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志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为诚信在社会生活、外交关系和时代价值上的体现开启了多维视野,提供了基本遵循〔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充分体现了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开启了制度建设与诚信教育并重的时代。诚信文化研究大多重注在商业、金融、司法等领域,高职院校科研诚信领域研究还不充分。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遵章守矩,恪守诚信是对公民的根本要求。诚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道德作用。诚,信也。诚信是一种道德范畴,是立足自身、奉献社会的个人修养。孔子特别强调诚信在个人修养和人格完善中的重要地位。《大学》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孔子主张,为人必须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2〕。高职院校教师,要以高尚的政治品格引领学生成长,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坚守诚信底线,更要坚守科研诚信,因为科研诚信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生命线。
1. 高职院校科研诚信建设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设置了相应的诚信监督管理部门,但对于科研项目的诚信管理仍是属于科研项目立项单位的监管责任。科研管理只是局限在立项、结项、统计等事务性工作中,科研的监督作用无暇顾及,科研诚信监管不到位,其功能发挥也显得不尽如人意,没有系统化精细化的建设方案。在监督、执行方面仍有欠缺,把科研诚信及监督视为阶段性的工作,而没有列为长效机制。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对教师科研诚信疏于监管,在教师发表科研论文、科研课题申报或者是在职称评审中,仅仅局限在签署诚信承诺书的形式。
2.高职院校科研诚信监管人力保障不足。高职院校教师相比于普通高校,教学工作量重,人员编制紧张,学生基础薄弱。受学校编制制约,学校和二级管理部门专职科研管理人员设置短缺,更缺乏高水平科研工作管理者。导致高校科研工作管理者工作量倍增,忙于业务疏于管理,表现在放的多,管的少,服务难免不到位。
3.科研信息共享存在不足,助长学术不端行为。如今各个层面的科研领域、科研直属单位,科研信息不能共享,各取所需,各行其是,经常同时面向高职院校发布重复或相近的科研题目。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科研工作者对同一课题多层次申报,浪费了科研基金和人力物力,也助长了“一题多投”、相互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4.科研监管力度不够。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诚信缺乏监管主体责任意识,缺乏科研监管制度建设和惩戒措施。表现在重业务,轻监管,科研监管水过地皮湿。科研诚信教育培训不能经常化,造成口号喊得响,具体监管不到位,导致高职院校科研诚信、科研经费管理诸多问题层出不穷。
1.认知有偏差,缺少底线思维。澳大利亚拉筹博大学沃克斯教授指出,导致出现科研诚信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能力不足,粗心大意,个人偏见扩大成果以及有意而为之的不同行为等自身因素,归纳起来为第一认知偏差〔3〕。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对科研诚信重视不够,认知度不足,存在认知偏差。最主要的表现是科研动机不端正,为完成任务而做科研,为个人职称评审做研究,树立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的理念不坚定。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加强科研诚信自律是恪守科研诚信的基本原则。
2.缺乏科学精神,科研功利思想严重。科研课题的数量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由于科研素养不够,科研能力水平有限,为了职称评定而勉为其难地搞科研,仅仅为了获得科研项目而研究的现象比较普遍,纸面上做科研现象凸显。高职院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科研动机不端,加上科研监管力度不够,普遍存在寻找捷径思想,甚至抄袭剽窃、造假现象频发。由于缺少科研的过程严格管理,甚至出现了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等经济犯罪行为。
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就将诚实守信作为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道义准则。但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行为的规范显得乏力、疲软,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科研诚信文化缺乏强力引导。事物的两面性同时存在。诚信正文化与失信文化也是共存,在一个守信成为主流的环境里,诚信正文化占据优势,反之,失信占据上风〔4〕。高职院校失信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抑制,对诚信文化建设构成强大压力,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诚信影响极大。
1. 完善高职院校科研诚信体系监督机制,促进科研诚信监管常态化。构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纪检委参与的包括一级科研管理部门、二级院系部门、三级一线教师或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监管组织机构。从组织上制度上加大力度,惩治科研腐败,营造科研诚信氛围。
2.明晰科研部门的科研监管主体责任。科研单位明确科研诚信监管的工作范围,制定科研诚信标准和惩治措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管理。改革各级科研单位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充分利用网络,强化科研信息透明共享,避免重复性研究,浪费资源,为科研抄袭提供温床,加强惩治力度绝不姑息。高职院校要赋予科研机构科研诚信监管的主体责任,建立科研诚信层层追责制度。
3.开启社会监督和引导机制。将社会监督引入学校科研诚信监督体系之中,充分利用社会第三方监管机制对高职院校科研诚信进行监督和引导。开启校际之间、同行之间和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科研诚信监管机制等模式。强化惩治力度,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纳入到个人征信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科研失信行为的惩治有法可依。
4.强化科研诚信监管人力保障。各科研单位建设高素质的科研诚信管理队伍。培养一批既懂得国家科研诚信的各项规章制度,又懂得实际操作,能够解决诚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科研管理人员。高职院校设立专职科研监管岗位,加强日常科研监管力度。加大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和教师开展科研诚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高职院校教师科学素养。
5.多渠道开展科研诚信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导向,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研诚信的社会风气。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多渠道开展科研诚信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多媒体,尤其是网络、电视、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科研诚信的意义、重要性以及违反科研诚信的惩治办法,让科研诚信深入到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及科研管理人员的心中,并特之落实到行动上。其次,制定长期、有效、系统的宣传教育制度和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起到引领作用,不断推进教师学术诚信道德建设,净化科研风气。树立为教师服务意识,带领教师攻坚克难,为地方经济服务发挥作用。引领扶持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激发部分老教师科研热情。配合纪检委、党组织开展科研腐败惩戒教育活动,提升教师免疫力,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提高教师自律能力。
建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诚信专题教育培训制度,提高认识水平和防腐拒变的自律能力。开展规范的培训和学习专题活动。发挥高职院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科研诚信教育融入到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中,与学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学习密切结合,建立教师科研诚信考核机制和科研诚信档案,为全体教师配备科研诚信行为规范手册,提高教师科研诚信的自觉意识和自律能力。
科研诚信,文化先行。信守诚信的原则中国古来有之。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是科研诚信的灵魂。文化建设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在经济发展,科技为先的大趋势下,科研诚信文化建设尤其重要。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肩负着科技强国的主体责任,在高职院校营造科研诚信文化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必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科研诚信理念,营造教书育人、诚信做人做事的氛围,加强科研诚信自律性,敬畏法律,崇尚科学精神。通过科研诚信的宣传培训使教师了解科研规范,掌握科研及教学诚信的基本准则,摒除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追求短平快的思想。聘请德才兼备的专家学者进行现身说法,畅谈学术生涯发展,坚守科研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榜样案例促进科研诚信文化建设,坚信科研成果是自己孜孜不倦的汗水结晶的真谛。通过长期诚信文化教育,逐步建立长效的诚信文化体系,提升教师素质,守住高职院校科研诚信的阵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基因,促进科研诚信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以培养人才、社会服务为己任,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是国家科研的重要力量。如今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和数量发展迅速,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转化率是科教兴国、产教融合的大事,是助力于社会经济发展,开拓生产新动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强化科研监管力度和责任,建设科研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的科研诚信氛围,激发高职院校教师潜心科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