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 棋
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一重要指示为加快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需要数量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但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培育的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问题还比较突出等。当前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亟须“破除三个瓶颈、提升三个力”。
一是破除社会认知瓶颈,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当前,社会仍然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低、收入低”“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读职业学校”。实际上,这样的认知是十分浅薄的。一方面,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红利优势已逐渐失去,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多年下降,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久的将来会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可以预见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未来的薪资水平将会逐步提升。宁波很多企业现在在招聘时都纷纷感慨“博士硕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去年,宁波中职学生综合就业率达99.55%,很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企业“盯上”,早早签订就业合同。当然破除社会认知偏见,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既需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顶层设计,也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线起跑、齐头并进。比如,可以尝试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讲好身边的职教故事,让“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等观念深入人心,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
二是破除融通发展瓶颈,提升职业教育公信力。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职业教育不能是断头教育,必须有本科教育作为牛鼻子,带动中等职业教育,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推动职普融合创新发展,让职业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在实际当中,职普融合的通道仍然还不畅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是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未来改革的重点是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现代职教体系,使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同等重要的成才通道。同时,应当改革当前人才评价体系,打破人才评价中的“唯学历论”,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新的人才评价体系,让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三是破除办学质量瓶颈,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职业教育是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最为紧密的部分。职业教育发展得好不好,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与市场需求对接是否紧密。但当前一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特色不突出、应用性不强,有的甚至与市场脱节,失去了“职业化”的鲜明特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专业设置同质化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因此,我市职业教育应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学业与职业融通”方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把专业建在市委、市政府重点发展的“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些重点产业链上,把课程设在生产线上,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的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