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亭留别

2021-12-29 11:16:36元好问
领导月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元好问白鸟尘土

[金]元好问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原文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译文】

朋友珍惜这临别的时节,到水边我停下回家的车驾。天地清朗拓宽我远眺的视野,自然万物与人亲如一家。北风吹起,连下了三日大雪,大自然造化神工,主宰着事物变化。九大山郁郁葱葱高峻峥嵘,丝毫不因风雪的欺凌践踏而变色。颍水上的清波被掀起淡淡涟漪,洁白的鸥鸟悠悠而下。想着回家的游人,自然是心绪焦急,事物固有的情态,原本是悠然闲暇。举杯痛饮,徒然地辜负了临别吟唱诗歌的心情,前路的滚滚黄尘,真足以让人忐忑感叹。然而,回头遥看亭中的友人,却见那一片平林恬淡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简析】

元好问在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五月应词科合格,权国史院编修,正大二年(1225年)夏,他辞官归登封,后由登封赴昆阳、阳翟,临行,友人在颍亭为他送行,元好问写下这首诗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首两句点明别离的主题,奠定了整首诗依依惜别的情感氛围。“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两句宕开笔墨,高天远地令人眼界大为开阔,“展”“借”二字下得巧妙,给人以伟丽雄奇之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两句进而表明秋去冬来、风霜雪雨乃是大自然的正常演化,感悟到凡事都有定数,由此来开解朋友并宽慰自己,暗喻生死穷通皆有定、悲欢离合总难免,心境已渐渐从离别的伤怀中解脱出来。“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转而描绘了一幅清刚雄健、格调高远的图画,使远归和送别之人心胸都为之一廓。“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则从上句雄健的气势转为舒缓柔和。“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两句从看似平和的心底又再次翻动波澜,用大自然的终古如斯与生生不息来反衬自身归心似箭的躁急心态,隐然流露出自愧不如之意。“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悲从中来,仰天长叹:在俗世尘土中汲汲奔走,孜孜以求所谓“功名”,不仅辜负了饮酒赋诗,而且着实令人悲叹。“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末句回到长亭相送、终有一别的主题,马车渐行渐远,回望朋友们逐渐消逝的身影,却看到一幅澹远清隽、开阔平静的水墨画。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以元好问的“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为例来说明诗歌的“无我之境”。王国维一语中的,本诗的主题与其说是写惜别留恋,还不如说表现了消解离情、冥合物我、追求心灵自由的无我之境。

猜你喜欢
元好问白鸟尘土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党员文摘(2022年7期)2022-04-06 10:09:07
元好问“诚”与“雅”的论诗主张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8
尘土里的光
好的故事,尘土里也可以万丈光芒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5:58
白鸟
白鸟
人生十六七(2018年4期)2018-04-17 03:31:54
无题
扬子江(2018年1期)2018-01-26 00:36:54
最牛越狱犯
又被老师“针对”了?
论元好问碑铭文的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