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晔, 蒋诗语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017年,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批示指出,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1]397。这是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经验的高度总结。今年4月22日,习近平在出席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时正式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明确阐述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2]六项原则。这六项原则是直面全球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困难、为各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综合习近平两次重要论述的精神,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对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60年代,经党中央研究决定,要在塞罕坝打一场防风固沙、建设绿色屏障的硬仗,以保卫北京和华北地区的人居环境。为了完成这个神圣使命,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用半个世纪的岁月坚守,让这片不毛之地变为百里林海。使命无疑是支撑建设者从一而终、无悔付出的伟大力量,其源头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因此,习近平将“牢记使命”归总为塞罕坝精神的首要内涵。而塞罕坝人的光辉事迹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1]397,作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个区域缩影,其人民利益至上的使命要义同样适用于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其中蕴含着被无产阶级政党普遍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同样也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主体。各主权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使命,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习近平在阐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时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人为本”两项原则,以此来为人民主体地位保驾护航。这里的“人”即人民,既包括中国人民,也包括世界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4],是深入理解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金钥匙,同时也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5]413的重要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其中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全人类作为解放事业对象的全心全意宗旨。因此,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民观,不能狭隘地局限于中国人民。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是保证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自然的客体性时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生活资料,是人的“无机体”[5]55-56。而早于马克思千年时光的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不断相处中,便生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睿智的自然观,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暗示两者荣损与共,警示人类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可见,东西方文化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在自然问题方面却孕育出了相似的哲学观念。中国共产党在改造自然的各项活动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优秀传统自然观的哲学思想,积累了各种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习近平更是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生态观,融汇优秀传统自然哲学思想,结合百年历程中党摸索和积累的生态建设经验,创造了适用于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首要原则,在兼顾自然客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指向如何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难题,其落脚点正是人类永续发展,充分体现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395,以呵护人的有机体的方式来呵护自然这个“无机体”,才能保障“无机体”为有机体提供所需物质资料功能的持久性,以有效维护“无机体”与有机体间的和谐共生关系,确保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可持续。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化解资本逻辑下全球发展困境的前提。人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人化自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崛起的19世纪,马克思发现资本家对自然的一味索取使“人化自然”脱离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应有形态,自然界的客体地位被忽视从而遭到破坏;资本家对工人的一味剥削使人同自然界相异化,即工人通过劳动利用自然界创造得越多,工人得到得就越少,工人阶级就越来越沦为资本和商品的奴隶,从而使得劳动成为“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使工人越来越远离“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以致于使无产阶级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5]53-56。由此可见,以资本为中心的生产活动既会使环境恶化,又不利于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而改变这种困境的前提就是转变生产发展的目标指向,坚持以人为本,克服资本对人的支配。首先,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各国人民当下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粗暴的经济增长并不是民心所向,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最普惠的民生,各国生态环境的优化便会造福更广泛区域的人民。比如塞罕坝“绿色屏障”的恢复不仅使整个华北地区的风沙灾害大大减少,也有利于东亚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步伐每前进一步就会使人类生态需求的满足提升一大步。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不仅满足了当下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如此代代相传,这种随时间推移而叠加的良性进步,正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无论是从空间维度还是时间维度来看,在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都应坚持以人为本,解决资本逻辑发展困境。
习近平将塞罕坝人历经艰辛的创业实践归结为“艰苦创业”,精准揭示了落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的精神要义。三代塞罕坝人,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在一片高寒荒漠地区,创造出伟大的“绿色奇迹”,这种不畏艰难困苦、执着拼搏奋斗的创业历程,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携手破解生态环境难题提供了道路选择示范。
创业初期,塞罕坝面临的恶劣环境、艰难条件,与当今世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境况如出一辙。“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万顷荒漠只剩“一棵松”是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前的样貌。伐林容易造林难,严重的荒漠化使建设者们在面对难题时无从下手;而坝上高寒,树苗的存活率极低,在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育苗护林都需要建设者亲力亲为、摸索经验;加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家资金支持有限,物质条件极其匮乏,建设者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塞罕坝人不仅担负起使生态环境复归的重担,也担负起为祖国建设供给木材的重任。无论是从环境本身还是从技术、资金方面看,塞罕坝的生态环境重建工作都是十分艰巨的,它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生态环境建设在落后地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为在落后国家的不毛之地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展现了一条光明道路。同时,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坚毅品质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精神支撑。艰苦创业内含创造精神与奋斗精神两种力量,前者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者们不断创新,探寻适合各地生态环境特色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后者指引生态文明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克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中的种种困难。
习近平提出的“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两项原则蕴含各国勠力同心、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以此开辟世界范围内生态修复工作的广阔道路。
坚持多边主义原则是世界各国在参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中实现共赢的根本道路。习近平提倡的多边主义不是把世界推向分裂对抗的伪多边主义,而是能够汇聚全人类携手应对共同难题与挑战的合力,能够促进世界团结的真正的多边主义。首先,提出坚持多边主义原则,需要遵守国际法则,各缔约国须以其为约束,信守诺言,提高自身行动力,在主动担当的生态建设中树立国家信誉[2]。目前国际协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少数国家依仗自身实力无视规则,搞双重标准。而这种恶劣行径无论被装饰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多边主义的背弃。当下通行的国际相关法则已在各国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被优化,其公平合理性恰好解决了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不平衡性问题,为各个国家应对生态环境的连锁效应明确了责任底线。尽管如此,“弃约”行为仍偶有发生,这种不顾本国甚至世界生态环境而只顾经济增长的武断行为应尽早被遏止。所以,在多边主义的引导下遵守国际法则,积极参与生命共同体构建事业,不找借口、扎实克难、开创起点才是正道。其次,多边主义需要各国携手一同面对全球生态问题,深化、做实伙伴关系。生态恶化、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因此,各主权国家以伙伴关系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必然趋势。稳固伙伴关系,有益于减少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人为制约。生态殖民主义是建立国家间伙伴关系的最大阻碍之一,为避免本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生态危机,而这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权和生态安全权的侵犯使得“南北”之间的生态差距越来越大、矛盾冲突越来越多,这显然不利于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故而,避免自然资源被肆意掠夺、打破生态壁垒的制度约束、扼制生态殖民主义的扩大化,是各国携手解决生态问题的前提。“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增加合作机遇,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掌握世界的前途命运。这样看来,遵守国际法则与构建伙伴关系是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贯彻多边主义原则所必须坚持的具体措施,两者的共同作用可以加强国家间的经验交流,实现互学互鉴,促进互利共赢。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各国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皆有承担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责任义务,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建设中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不同、修复环境的能力大小与贡献多少不同,前者应区别于后者而承担主要责任。《巴黎协定》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法律文本,为当今世界各国协同进行生态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发达国家,《巴黎协定》首先再次明确了其承担率先治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将“有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归为主要责任主体,这就给予了发展中国家一份额外支撑,同时也为加速实现既定目标增添了一份附加力量;其次《巴黎协定》提倡发达国家以绝对量化的方式来设定治理目标,以最大努力来推进本国生态治理,这种相对硬性的规定促使发达国家必须将生态保护置于本国发展策略的重要位置。对于发展中国家,《巴黎协定》提倡各方以“自主贡献”方式加入生态环境治理中,即各缔约国根据各自的不同国情自主申明治理承诺,每五年提交治理效果报告接受审查,这既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参与治理的可行性,又以审查机制监督其行为落实情况,形成生态治理“只进不退”的良性循环。综合来看,《巴黎协定》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以下思路:第一,对实力不同的缔约者采取有区别的要求规定,以推动更多发展中国家以“平价”机制加入《巴黎协定》,增加其进行生态保护的信心,从而扩大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范围;第二,在所得治理成效基础上制定未来每五年的治理目标,形成“只进不退”的治理模式,以成就叠加方式渐进实现最终目标,体现了生态建设的渐进性与持续性,警示各国生命共同体构建是一个渐进但需久久为功的伟大事业,共同责任必须永久承担,“区别”责任也需随责任的动态加重而被勇敢承担。习近平强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勇于担当,另一方面强化了世界各国休戚与共、生命共同体建设是全人类共同事业的思想观念,为世界各国认清自身应承担何种责任、应付出多少努力、应如何艰苦创业指明了道路方向。
习近平将塞罕坝三代建设者探索出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双赢的发展理念归纳为“绿色发展”,并面向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目标,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的原则,这是中国政府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又一成功典范,也应该成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基础。
近代伊始,塞罕坝大规模地放垦是其荒漠化的开端,是清政府“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短视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党恢复塞罕坝地区植被覆盖率、建立机械林场的决定是认识到气候问题后“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表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塞罕坝生态旅游事业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悟[6]。塞罕坝的三度变化高度浓缩并生动证实了习近平“两山论”阐释的人对自然认识的演进历程。塞罕坝人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系统开发,这种依托自然又不破坏自然的发展方式正是绿色发展的要义[7]。这是“系统治理”理念自2014年首次提出以来人民群众创造的又一个成功的中国个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是在不断总结这些成功中国个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理念和实践原则,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向世界各国贡献中国智慧。
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是以科学生产方式推动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绿色发展是中国政府顺应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大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和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经中国社会生产发展实践检验并得到认可的解决经济问题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双赢良策。在人类步入工业社会初期,粗放式发展使物质逐渐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但付出了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代价,人与自然关系的裂痕自此凸显且愈演愈烈。这种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酷现实,倒逼人类开始寻求一种既能满足物质欲望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的新生产方式。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践应运而生,它遵循科学发展观,以当代高新科学技术为支撑,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追求,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要原则,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层面同时入手,深入贯彻绿色低碳理念,探索开发和优化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成果纳入公益事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方式越来越均,从而推动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内在蕴涵的经济社会价值。对于落后发展中国家,这带有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浓厚意味,其意义尤为重大。这又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会使其自觉加入推动绿色发展的伟大事业,从而壮大全世界致力于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人员队伍,进而放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稳定加速生命共同体建设目标实现。可见,坚持绿色发展的出发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多项需求,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传承,是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加速对公平正义的推动,也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下对全人类的仁爱情怀。依靠人民群众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人民群众作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的肯定。
坚持系统治理原则是实现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方法保障。系统思想可以溯源至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整个自然界是作为至少在大的基本点上已经得到解释和理解的种种联系和种种过程的体系而展现在我们面前”[8]896。恩格斯着眼于整体观,肯定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复杂系统,并且依托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个结果”[8]897,正如人也是由猿进化而来,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由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一个无法分割的特殊系统,山川湖海、花鸟鱼虫等自然万物以及人类都是这个系统里的诸多要素。人作为这个系统中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主体性要素,拥有认识规律、依据规律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对自然环境的修复与维护必须通过其有意志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习近平指出,系统治理的综合要旨是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探寻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根据规律科学治理[2]。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发展。“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8]856,但物质的运动并不是毫无章法的运动,而是根据自然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进行运动,因此在系统治理中把握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是保障自然界永恒存在的前提基础。
回顾生态建设史,因没有正确把握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而“只管种树”[1]85导致生态系统的再次损坏的盲目行为比比皆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更为注重系统治理,并不断总结经验,从“山水林田”到“山水林田湖”,再到“山水林田湖草”,最后到“山水林田湖草沙”,这是我们党在不同阶段的实践中对各种环境形态内在价值的再认识、对生态系统理论的完整性补充。
完善的系统治理思想对于指导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意义非凡:第一,明确哲学意蕴,深化系统思维。一方面,系统治理思想越完整,越能凸显联系的普遍性,就越能稳固自身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系统内涵的丰富也会使生态建设者对每一种要素都有正确的认识,即使是荒漠,其存在也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结构性、完整性与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从而端正建设者对系统的认知。第二,以点带面,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也是生命共同体,并且后者在范围上包涵前者,前者又从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影响后者,由此可知自然系统的治理优化对于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具有深远的现实影响。第三,提供治理思路,扩大治理范围。多元化的系统治理体系为不同地区的生态建设打开治理新思路,激励更多的建设者结合当地特色环境,以益于世界发展的长远眼光来进行生态治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容易根据具体问题产生新的具体治理经验,从而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生态建设者的交流,以此来丰富全球系统治理体系。习近平治理思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完善的治理体系能够提高系统治理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治理能力可以使治理体系的效能更好发挥[9]。生态环境全球系统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集合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有赖于国际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为系统治理方式突破国界开辟道路,这符合国际生态治理的伦理观念。由此可见,全球系统治理有助于生态环境自身体系不断完善、人的治理能力逐渐提升,并赋予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事业以长久发展的活力。
综上所述,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六项原则依循塞罕坝精神所体现的典型中国经验,以自身特有的内在逻辑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开发等多角度的智慧方案,兼顾自然规律与人类需求,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何去何从指明了方向,其理论价值和世界意义日益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