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霞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理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党的政策、思想宣传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在因时而异、因势而新的实践中探索新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彰显时代魅力,赋予时代内涵,肩负时代使命,培育时代新人,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以党的初心和使命作为自身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紧紧围绕党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和践行自身的使命,把培育时代新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感召力和引领力的作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永恒使命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大局势出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文件精神,还要领会精髓要义,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做到感染学生、启迪学生,要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真学、真用,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承担起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具有自身优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深厚的政治理论内容,信仰坚定,在新时代具有鲜明的精神导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蕴含着鲜明的实践价值,时代新人的自身发展要在实践中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是孕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将培育时代新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使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的方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进一步深入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阐释,增加学科建设的厚度,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民为中心理论层面的改革创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还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平衡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比例不平衡、学校资源配置不平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平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资源和利益,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短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更进一步建立起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学科建设还是立德树人出发,都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布局上,加强思想政治内容前瞻性问题研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高校和学者提供更加清晰的研究理路。人们的思想观念总是随着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人们思想观念的这种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帮助人们辨别、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是一项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好对人们的引导工作,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新事物的发展态势能够有预见性和感知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随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变化,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指导,立足现实预见未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前瞻性、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社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做好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着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让时代新人更加德才兼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对外能够展现我国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对内能够提升我国人民的精神素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挖掘宝贵的资源,开展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入的了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求真的举措,深入推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学习、生活需要。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和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也就是说与当前的新发展阶段相契合,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内容。在内容的呈现形式上,要更加的生活化,让受众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在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启发、思考、引导,进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亲和性。教育方法要贴近受教育者的心理,易于让受教育者接受,要突出新颖性、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善于洞察受教育者的变化和接受喜好,用喜闻乐见、较为新颖的方式,吸引学习者,增强教育效果。三是教育环境的亲和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可用资源。其亲和性主要表现在环境的和谐性、思想性、人文性、共建性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包括课堂教育环境和网络空间教育环境,在加强网络空间教育环境的基础上,要增加网络环境的亲和性,发挥好互联网空间育人的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的重大课题,更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推动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旗帜鲜明地抵御错误意识形态的灌输,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和引导广大的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批判创新精神和科学的立场观点,提高甄别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确保正确的方向,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坚持将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贯穿其中,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才能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利用好互联网这一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价值导向性,在网络空间下,虽然教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并不能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创新发展方向,一方面要整合网络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要不断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打造主题鲜明的教育网站和学习平台,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筛选和整顿,配合好网络监管部门对大学生的宣传引导,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入,为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另外一方面要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和举办特色的红色文化节目,充分发挥网络空间的育人作用。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广,更需要正面的宣传和引导,遵循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规律,增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网络空间的传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时代特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永恒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勇于创新、勇于发展,探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召唤。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征程中,要继续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培育时代新人工作,凝聚民心民力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