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G2009班 孟焓琳
近日,青年科学家潘教授与郑导演关于是否应该对科研攻关进行宣传的谈论,引发热议。有人认为科研需要的是实干,不必宣传;有人认为通过宣传能助力民族科技发展,增强人们的科技创新热情。
依我之见,实干与宣传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科学家大多信奉“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科研工作不需要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新时代,民族科技发展既需要像潘教授一样的实干人才,也需要有郑导演这样讲好中国科研故事的人。如此方能引导青年奋进,助推科研攻关。
科研不只需要一腔热血,更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执着,需要“恒兀兀以穷年”的实干。黄旭华以身许国三十载,使中国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屠呦呦翻阅中医药古籍,潜心钻研,提取出治疟疾药物青蒿素;南仁东奋战千百个日夜,为中国铸就了天眼。他们身上凝聚着集爱国、创新、求真、奉献为一体的实干精神,吾辈青年应从中汲取力量。如果不提倡,不宣传实干精神,就只会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深入钻研,不利于青少年在科学方面的学习发展与民族科技的持续发展。实干成就伟业,宣传引领时代方向。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合理的宣传能起到启智润心的作用。不论是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还是吴孟超、袁隆平、黄大年等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科学家,他们的事迹都被记载到了书籍、报纸、纪录片上。这些也就是对科学家与科学精神的宣传。那时尚且如此,新时代精神则更需要宣传引领,可见郑导演的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恰逢建党百年,喜见《觉醒时代》《理想照耀中国》等红色主旋律影视剧受到热捧,这便是好的宣传模板,科研的宣传应如是。况且现在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是互联网媒体,那么像郑导演所说将科研事迹搬上荧幕更是势在必行,行则将至。加强宣传实干与科学,为青年青春赋彩,为青年人生奠基。
当然,宣传应正确合理,切忌哗众取宠,过度粉饰。这可能也是潘教授的忧虑所在:夹杂着金钱气息的宣传使科研变了味,破坏了科研实干的纯粹。所以科研宣传应永葆如郑导演所言助力民族科技发展的初心,不与流量饭圈“同流合污”,进行无意义竞争,而是注重真情实感,高度还原中国科研故事,使其与社会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全社会共同努力,让宣传真正助力实干精神传扬,也为青年照亮科学的浩瀚星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身为新时代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十字路口,我们要坚持苦干的执着,实干的坚守,还要从正确的宣传中汲取榜样力量,汲取科学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好青年。
科研攻关靠实干,伟大精神需宣传。唯有实干与宣传并举,方能使实干精神蔚然成风,科技攻关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