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专题作文素材积累

2021-12-29 09:14李玉洁李佩胜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7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艺术

李玉洁 李佩胜

中国美育公开课与《美育日报》上线

2020年6月27日,由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艺术博物馆》杂志、刘海粟美术馆、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联合推出的中国美育公开课与《美育日报》,正式在线上启动并举办首期课程。

中国美育公开课是全国首个常态化的美育专业课程,以云直播的公益形式,从“大美育”的思想理念出发,涵盖美术、音乐、影视、戏剧等各个方面,按照不同年龄阶层及需求设置课程主题,打造中国第一个具备连续性、专业性、艺术性与权威性的美育综合在线平台。

(摘自中央美术学院网,有删改)

【多维解读】

角度一:美术作品传递正能量。美术作品用其凝固的瞬间和其中融入的情感与创造力展现了它独有的价值——传递同心同德的社会正能量,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如果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角度二:审美能力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个体而言,只有通过提高自身审美鉴赏力、养成爱美尚美的情怀、以美的理想作为精神追求,才能达成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有机贯通;对国家而言,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程中,只有让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美起来、全社会审美水平强起来,才能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每一个个体的美好心灵的塑造之中。

【适用话题】正能量 爱美尚美 精神追求

关注青少年美育,向世界传递大爱

2020年9月21日,平安银行携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One World绘画大赛开幕。

教育家蔡元培曾言:“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所谓人性之养成,在于培养独立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和激发潜能。一直以来,平安银行持续关注青少年教育发展,提供从人文素养到财商培育等内容,旨在为青少年养成书本之外的能力。

这一次,平安银行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青少年美育,联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One World绘画大赛,期待孩子们拿起画笔,绘出心中所爱。本次活动向公众传递“大爱无疆”的社会责任,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美育教育,期待广大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到“审美工程”中来。大赛为全线上流程,客户登陆口袋银行APP活动页内点击报名,上传作品,即可参赛。作品需符合“One World”主题,放飞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达自己对世界的领悟和感受。

【多维解读】

角度一:美育,从小抓起。美育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贯穿于个人成长的始终。美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如果长大成人后再去接受审美教育,受原有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就会较弱。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审美教育,能够从小感受美、鉴赏美,久而久之,审美意识就会愈来愈强,循着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就会愈强。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注重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尽可能营造浓厚的“美”的氛围,让其从小徜徉在艺术经典之美、科学之美、生活之美的广阔海洋中。

角度二:美育,从课堂内外抓起。美育可以说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美育,既在课堂内又在课堂外。对学校而言,要把培养美的心灵作为美育的目标,把美育的个人价值、国家民族价值、中华文化坚守与自信的价值讲深讲透,这样才能滋养青少年的心性、润泽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心智。对社会而言,要把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大众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美育教育的目标,通过高雅艺术、艺术展演、博物馆展品、城市景观等,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 摘自河北新闻网,有删改 )

【适用话题】发现美 文化自信 人生观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教育才动人

中国推进中学美育工作改革提速。近日,教育部明确将探索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艺术进中高考”的消息立即引发热议。

虽然各级学校一直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长期以来,体音美等“副科”被语数外等“主科”挤占的现象司空见惯,“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等调侃之语更是凸显“副科”老师地位的尴尬。

中国知名画家吴冠中曾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如果说智育教的是科学求真,德育教的是思想向善,那么美育教的是心灵尚美。艺术课程能提升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让一个人的精神得到滋养,心灵得到净化。正因如此,电影《无问西东》中,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在简陋的校舍中“静坐听雨”的场景格外动人;而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艺术更是驯服了一群打架斗殴、冷漠自闭的孩子,让他们慢慢变得活泼开朗,找寻到人生的希望与生命的热忱。

据悉,中国已有4省开展了美育中考计分,在试点的江苏淮安,音乐和美术各以满分5分计入中考总分,主要考查音乐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通过机考算分,学生基本都能得9分以上。

【多维解读】

角度一:少了美育,也就少了诗意。一个人若缺乏美的熏陶,无异于一种“精神残疾”,人生该少了多少柔软与诗意。中国人谈到学习与教育,多强调天道酬勤的励志与功利——“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样的氛围,容易让孩子们将学习视为枯燥无趣的苦差事。若能将美育贯穿其中,是否有助缓解学习的压力与教育的功利呢?

角度二:拥有审美,就有了发现美的眼睛。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拥有审美能力,就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就善于在苦难的生活中找到美,从而创造美,然后让自己即使在地狱中也能笑出声来,在苦难中也能开出花来。倘若一个人的心灵和境界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和启示,没有保留住一片审美的心灵的净土,任何美的种子播下,也不会生根发芽,也就不可能具备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胸襟和气象。

(摘自侨报网评,有删改)

【适用话题】全面发展 审美能力 以美育人

“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让艺术走进乡村

家家是美术馆,户户有艺术品,乡村美育承载着美好生活……2020年12月18日上午,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北碚区人民政府、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项目研讨会及展览在北碚区柳荫镇艺术粮仓举行。

活动旨在聚焦中国上百个美丽乡村,以艺术之名、以教学之力,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让师生们走进乡村,了解学习当地的民俗文化,与当地村民和学生进行艺术互动,一起分享艺术、一起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现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天祥表示,本次活动展出了来自全球60余个艺术助力乡村的案例,涉及到六个单元的展览和五个单元的论坛。同时也邀请了北碚20余所中小学和全国30几所中小学艺术助力乡村的案例进行展示。此次活动对当地居民来说,更是一次以艺术浸润乡村、以文化促进乡村发展的有益探索。

【多维解读】

角度一:乡村美育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可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离不开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美育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

角度二:培养新时代乡村的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举办形式多样的健康向上的文明活动,营造浓厚艺术乡村艺术氛围,让村民告别过去的喝酒划拳打麻将、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生活不良习惯,用艺术养心、美育益智、艺术陶冶情操,培养新时代乡村的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乡村美育能够改变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激发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摘自人民时评,有删改)

【适用话题】乡村振兴 淳朴民风 良好家风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艺术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纸的艺术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