈现出“高—中—低”的梯度变化规律,且这种北低南高的空间格局在2010—2019年间并未变化。

第二,绿色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该地区地形优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政策环境良好;而绿色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集中在皖北、皖西地区,该地区地貌复杂,交通闭塞,资源种类单一,缺乏政策支持。这说明了绿色城镇化水平同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差异,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息息相关。

第三,较高与高水平型绿色城镇化城市形成以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为中心的高值聚集区,相对等级呈上升趋势的城市围绕4个中心城市分布在其周边,这些高水平型的中心城市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已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研究基于绿色城镇化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用熵值法对安徽省绿色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ArcGIS分析时空特征及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安徽省绿色城镇化综合指数与各子系统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友好与社会和谐指数增势明显且水平高,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指数增势缓慢且水平低,说明生态友好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对绿色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贡献,而经济与人口发展仍亟需提升;(2)绿色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长期未变,且形成了以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为中心城市的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差异是形成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3.2 建议

3.2.1 多角度推进绿色城镇化

在经济方面,以绿色技术与绿色金融为支撑,加快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营造稳健的投资与服务环境;在社会与人口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城镇吸引力,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居环境绿色化;在生态方面,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开展碳中和试点,强化长三角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

3.2.2 分区治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以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市群作为重要空间载体,基于各市功能定位与资源禀赋,发展适应性产业与特色经济,分区推动绿色城镇化发展。对于绿色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利用相应农业与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供应与文化旅游产业;对于绿色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基于丰富的矿产与旅游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网络,发展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同时充分利用区域发展政策,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打造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城镇化进程。

猜你喜欢
安徽省城镇化绿色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绿色低碳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