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宅”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法的思考

2021-12-29 15:56陈阿娣
科学咨询 2021年2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陈阿娣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江苏台州 225300)

“宅文化”不断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于网上购买生活用品、点外卖吃饭、网络学习、刷网课、看书。购物买东西找天猫、京东,吃饭找美团饿了么,聊天交流就用微信QQ,娱乐休闲就打游戏、追剧、刷微博、看小说。但长此以往,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针对大学生的“宅”背景,开展相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宅”背景的形成原因

高校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宅现象”?作为高校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宅”现象的重要一员?经过现实调查,本文对“宅”背景的形成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归纳。

(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App软件应运而生,购物、点餐、休闲娱乐一应俱全,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沟通的重要媒介。大学里一般都会有校园网络,提供了便捷的网络设备,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点外卖、休闲娱乐、查阅书刊资料等,充实了大学生活。同时,网络上存在着引人注目的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等,自控力差、好奇心强烈的大学生很容易就沉溺其中。现实调查发现,大学生网上冲浪刷微博、追剧、网购、听歌、看书占据了相当一大部分的时间,大学生已经逐渐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

(二)生活压力的影响

大学生面对着学业压力、考研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压力需要通过一个发泄口排解。有些大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压力困难告诉朋友和家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压力和想法。卧室和宿舍自由封闭,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很好的排解空间。大学生将自己封闭起来,“宅”有的时候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表现方式,是学生进行自我解压的方法。但是过多地待在自己的小空间当中,沉溺于网络世界,不利于学生的生活和人际沟通。

(三)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现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即使家里有兄弟姐妹,随着经济的发展,父母会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从小照顾得比较周到,受到的挫折较少,容易养成懒惰松散的坏习惯,喜欢窝在家里,吃喝不愁,成为“宅男”“宅女”。部分高校不能经常性地组织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社团组织活动项目较少,不能更好地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另外,部分高校没有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忽视了大学生的压力,没有定期地对学生展开心理压力测评,没有及时地针对学生压力采取措施消除,学生没有其他有效的方式排解压力,故而选择“宅”在宿舍当中。

(四)流行文化和从众心理的影响

通过网络展现的流行文化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逐渐变得懒惰松散、安于现在的状况,逐步丧失了好胜心和学习上进心。没有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没有奋斗目标,而是把大把的时光投掷在手机上,打游戏、追剧、看小说。此外,大学生中从众心理普遍存在,容易“随波逐流”,在与周围“宅男”“宅女”同学的接触中,为了赢取好感,也成了“宅”文化的一员。

二、“宅”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不利于身体健康

大学生窝在卧室或者宿舍之中,沉迷于玩手机,长时间地看手机屏幕容易用眼疲劳,视力下降。不喜欢出门,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没有发展,免疫力下降。外卖油腻缺乏维生素,饮食的不规律,致使营养不均衡。长期熬夜,晚睡晚起和睡眠不足会导致神经衰弱等。

(二)不利于学业发展

多数高校大学生“宅”的时候不是学习,而是在网上冲浪。“宅”的同时,躺在床上,容易懒散不爱学习,长此以往,对学习失去热情,没有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下降,荒废了学业。

(三)不利于人际关系交往

“宅”起来的大学生,专注的沉迷于网络世界,减少了与朋友的交流,失去对世界探索的好奇心,不爱出门,不利于增加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疏忽了家人的关心,不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高校大学生“宅”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法

(一)提供良好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丰富校园活动

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鼓励学生脱离“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要加大对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的图书馆,扩大馆藏规模,增设座位,为学生看书、查阅资料、自行学习等提供充足的现实资源。完善奖学金制度,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成绩优异的同学给予物质奖励,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让自控力强热爱学习的同学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宅”着的同学。针对自身的办学特征,展开独特的校园活动,比如工科类的高校,可以开展机器人建模大赛、程序开发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文科类的高校,可以参照央视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形式开展活动,举办诗词竞赛、美文朗诵、好书分享、作文征集等比赛,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在活动中体会到文科的魅力所在;农林类的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农田实践的机会,开展植树种草、作物鉴赏、花艺茶艺等比赛,让学生体会到农林的美,爱上自己所学的专业。通过各具特色、有针对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认识新的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高校要督促学校社团的组织效率,教师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帮助,组织一些有趣又有意义的室外活动,利用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脱离“宅”。此外,学校还要重视学生的压力情况,定期进行问卷咨询,建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聘用专业咨询师,对压力较大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心理构建。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教师作用

高校要灵活地运用资源,组织举办一些关于诚实守信教育的专家讲座,在教学楼学术楼入口、校门口、餐厅中心摆放一些绘图生动的诚信展板,在宿舍楼的黑板上进行相关专题黑板报展示,在校园报上刊登关于诚信思想的文章作品等,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诚信教育的熏陶,沐浴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下。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高点,高校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除了专业课知识的讲解,要适当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专门职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准则、开展相关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完备科学的规章制度来指导进行,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到各个环节,制定各个环节的标准。必须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个性必修课。通过开展相关工作,积累经验,为探索新的方法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殷实的基础。坚持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点,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束语

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成了“宅”群体的一大部分。“宅”是追求私人空间专注的追求,不拘泥于形式,可是过度地长时间“宅”,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荒废学业。高校要结合实际,对于“宅”背景,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挥教师作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准则等,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切实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具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