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亚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影响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走向世界。其中记录片是一种特殊的影视作品形式,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影视作品不同,记录片用一种真实、不虚构的视角观察和记录生活。它通过展示国家自然风光或人文生活来传播民族文化,树立国家形象。因此,纪录片的字幕翻译要求准确严谨,应尽可能地贴近源语影片,将中国文化输出去。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这一角度出发,结合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字幕特点对其文化缺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补偿策略。
生态翻译学是近十几年翻译学跨学科发展的突破性研究,其代表人物是胡庚申教授。该理论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理论,提出了翻译的过程就是适应性选择和选择适应性相互交替、循环的过程。胡庚申教授指出,生态翻译学就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为宗旨,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一致的选择活动。”该理论的核心:翻译=适应+选择。整体适应选择程度包含三个方面: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其中,多维度转换程度最终落实的核心,也就是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个维度去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1]。
生态翻译学主张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中心,决定“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译者在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时候,不能生搬硬套,应协调源语与译语在语法、语篇、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平衡,也就是要求译者在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做出适应性的选择。总之,生态翻译学迈出了单纯文本分析的世界,把考察翻译行为提高到更宏观的角度,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出发,对翻译中出现的一系列行为进行分析、归类和研究。生态翻译学是一门新兴的翻译理论, 同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就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来说,它的生态环境明显地不同于其他的文学或影视翻译。因此,生态翻译学对于其文化缺省的问题及补偿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视听翻译,不仅要意思准确,还要配合画面有一定的音节韵律。由于字幕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有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和无注性五大特点[2]。从表现形式看,字幕又受时间、空间、 任务和文化习俗多样性的制约。字幕提供的信息是用来辅助影片的图片与声音,目的是帮助观众理解和接受影片信息。画面结束的同时,字幕也结束。因此,字幕翻译是不可逆的。
字幕的翻译受三方面的制约:第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电视电脑屏幕的尺寸决定了字幕最多不宜超过两行,而观众的阅读速度又比聆听解说词的速度慢很多。第二,语言层面的制约。汉语是“意合”,句子松散,而英语是形合,句子结构严谨,这就导致表达同样的意思,英文一般要比汉语句子长。第三,文化层面的制约。东西方语言存在差异,是因为文化、思维、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纪录片特有的表现形式与拍摄手法,决定了其字幕有真实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字幕翻译中要在保留文化因素的同时,考虑表现形式,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文化缺省指在语言文化交流中,为了避免重复一些交流双方都已经知道的信息,交际双方都省略这些信息的行为。而这些信息多指人们在交际中,早已熟知的、共有的背景知识。在源语中,这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沟通方式。但是在翻译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目的语读者在源语语言中找不到相应的部分,从而无法理解源语作者的意思,这就产生了文化缺省的现象。在纪录片字幕翻译中,文化缺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历史与人文典故、传统风俗与习惯、俗语与习惯表达等。
文化缺省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理解,导致跨文化行为失败。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这些文化缺省的内容进行补偿。在文化传播类的纪录片中,字幕中含有的文化因素会有很多,且出现的频率高,同时文化缺省也容易在源语环境中被忽略。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目的语观众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译者如何解决这个天然的文化屏障,就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
胡庚申教授指出,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翻译生态环境,又指“译境”,具体指能够影响翻译行为的多重要素的集合,包含翻译主体、作者、译者、读者等。还有其他的外在条件,即有关的社会、自然、语言等背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译者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原文作者、译文读者或者当时的翻译环境等。在面对各方的制约,译者应适应环境,做出适当的选择[3]。
《舌尖上的中国》是201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部饮食类的纪录片。从宏观上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文化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这个有点神秘色彩的东方大国,同时,我们也急需要把中华文化推广出去,扩大在海外的经济文化影响力。该纪录片以介绍全国各地美食的形式,旨在展示中华大地博大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弘扬深厚的中华文明。 该纪录片解说词语言丰富、用词讲究、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内容朴实,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涉及很多民俗和地域特色的习俗。
《舌尖》 中有大量的文化缺省现象。从语言维视角看,纪录片的字幕语言有别于其他影视语言,是一种相对正式的书面语。《舌尖》的解说词中含有很多的四字成语与俗语等,语言丰富、重复而且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此句中“不停,不断”就是相似而不同的词组,读起来有一种音韵美。但是在字幕翻译中,受时空限制,译者很难译出源语观众能感受的语言美感。
从文化维视角看,纪录片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舌尖》中很多菜名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用比喻、联想等手段把美好寓意、民俗、典故等附加于菜名上。如“百鸟归巢”,象征吉祥、团聚。 “桃园三结义”它包含着中国人都熟知的历史典故。“东坡肘子”这道菜,多数人不仅知道了它的来源,也了解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如要把这几道菜背后的文化也译出来,恐怕字幕的空间和时间是肯定不够的。
从交际维视角看,纪录片有丰富的场景和简单的人物来帮助译语观众理解字幕,但是同时又受字幕本身所依存的技术环境的制约。《舌尖》中出现的许多的菜名,如蚂蚁上树(重庆特色名菜,又名肉末粉条),一般从名字看不出来是用什么食材所做,但看到菜品之后,就会感叹菜名取的实在是妙。在翻译的时候,类似以写意的方式来命名的菜名很难找到合适的翻译方式。还有,全国各地的地名、长江中游等河流、各地著名的山川等地理名词,在字幕翻译中,相对应的文化缺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时空等的限制,往往就省略不译了。
《舌尖》中出现的文化缺省,需要观众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文化意识才能理解。由于缺乏相同的背景知识,目的语观众理解不了源语的文化内涵,造成理解障碍。如果对文化缺省现象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目的语观众对源语材料的错误解读。因此,译者要让目的语观众理解、提高交际效率,就要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具体的翻译方法进行文化补偿。
文化补偿,即用目的语手段为主,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范的其他语言手段,对翻译过程中潜在或发生的损失进行修复或弥补[4]68-70。
为了目的语观众能够有效地解读源语语篇,译者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进行文化补偿,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进行整体文化的适应与选择,应灵活地、自觉地选择翻译策略。常用的翻译策略有:文化替换、文化保留、文化注释和文化省略等方法。
文化替换指在译语中找不到源语中的文化对等项,用译语中有相同功能的词来替代该文化负载词。如肉夹馍-Chinese hamburger,酒神-god of wine。例如“桑拿天里,人们很难控制豆腐发酵的走向”。桑拿天特指三伏天又闷又热,让人浑身汗水外浸的天气。本身这个词就是外来词,在这里直接回译,后面再加days。译语观众很快就能清楚明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气候中做出来的食物。因此,这句解说词译做了We can’t control the fermentation of tofu in sauna days.
文化保留指当有些文化负载词包含有传统习俗等,可以把其文化含义的中心内容翻译出来,加以保留,帮助译语观众理解。如,彩礼-the betrothal gifts which are prepared by the bridegroom.
文化注解是提供文化信息很重要的方式,即通过加注解的方式,把要解释的文化负载词融合到译文中去。《舌尖》上介绍的菜名很多有极具中国传统色彩或地方特色。如何在译语环境中充分传递其字面意思,同时也传播中国文化,就不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例如,中国传统食物锅贴、馄饨、 驴打滚等。如果采取音译,就会让目的语观众不知所云,也达不到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可以采取文化注解,即汉语拼音在前,再加以英语解释的策略。汉语拼音,简单好记,有中国特色,而英语解释能补充一定的信息,帮助目的语读者了解这道菜的原材料、烹饪方法、口味等相关的中国文化。例如《主食的故事》中,黄馍馍的翻译方法就是yellow momo 后又加了yellow steamed bun,是为了让目的语观众知道这个黄馍馍,其实是一种发酵而成的有中国特色的主食。类似的还有很多。如,斤, jin, 加注1/2kilogram,肉粽子rouzongzi 加注 which i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and wrapped in reed leaves.
文化省略是源语文化词语在影片中不占重要地位,可以省略不译。 如 《舌尖》中解说词“藕去皮,切成薄的连刀片,用筷子夹肉馅塞入藕内……”一句中, 筷子可以不译。直接将用动词“夹”译出即可。 《舌尖》上, 还有这样一句“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这句解说词套用了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美味萦绕在舌尖和心间的感觉描绘得淋漓尽致。在缺乏文化背景、无法获得心理共鸣的情况下,为了让目的语观众能理解,用deep in heart(内心深处)来解释,也很恰当。
通过以上四种策略,在减少了由文化差异带来理解障碍的同时,也使源语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也会继续快速地走出去。作为文化交流桥梁的纪录片,其字幕翻译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缺省确实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译者应灵活地使用生态翻译学的“整体适应性”理论,从三维出发最大程度对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补偿, 促进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