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力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摆在乡村治理的突出位置,新时代的中国农民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的乡村振兴发展到何种水平,这些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追寻的时代之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三农”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打得牢不牢,农民的精神风貌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四个全面”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伟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论断“小康不小康,关键靠老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治理问题高度关注,开创性、历史性地谋篇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农民精神状态的深刻体现,要采取符合乡村特点的手段载体,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作用,有效破解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乡村地区受到城市化进程的深度影响,城乡间发展鸿沟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制越来越成为阻碍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藩篱。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冲击着乡村社会文明建设,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破除陈规陋习的阻力依然很大,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任重道远;二是传统美德被漠视,道德滑坡现象屡禁不止;三是乡村社会价值取向日渐功利化,物欲横流常常代替艰苦朴素;四是邪教、迷信等非法宗教活动猖獗,乡村宗教治理工作水平亟待加强。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当前做好“三农”问题的目标和落脚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没有向上向善的乡风就没有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正面价值导向功能,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社会治理处在整个国家治理环节中的关键位置,而乡村治理又是社会基层治理的牛鼻子。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上升为历史性的战略高度,提出建立健全以自治、法治、德治等“三治融合”为渠道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的价值导向,解答乡村治理过程所面临的“治什么、怎么治”的时代性问题,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乡村治理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贵在发挥价值引领、思想涵育和精神保障等方面的作用。
乡村治理的最终任务就是实现善治,通过满足农民在乡村生活中的合法正当需求以实现政府、社会、农民等主体协调共治,共享和谐,以此达到治理效能优化和利益的最大化,让乡村治理最大限度发挥效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层价值准则立足国家和社会,最终落脚于个人,进一步发挥了意识形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有效整合价值观的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与根本途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是公民行为的基本规范。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冲击,打破了固有的乡村社会秩序、阶层结构样态,原生性的乡村社会发展状况发生次生性转化,代表着不同利益诉求的乡村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多元和复杂,公共事务治理当中的生成性矛盾愈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发挥价值引领的示范作用,重在通过社会舆论的引导、风俗习惯的养成、内心信念的培育等路径唤醒农民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支持和鼓励广大农民以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精神状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使农村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构筑乡村善治的新格局,推进实现以自治、法治、德治等“三治融合”的乡村善治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治理中有其独特的思想涵育功能,影响和改变着农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乡村纷繁复杂的价值观中为农民的思维观念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当代中国农民的精神世界,为农民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前提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追求。同时引导农民人格和价值观从教化到自觉的创造性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凭借通俗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破解乡村治理的难题,从思想深处和精神世界不知不觉地融入农民价值信念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以其现实的可能性和理论的科学性,成为代表和展现新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精神在价值观体系当中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是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的根本动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重要路口和关键节点,利益冲突、社会矛盾前所未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就必须坚持筑牢共同的理想信念,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治理功能,增强广大农民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有效形成宏观把握、中观构建、微观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农民的代际更替,乡村文化被以城市文化、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性精神进一步消解,丧失了主体性,一度陷入边缘化甚至虚化的境地。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多维度的离散甚至发生混乱。在乡村治理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保障,强化德治的道德力量和约束作用,回应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内生需求,在精神文化层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规范和引领作用,增强多元主体的认同感和农民的归属感,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培育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的制度、理论、路径和文化等全过程的坚定自信。促进乡村社会关系和谐,规范乡村社会运行秩序,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反映了构建有效整合的乡村社会意识和乡村社会关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是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高扬的旗帜。
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在于乡村社会形态是以血缘和宗亲关系为基础组成的所谓“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核心是“熟悉”,是人情关系亲疏远近的重要体现。而人情关系的亲疏远近很大程度上扎根于道德、礼俗的乡土逻辑之中。因此,要有效整合乡村治理中的多元价值,塑造乡村善治秩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健全乡村治理的重要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落细、落小、落实,必须建立健全与乡村治理内涵和功能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管理体制。通过制度建设,多渠道发力,打造乡村社会关系和谐、乡村社会运行秩序规范的善治乡村管理体制机制。要注重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的善治乡村建设,承担起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引导、组织和教育的职责,立足基层党组织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农业的天然政治优势,密切组织农民、教育农民、团结农民、服务农民,让农民在党的组织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乡村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融合育德功能和服务功能。
用文化涵养培育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乡村善治的题中之义。各级政府特别是宣传文化部门要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夜校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农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牢牢把握乡村思想文化阵地的主动权,占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扬乡贤文化有益之处,尤其是培育优秀乡贤典型,进一步教育引导农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树立良好家风、涵养淳朴民风提供丰厚的乡土资源,成为凝聚道德力量、传播主流价值的精神支持。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民间特色节庆、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庆日,打造主题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要持续加强和完善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增强农民的信用责任和诚信意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诚信体系创建内涵和创建标准之中,结合乡村和农民实际、创新手段方法,做到人人参与,诚信人人享有,强化正面激励导向,不断提升农民的诚信素质,争取农民的道德水平达到新时代文明乡村的新要求。要把志愿服务作为密切联系农民的载体,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广泛动员多主体参与,创新乡村志愿服务活动方式,达到有效推动乡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目的。要加强政府等主体与农民的互动交流,打通农民诉求表达渠道的堵点。优化媒体舆论监督效能,注重引导农民不信谣、不传谣。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铺开。新时代对乡村治理提出了系统化、生态化的新要求,立足新时代新要求,要坚持治理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主体多、范围广、内容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价值思维,守住主流价值,不越核心价值,坚决抵制方向上的任何价值偏差。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思想涵育和精神保障作用,同时这也是最大程度发挥治理效能,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要深刻认识乡村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把当前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治理的目标,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精神文化问题作为治理困境去破解。乡村治理面临的主要难点既有城乡间发展鸿沟、城乡二元制结构性问题这样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又受到多元价值冲击导致思想混乱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有效整合乡村治理中的多元价值,塑造乡村善治秩序,要聚焦以规树德,以文养德,以评促德。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在教育、实践、制度等多渠道发力,打造乡村社会关系和谐、乡村社会运行秩序规范的善治乡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牢牢把握乡村思想文化阵地的主动权,占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要持续加强和完善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增强农民的守信责任和诚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