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芳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随着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也进入多元化的时期。作为互联网技术实际应用之一的短视频,其时间短、流量小、观看方便、互动性强的特点,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碎片化观看需求,较好的符合当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特点,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可见,短视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社交方式。
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转变,气象宣传工作也必然要适应这种变化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如何制作出接地气、有特色、优质的气象短视频扩大气象服务信息的宣传面,有效占领传播主渠道,已成为各级气象部门探索发展的新方向。
“短视频”是以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为平台,呈现由用户自主拍摄剪辑制作的时长短、可即时传播、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的移动视频新媒体。其长度一般在几秒到几分钟不等,但整体内容相对完整,具体形式多样,内容简练、时间短、流量小、观看方便等的特性,较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碎片化时间阅读浏览的需求[2]。
随着我国三网融合及4G、5G网络的全面发展建设,上网速度越来越快,而资费却同步下降,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据工信部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而短视频体积小、耗费流量少等特点,使得大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且流畅地观看视频。而短视频平台“一键分享”至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功能,更是扩大了短视频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打破了传统气象信息宣传模式的局限性,增加了气象信息宣传工作的覆盖面。
短视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缺陷。以抖音为例,在抖音公众号上随时可发送气象微视频,没有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时效性强。另外,可以按照不同行业需求,制定不同的内容,确保气象服务产品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比如面对交通部门,我们可以推送大雾、大风、沙尘、道路结冰等气象服务短视频等。
与传统气象影视节目比较,短视频制作不需要专业设备与专业团队,仅依托智能手机和一款好用的滤镜、音乐、特效、文字、表情包等元素,一应俱全的短视频剪辑App,就可实现一个气象视频的编辑和制作,这样的创作便捷、灵活、有趣味且制作周期短,让传统的气象信息变得更加生动,给大众带来直接的感官刺激,达到更强的传播效果。
近两年来,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紧跟短视频发展热潮,将短视频作为气象信息宣传工作的创新形式,在多个新媒体平台上开通短视频账号,积极用短视频语言传播气象知识、展示气象精神、讲好气象故事,制作并发布了大量符合大众口味的、接地气的短视频科普产品。同时,在一些重大天气过程、重要活动和节假日等关键时期,也尝试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服务,并收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2020年,内蒙古气象部门从2019年的几十个作品增长到600多个,作品的关注度也从几百几千突破至近百万,短视频创作数量及能力、关注采纳率均明显提升。在快手与中国气象报社联合公布的2020年气象短视频影响力TOP20榜单中,内蒙古天气快手号以3 000万+的播放量和36万+的点赞量居全国第三位。
目前,各地气象主播及气象信息宣传工作者们开始走出专业摄影棚,拍摄当下的天气实况,同时,主持人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这些天气实况和预报信息整合在一起,讲一些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快速及时地把这些短视频编辑完成,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出来。比如,2021年初,三九来临,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在快手平台发布的“数九寒天,冷在三九”天气短视频,气象主播就用幽默的语言说明了呼和浩特市当下的天气状态,描述了未来的天气趋势,并给出贴心的服务提示,受到广泛关注,关注量3.7万。
面对关键性、转折性、突发性重大天气过程,气象应急宣传在“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当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时,短视频作为事实性呈现和快速编辑传播的优质产品效果显著。气象服务宣传工作人员可通过简化制作视频的流程和缩短编辑的时间来保证在第一时间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和相关防范信息。比如,2020年8月,中国天气网对台风“巴威”的一路追踪报道,均是用短视频呈现。视频从天气实况、台风路径、预警防御等方面发出全方位介绍,多个视频在短时间内关注的人数就达到数万人,并被大量转发,传播效果显著。
目前,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和短视频的快速发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也从以往图文结合的发布模式转变到短视频的创作与发布上面来。比如,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制作的“二十四节气”和“气象与你生活的那些事儿”系列科普短视频,抓住当下天气热点,简单、直观、明了阐述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给出防范措施及处理方式,每个短片作品都受到较高的关注度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其中《知味天气之寒露》在快手平台上的关注度达70多万。
一般来说,重大活动在主题宣传过程中,严肃题材、宏大叙事的主题更能引起受众的关注,获取更多的点击量,但由于主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往往使得宣传产品的表现形式不够灵活,甚至过于严谨死板,不能与受众产生共鸣,所以如何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宣传产品,决定着主题和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严肃宏大的主题报道最需要解决的是和受众的距离感,短视频更加注重细节的微观表达、在短时期营造亮点、先声夺人等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取得与受众同频共振的心理效果。2019年,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的主题报道中,短视频“70秒看70年·风云激荡气象新”就很好地拉近了大众与气象行业的距离,获得数万点赞,收获不俗的传播效果。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短视频制作软件将进一步简化并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短视频仍将保持迅猛发展的趋势。而且,随着公众对视频内容的创意性、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专业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短视频的发展方向,将会更加重视用户的需求及体验感受[3]。
当前,气象短视频在语言风趣性、表情包丰富应用等方面得到了受众好评,但是在画面的制作水平和整体观感上仍略显粗糙。而想要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气象短视频不仅要有权威、专业、准确的气象服务内容,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更需要宣传工作者们大胆的创意、多维的构思以及细腻的剪辑,让我们的气象数据资料“动”起来,让公众既知晓气象权威发布,又能够触摸到多维度的气象服务信息。因此,如何让气象服务信息在保证专业、权威的情形下,又能清晰有力、简洁实用、活泼亲民、接地气地展现出来,提高公众对气象短视频的喜爱度,是未来几年气象短视频的发展方向。
随着短视频的进一步发展,气象信息宣传人员在强化丰富气象短视频的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同时,也要进一步研究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性短视频的传播规律,分析用户的点击数据,重视用户的反馈建议,不断加强与粉丝用户的互动联系,更加精准的送达气象信息,不断提升气象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命力。同时,气象部门要积极推进媒体资源整合,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合作,用高质量的气象视频内容和高效的合作模式增强用户的黏合度,不断聚集人气,进一步扩大气象信息的传播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