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逻辑进路与实践创新

2021-12-29 23:09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

徐 辉

(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1]。当前,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大规模普及和广域应用,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自2015年中央启动“双一流”建设以来,中国高校进入了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2020年11月初,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标志着全国各大高校将迎来学科建设的第五次大考,同时也意味着“双一流”首轮建设考评验收即将拉开帷幕。在“十三五”到“十四五”的过渡阶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教育事业的战略决策部署,必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全息功能性、融合协同性、动态分析性,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双一流”的战略发展与转型升级。因此,大数据背景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发展创新显得至关重要。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系列论述从发展动力、教育生态、内在自信等三个方面为“双一流”建设评价的价值追寻指明了方向。[3]因此,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评价的价值追求内在地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为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新时代,“双一流”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内核要素主要由目标、政策、举措等三个方面构成。第一,定准“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高”与“低”。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终极目标、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国家社会的现实目标的辩证统一关系,“双一流”建设要以实现学校个体发展、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为最终目标,为国家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第二,处理好“双一流”建设政策的“破”与“立”。一方面,兼顾体制上的“旧”与“新”,在建设评价中要改变以往中央高校、行业领域高校一校独大的局面,兼顾地方高校、特色院校的战略发展,在体制机制上放活高校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兼顾高校治理中的“放”与“管”,将统一管理、统一布局、统一发展与特色规划、特点领域、特优产业相结合,通过评价引领高校在发展上实现既步调一致又百花齐放,在管理模式上为教育强国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第三,兼顾“双一流”建设措施的“实”与“虚”。“双一流”不仅在于硬件一流,更要注重软件一流。在注重物质、硬件、投入的同时,更要强调精神、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引导与提升,在文化精神上激活“双一流”建设,为教育强国注入有机文化内核与强大精神基因。[4]

以上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为“双一流”建设评价提供了从战略到战术、从传承到创新、从外在到内核的教育发展内涵动力评价的价值方向与规律准则,是“双一流”建设评价的价值核心。

(二)为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创设良性生态

一方面,明确“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导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设定差异化的战略目标,激发政府、行业、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双一流”建设的积极性,促使高等教育形成多元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把握“双一流”建设定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扬己所长、为国所需。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必须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引导高等院校以服务国家为首要任务,自觉融入到地区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及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布局中。以上两个方面的关键因素为“双一流”建设评价提供了从统一到多样、从共性到个性、从个体到集体的教育生态评价的价值导向与基本原则,是“双一流”建设评价的价值基础。

(三)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提供自信支撑

“双一流”建设加快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自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是“双一流”建设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在建设进程中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风貌,增强高校精神和自信。二是“双一流”建设赋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允许高校将“双一流”建设方案与自身规划紧密结合,保证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专长,赋予高校学科自信。三是“双一流”建设构建充满活力、有制度优势、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能够满足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需求,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任务树立了坚实的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

以上三个方面为“双一流”建设评价提供了从形式到内容、从内涵到外延、从文化到精神的教育自信评价价值与基本遵循,是“双一流”建设评价的价值灵魂。

二、大数据背景下 “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逻辑进路

大数据背景下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逻辑进路,其核心是借助大数据技术破除“双一流”建设中的目标、定位、价值、路径等四个方面存在的误区与困境,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双一流”建设在使命目标、基本定位、结构维度、功效路径等层面的内在结构理念与逻辑进路,为大数据技术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科学设想与理论支撑。

(一)“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现代化发展评价的误区与困境

首先,目标不清导致“双一流”建设方向异化。一是变“双一流”为“争夺战”。由于过度重视而产生的利益情结和“恐慌”心态使“双一流”建设异化为一场学科“选秀”与资金“比拼”。各大高校纷纷出台以教育招商引资为主的投入政策,以SCI、EI、SSCI数量为核心的科研激励机制和以高端人才引进为主的队伍建设政策,将“双一流”建设上升为一场新的人才、资金和资源的“掠夺战”。二是变“双一流”为“突击战”。过度重视评价指标,丢弃多年的发展目标和优势专业领域,为指标“上一流”不惜改换领域方向、突击整合学科平台、盲目调整拼凑资源,让原有的优势与积累丧失殆尽。三是变“双一流”为“游击战”。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重视平时性、过程性、阶段性的动态建设,摒弃以往结果性、指标性、成绩性的静态评价。在五年的建设时间中,教育部会分年度对高校的学科、师资、质量、特色、贡献等“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要素与内容进行分头评估验收。个别高校抓住这一评估特性,分年度分头开展“双一流”建设评估的“游击战”,以求在短时间内提高评估项目的分值与排名,这就导致个别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忘记了初心、迷失了方向。

其次,定位不准导致“双一流”建设过程歧化。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国内与国际两大格局面前“一边倒”。个别高校盲目比求世界一流,过分注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泰晤士高等教育》及QS学科排名所采用的SCI、SSCI、A&HCI、ESI等学术评价排名,一边倒向国际排名与国际知名度,失去了中国根基与中国元素。[5]另一方面,在“双一流”建设的国家与地方大局面前“忌得失”。个别高校更多地注重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导向,对国家战略布局与长远发展规划关注不够,过分注重高校自身的利益得失,忽视国家民族的长久发展,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再次,价值失真导致“双一流”建设传承虚化。一是对高校过去学脉历史的“集体失忆”。为拼进“双一流”行列,很多高校几经调整、撤并、划转,源、脉、流都已不甚清晰,学科、学校的发展源头与根脉成为失忆的历史,难以承继发扬、薪火相传。二是对高校当下建设进阶的“现实失真”。由于缺乏历史来源与精神内涵,很多高校往往紧盯“双一流”却不知自身的优势、特长和不足,因此,在“双一流”建设大潮中“忘记了来时路”“不知将去往何处”。三是对高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失机”。由于上述“集体失忆”和“现实失真”,一些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失去未来发展的战略先机,难以在发展中积蓄内生动力与后发活力,最终无法形成有利于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与精神流传。

最后,路径失衡导致“双一流”建设协同弱化。“双一流”建设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高校与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地区、学科与特色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动态均衡。[6]但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看,“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预期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不能把握教学质量、人才队伍、国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大关键发展要素,难以实现“双一流”建设在学校与学科、地域与特色、资源与政策、时空与发展、优势与共享、成长与成功、个体与集体、战略与战术、权利与义务、“先富”与“后富”等方面的互补,难以达到“双一流”建设的协同互补战略目标与建设成效。

(二)大数据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评价的理念与进路

首先,大数据+“一项使命目标”。所谓“双一流”建设的使命目标,是指“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核心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7]归根结底,“双一流”建设最具标志性的内容与最核心的标准就是通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使命目标。因此,大数据+“双一流”使命目标的理念必须解决学校、学科、学生这个主要问题。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学校的发展性评价。“双一流”建设更看重高校的综合实力,这使得很多以规模制胜的大学“原形毕露”。因此,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的综合性、集成性、发展性等特征,全面系统地深入分析评价各大高校的“原实力”,让“双一流”建设回归高等教育的本真,还原高校的“本来面目”。二是利用大数据做好学科评估。学科评估是保证质量的战略举措,是绩效监测的有效方法,是特色凝练的重要途径,在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推进器”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大数据“全面无死角”的特性提高参评对象的思想认识,确立适合国情的评估基准,构建防腐拒变的监督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的评估生态。三是利用大数据做好学生培育评价。大学价值之本在于育人。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精细化、个体化、精准化的特性,构建大数据+育人评价体系,形成从入学优质率到学业培养率再到就业发展提升率等系统评价标准,完善“评育同构”体系,让高等教育回归育人本真。

其次,大数据+“两大基本定位”。“双一流”建设在理念上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牢固掌控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这两大基本定位。一是利用大数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一方面,注重办学的“内向”要素,利用大数据考量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并逐步发展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落实情况。另一方面,注重办学的“外向”要素,利用大数据考量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整体水准,办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一流大学。二是牢固把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直接关系到“双一流”建设的方向与时代使命。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具有显著的社会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要着重把握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学科层面三个维度,利用大数据数据信息结构的渗透交融功能,客观反映高等院校的三大维度,呈现真实的高校内涵全息图景。

再次,大数据+“三重结构维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校历史是基础、学科现实是关键、研学质量是核心竞争力。要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考量高校发展的质量与传承。[8]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校的发展历史进行科学评价。高校的发展历程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评价内容与指标,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的综合性、集成性、发展性、追溯性等特质,全面系统地回顾并客观评价各大高校的学术源流、发展脉络和历史贡献。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科发展现实进行客观评价。如果说历史发展评价是一面“镜子”,那么学科评估更像是一根“鞭子”,是当前各大高校保证办学质量的战略举措,是绩效监测的有效方法,是特色凝练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高校学科评估,形成公平、客观、全面、系统的学科评估现实体系,清晰、有效、准确地反映我国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为“双一流”建设和学校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高校的未来研学发展质量进行评测。大学的生命在于质量,大数据+“双一流”评价要充分发挥“指挥棒”的功能,利用大数据的多元信息数据集成及科学分析研判等功能,引导高校研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与发展质量的转型升级,实现质量评价与发展提升的有机统一。

最后,大数据+“四维功效路径”。新时代赋予“双一流”建设新的使命,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有所作为。因此,要加快构建并完善形成大数据+“双一流”的四维功效路径,从质量、育人、服务、国际交流等四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一是构建大数据+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高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是“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最核心的标准。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利用大数据的技术特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通过评价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测评体系,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二是勾勒大数据+高等教育人才评测体系。人才资源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为关键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引流培育、发展环境、分类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中。三是构筑大数据+高等教育服务评估体系。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优化学校发展方向和产业学科布局。借助大数据技术的预测性、前瞻性、融通性等特性,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加强新型高等教育智库建设,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四是构建大数据+高等国际合作评议体系。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引擎,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世界水平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责任和中国担当。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深入推进大数据+“双一流”国际化评议体系的建构,让“双一流”走进大众心里、迈入国际社会、走向尖端前沿。

三、大数据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实践创新

针对“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目标不清、定位不准、价值失真、路径失衡等问题,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在“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关联与特征、定位与平衡、维度与创新、协同与路径等方面寻求突破,为“双一流”建设评价提供新的视角。

(一)大数据技术之于“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定位与平衡

首先,要借助大数据技术系统明晰“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定位的三重范畴。一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定位“双一流”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不仅要利用大数据的数据分析集成功能,在现有国际高校五大排行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国内外高校的综合实力与学科谱系,更要在行业、专业等小范围内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国际化提供全面客观的大数据战略报告,客观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特长优势,扬长避短、补齐短板。二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定位“双一流”建设中的国内与国际因素。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借助大数据信息资源与联动体系深入分析、衡量各大高校在国内、国际的地位、影响与声誉,特别是要通过大数据细分法与微比对技术分析相同领域专业高校间的细小差距与优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三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定位“双一流”建设中的特色与一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分析功能观测高校在国际中的绩效与水平,全息分析各大高校的特色专业与领域,明晰国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与状态,共同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与政策环境,为国内高校特色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次,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科学厘定“双一流”建设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平衡间的五大关系。一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双一流”建设评价的战略与策略相呼应的措施均衡。借助大数据模糊计算与模态分析功能,系统考量各大高校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作为,通过数据内通功能并联分析两者的内在关联与作用绩效系数,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目标。[9]二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大局与布局相协调的系统均衡。通过大数据技术评价“双一流”建设,可借助信息化数据统分化合功能,一方面,考量国家政策在各大高校的落实细化与成效,另一方面,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双一流”建设地方布局之于国家发展大局的分析评价结果,用数据引导“双一流”建设地方布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三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双一流”建设评价的粗放与精准相结合的规则均衡。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校评价的精准化考量,既要考量学校所有学科整合后的最高限度,又要考察单一学科在服务国家与地方中的实力水平,实现客观化、准确化、具体化的评价效果。四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差异与协调相统一的标准均衡。利用大数据技术既可以实现对单一学科的考量以及现实效果预测,又可以客观公正地对交叉新型学科进行评价,得到相对公正、信服的考量结果。五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静态与动态并重的技术均衡。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双一流”创新评价能够动态综合高校和一级学科在某个发展阶段和年限内取得的成绩与贡献,通过评价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共同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与政策环境,创造能够使学科做出更大学术贡献和社会贡献的研究空间和发展空间,为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奠定扎实深厚的基础。

(二)大数据技术之于“双一流”建设评价的维度与创新

首先,借助大数据技术考量“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传承。历史与文化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之基,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前进方向。将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历史文化与价值精神内化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漫长历程之中,这一点是当前“双一流”建设评价的“盲点”。用大数据技术对“双一流”建设进行历史性评价就是要将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放到历史进程与具体事实中去了解和检验。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历史和高校发展进程中,一个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的国家和一个拥有诸多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无不经历过数个甚至数十个发展周期和环节,高校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应当成为“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重要维度。因此,要通过大数据的“数据信息记忆”“信息资源发展”“功能解构分析”等特性,对参与“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进行历史性分析与评价,从历史来源、历史基础、历史发展、历史贡献、历史文化等五个维度进行全历史视角的整合分析,考量其历史精神的传承与历史进程的发展。

其次,借助大数据技术检验“双一流”建设的现实创新。“双一流”建设是漫长而艰巨的任务,而“双一流”建设评价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考量高校是否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教育强国的价值目标、是否真正理解“双一流”本身的内涵并着眼于教学理念和教学规划、是否积极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效能等三个方面,把握每个建设细节,努力建成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尖端前沿的一流学科。一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高校教育强国的价值目标。一流高校的首要价值目标在于培育一流人才,在这方面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评估考量高校全面育人、成人的教育理念,考查高校知识育人、行动育人以及文化育人的具体举措与实际成效,以考评建设促进一流人才培育的目标达成。二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高校教学理念与规划的具体举措。要借助大数据的海量信息资源与集成功能技术考量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教学方案与实际效果,构建高校教学体系—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课后评价三位一体的大数据信息评价体系,多主体、全方位地探索“双一流”建设人才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促进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的整体转型与提升。三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高校甄善优化的教育治理体系。只有具备完备的教育教学治理体系,才能确保本科教育教学秩序的良性运转,形成和谐共进的“上下分治”的教学格局。要通过大数据构建“双一流”建设治理的多层评价标准与结构,分层分级对高校“双一流”建设治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评价,以评价实现“统分结合”“上下分治”“协调协同”的现代化“双一流”建设治理效能。

再次,借助大数据技术评测“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转型。“双一流”建设不仅要注重历史传承、现实成效,更要评估和预测未来高校的远景发展。特别是要通过“双一流”建设,实现学科、学校、学术共同体的发展。一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双一流”建设,实现学科未来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掌握海量的信息化资源,既要通过大数据技术评价实现有益于一流学科发展的数据化成果,更要通过大数据技术评价形成对高校学科的建设性评估与考量,针砭时弊、取长补短,指导学科的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双一流”建设评价很容易集中在量化的指标(诸如科研条件、科研活动和科研产出等)上,但学校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战略性内容,而不是纠结于其中若干部分,否则将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误区,亦步亦趋地跟着指标体系办学也会使“双一流”建设南辕北辙。因此,要借助大数据客观分析的特征,量身定制多把测量“标尺”,大胆制定“一校一策”“一校一标”,既做到面上公平,又兼顾学科特性,实现高校的全面发展。三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发展。学术不是孤立的,而是联合、互通、共享的。要通过建设“双一流”学术共同体评价体系,构筑一个既有刚性指标和政策又有兼顾学科共同体认定与共识的体系,充分考虑和妥善处置不同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得出既符合客观实际又得到各方认可,更有利于一流高校、一流学科长远协同发展的评价结果。[10]

(三)大数据技术之于“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协同与路径

首先,以大数据技术构建“双一流”建设质量评价的协同创新路径。“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强国,一流高校的根本使命在于培育一流人才,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标准,也是“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借助大数据技术评价考量育人成效。牢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质量的宗旨与遵循。对于大数据海量信息的高效处理功能来说,对价值目标的主观评价也能实现客观评定,并促进高校以教学目标为纲,纠正教学误区、提升教学质量、培育一流人才。[11]二是要借助大数据技术评价考量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教学质量的绩效和生命。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观照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与课堂革命,尤其是“双一流”教学改革项目的落实与成效,在评价反馈过程中切实解决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三是要借助大数据技术评价考量教学成果。着力构建大数据+教改成果、就业成果、科研成果、转化成果、服务成果等成果评价模块,通过大数据技术评价各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综合性成就,并及时反馈、弥补短缺领域与不足,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动态监测、分类推进和全面提升。[12]

其次,以大数据技术完善“双一流”建设人才评价的协同创新路径。人才是“双一流”建设最为关键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大学。因此,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依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构建“双一流”建设人才评价体系,以一流人才评价促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评价体系。借助大数据技术搭设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人才评价系统,以一流人才评价打造高峰人才队伍。[13]二是要完善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一流的环境造就一流的人才。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包括人才政策、科研团队、文化氛围、科研仪器等在内的一流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多方位、全角度测评“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发展环境。三是要推进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各类各层次人才的岗位、职业和特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双一流”建设人才评价标准。特别是在人才评价中,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服务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评估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人才作用与人才贡献。[14]

再次,以大数据技术优化“双一流”建设服务评价的协同创新路径。一是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科研水平评价体系。大数据+“双一流”建设评价要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集中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技术难题、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制高点、原创性成果产出等,从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方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学术竞争力和科学理论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科研应用评价体系。在推进大数据+“双一流”过程中,要聚焦高校对接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建立行业专项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产学研用相结合创新体系建设等指标,利用大数据技术测评高校创新性成果的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评估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综合建设发展情况。三是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学科共同体评价体系。在大数据+“双一流”建设评价过程中,既要着眼基础学科、基础领域的建设情况,更要密切跟踪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瞄准人工智能、智慧移动等新兴方向的发展情况,关注学科发展、学科融合、学科应用等综合情况,共同构建形成学科共同体的评价维度与全息评价体系。[15]

最后,以大数据技术开拓“双一流”建设国际交流评价的协同创新路径。一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高校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际化。大数据+“双一流”建设评价要紧盯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通过采集分析高校参与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活动、国际化事务等数据信息,形成高校在国家战略中的国际化贡献,倒逼高校提升国际化战略水平。二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高校人才交流的国际化。借助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师资与境外高等院所国际化交流的频率、作用、领域、贡献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评价,建设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具备国际化“双一流”师资水平的高等院校。三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高校产学研用的国际化。大数据+“双一流”建设评价要多关注与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联合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专利技术及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共享科研成果、科研平台等,通过大数据+“双一流”学术国际化测评,推动产出一流的国际化科研成果,实现学术发展的国际化。[16](PP.21~31)

“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开放性的现代化教育发展系统工程,是面向所有大学甚至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教育战略布局与谋篇。作为一项指导性政策,“双一流”建设在未来30年内主导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国家、教育、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希望,在新一轮全球高等教育事业的竞赛中,谁能更好地抓住大数据、理解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大数据,谁就能从此轮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大数据为教育强国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与科技支撑,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发展及国家立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列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证。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