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雪芹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图书馆,山东 聊城 252000)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厅字〔2018〕38号)的规定,中央党校图书馆、国家行政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1]。在中央党校图书和文化馆的引领下,省级及部分地市级党校图书馆相继更名为图书和文化馆,由图书馆到图书和文化馆,名称改变了,图书馆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大了,除了提供图书文献资料及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外,图书馆的文化职能更加突显。
图书馆是文化的产物,图书馆的文化职能是与生俱来的,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也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沉淀下来。图书馆的性质不同,它所呈现的文化功能也略有不同,概括起来,党校图书馆具有以下文化功能。
图书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设施,是文化的标志。我国古代的图书馆以藏书楼形式出现,从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再到现代图书馆,图书馆随着社会信息环境的变迁,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不论具体形态如何变化,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所创造文明的职责与坚守一直没有改变,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化能够很好地为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服务。以安徽桐城派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为例,2018年铜陵市委党校图书馆通过对铜城派文化的深度搜集、挖掘,整理加工,形成包含历史遗迹、诗文、著述及桐城派人物等在内的桐城派文化专题数据库,该数据库在传承弘扬桐城派历史文化,传播桐城派文化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广与借鉴作用。
图书馆素有“第二课堂”“开放的大学”等称谓,深圳市委党校图书馆被教育长誉为“教学二处”,足见图书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性。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接受过图书馆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功能。图书馆的教育功能:①体现在图书馆的馆藏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有意识、有选择地搜集、整理,提供给读者利用,宣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旋律,起到塑造高尚人格、引领社会风气的“教化”作用[2]。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专业教育上。现代技术支撑的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使学员掌握了文献检索技巧和方法,提升了学员文献检索的水平,提高了学员的信息素养。③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上,随着图书馆服务深化和图书馆网络技术的提高,党校图书馆除为在校学员提供专业教育服务外,还开通远程服务通道,为学生开展终身教育服务。④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讲座,开展书评、导读等活动来体现。
党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党校的教研人员以及来自各条战线上的具有相当高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学员,因此,党校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时,一般都具有文化研究功能。①体现在研究型文献采购上。党校图书馆在采购文献时,尽管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基础类、入门类文献也会有所涉及,但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提高及研究类文献是其采购的重点,其中研究型文献所占比例较大。②体现在开发智力资源上。通过对信息的检索、咨询、分析研究等对深度加工,使大量原本无向、无效、无序的信息转换成有向、有效、有序的信息[3],形成了便于用户使用的信息产品,实现了信息的保值与增值。③体现在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功能上。如:湖南省委党校图书馆馆长王克修教授牵头的图书馆课题组,圆满完成了决策咨询重点项目,其决策报告《湖南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获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肯定批示。再如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下设儒学、沂蒙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3个研究中心,图书馆的研究功能可见一斑。
党校图书馆的文化展示功能体现在多方面。①图书馆的建筑本身就是文化展示的最好例证。公共图书馆的建筑与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体育馆、会展中心等一道,成为城市的建筑文化景观。党校图书馆的馆舍虽没有公共图书馆规模大,但不容置疑也具有浓厚的文化特征,是党校展示校园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如:威海市委党校图书馆以其辉宏大气的建筑风格,布局合理的功能架构,彰显了尊重人文和历史、融合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化内涵。②除了图书馆的主体建筑之外,馆内设施、布局也体现着文化展示的功能,壁挂美术和书法作品,营造了浓厚典雅的文化氛围,使读者一进入图书馆便能嗅到一股文化的气息。多媒体放映厅、咖啡厅、甚至是娱乐性的健身活动,让到馆学习的读者,寓学于乐,身心放松,调适心理,化解烦恼。③各类文化艺术的展示成为展示图书馆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如:摄影展、图片展、地方发展成就展、科普展等。④近几年兴起的设计制作具有图书馆象征意义的文创产品,也是展示图书馆文化的有效载体。中央党校图书馆设计制作的具有古画图案的球形或扇形书灯及印有徐悲鸿画作的冰箱贴,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设计制作的四书五经释义的小册子,在推广及传播党校先进文化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发挥图书馆文化功能一个重要前提是拥有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在传统图书馆模式成长起来的图书馆员,在文化的传承与保存上经验较丰富,而在文化研究、文化教育、文化展示方面能力略显不足,甚至有些手足无措。
图书馆在发挥文化展示及文化教育功能时,更多的还是侧重于采用制作展板、学术大讲堂或读书活动等线下方式,对线上平台开发或利用还有些欠缺;尤其是线下与线上的互动,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
党校图书馆系统的量化考核包括图书馆软硬件建设情况及对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服务情况,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发挥情况及对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还没有纳入考核范围,从而导致了对党校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发挥考核督导与引导的有效性不足。
党校图书馆是为领导干部提供文化服务的窗口,是提升领导干部文化素养的高地,是领导干部开展文化交流的驿站。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党校图书馆必须从提升自身文化职能入手,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党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图书馆馆员是文化的看护者,是文明的传承人。馆员的综合素质及服务能力水平高低是关系图书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当今社会,图书出版如汗牛充栋、各个渠道获取的信息资源体量庞大,如何去粗取精、梳理线索、把握要点,需要一支具备一定学科背景及学术能力的学科馆员队伍,对杂乱的文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开发与利用,为资源寻找合适的读者,为读者发掘有效的资源,在资源与读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顺应图书馆未来发展需要,加大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对现有馆员的培训力度,激发馆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及创造性,打造一支专业、职称、学历和年龄梯次布局合理的专业服务队伍,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服务精良的专业馆员队伍,奠定图书馆文化功能发挥的人才基础。
习近平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4],形成一种多读书、爱学习、勤思考的良好学风。为营造崇学尚读的良好氛围,图书馆首先要以文献服务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主业主课提供参考咨询和学科化服务,加大对图书文献资源的采集、整理和开发力度,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重要的文献服务保障,做教学的“大后方”、科研的“大本营”。党校图书馆还要重视空间的文化营造,打造充满活力的学习空间,打造联结人与人、人与图书、人与知识、人与信息的文化空间。空间的文化营造是图书馆发挥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保障与场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地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5]。进行“空间再造”,将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先进文化等融入其中,优化资源配置,让馆内各个空间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营造让学员静心学习、具有浓郁文化氛围和独特艺术享受的“第三空间”。
以知识服务为抓手,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基准,依靠信息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提供相关知识产品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文化传播功能。在新形势下,扩大党校图书馆文化传播半径,需要注重网络平台的应用。①注重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尤其要重视对馆藏特色资源及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发掘、保护及开发,让古籍文献资源活起来,让更多读者用起来。②利用新媒体扩大党校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多种新媒体,全方位宣传图书馆文化,引导更多读者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参与到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季校长强调:办好党校图书馆事业,要坚守党校姓党原则,要弘扬传统文化,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职责。全国党校与生俱来具有红色基因,拥有大量的红色文献典籍及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和整理这些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红色文献资源数据库,是发挥图书馆文化的传承作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
开展与自身性质定位相吻合,注重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主旋律、展示正能量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之与党校(行政学院)主业主课相辅相成,成为党性教育的第二课堂,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以文培德,以文化人,以美育心的目的。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图书馆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名家荐书、文化沙龙、学术大讲堂等文化交流活动,打造服务“名片”。像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推出的“种金顶文化沙龙”,吸引众多专家教授、学员和教职员工参与其中,就关心的学术及时政热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党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再如:深圳市委党校图书馆定期举办的“用学术讲政治”好书分享活动,通过邀请知名专家、作家在图书馆举办讲座,很好地诠释了学术、政治和好书分享的主题和定位。另一方面,可通过举办高水准的文艺演出和文化展览活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近年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利用自身的文化设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涌现出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如:中央党校图书馆在加强红色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温暖校园方面,推出了很多有力的举措,通过主办或承办了各类音乐会、剧种演出、名家名作及书画摄影展,形成了精品文艺、地方特色文艺,非遗文化的交流平台,既助力了党校教学成果向实践的转化,也丰富了学员及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党校师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品位。
发挥考核评估的规范、引领和促进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图书馆文化功能发挥情况进行及时的考核评估,查找图书馆在文化功能发挥上存在的欠缺和不足,指导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达到以评估促建设,以评估促发展的目的。
在党校图书馆更名为图书和文化馆的大背景下,作为传承文化重要场所的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挖掘和凸显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发挥党校图书馆文化功能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把党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理念逐渐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加大对图书馆软硬件建设,促进党校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