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伦
笔者曾在《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版2021年6月号刊登过《源于“学、为、乐”实践的认识与思考》一文,仍觉意犹未尽,进而探索其有益启迪中蕴含的由日积月累而潜移默化、由厚积薄发而逐渐显露、由不以为然而忽有顿悟的那些内生动力,予以加深认识,用足用好,在老年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继往开来的新形势下,必将有力促进老年教育、老年大学、老年人(下称“三老一体”)“学、为、乐”的伟大实践,向“广、高、深”(即老年教育覆盖面广、老年人参与率高、获得感深)更进一步,从而全面实现老年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满意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适应度“三更高”。
“学、为、乐”实践造就了紧跟时代步伐的,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新作为、新贡献、新价值的一代又一代“新老人”,深感老年大学“教育造就人”的伟力之大、意义之深。
“教育造就人”是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也是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的初心与使命。作为老年教育根本目的“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及老年大学办学宗旨的“5句话”,集中体现了旨在培养能紧跟时代增长知识的、能自尊自强身心健康的、能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新老人”。老年大学贯彻老年教育根本目的和办学宗旨,就是担当教育造就人的历史使命,造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待的“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一代“新老人”。
“教育造就人”是老年大学在与社会需要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老年大学的发展,既面临自身发展需要逐步提升的挑战,又面临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变化的挑战。鉴于老年大学的“教育造就人”是将社会“边缘化”的传统老人“改造”为再社会化的、继续发光发热的“新老人”,这就要求老年大学的“教育造就人”必须始终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大方向,将其为自身发展的努力融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努力之中,强化社会功能的发挥,从而在与社会需要的协调发展中,最终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培养什么样的“新老人”和怎样培养“新老人”,应是老年大学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主心骨。
“教育造就人”的执行力,其本质是坚持贯彻老年教育根本目的、老年大学办学宗旨的执行力;是老年大学领导者保持“政治三力”、强化社会功能的执行力;也是老年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执行力。
如何用足用好“教育造就人”的执行力?
1.必须通过教育+教学,使“教育造就人”的重要理念广泛而深刻地根植于老年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与行动,确保“教育造就人”的使命感最大化。“教育造就人”的思想理念教育,不能停留在“开一个大会、作一个报告、提一些要求”上,还必须辅之以在全体师生员工中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诸如,从全球积极老龄化战略框架的3个支柱,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基本国策的6个“老有”,再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5项任务;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基本国策的6个“老有”,到“三老一体”的3个“老有”,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年人的3个“老有”;从老年教育根本目的的2个“提高”,到老年大学办学宗旨的“5句话”、教学形式的“3个课堂”和老年人的“4自”精神等等之间,无不存在着前后衔接、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等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在“教育造就人”的教育活动中辅之以有关这些知识点的教与学,才可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使受教育者不但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从内心真正明确今天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明天一代代与时俱进的“新老人”脱颖而出,紧跟时代,服务社会。从而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将“教育造就人”的初心与使命感化作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各就各位,充分到位,合力践行。
2.必须通过教学+教育,将“教育造就人”的重要理念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各学科教学中去,以确保“教育造就人”的质量最优化。
3.理应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人才”视为学校开展全面创新、全员创新的永恒主题,促进老年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满意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适应度“三更高”。不妨设想开创一些新的专业课程,或与高职校联盟,为老年大学一些学员创办后职业培训,为他们退休以后的应聘、返聘、延退或自主创业创造条件,以弥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资源的不足;同时,可以探索一些新的宣传教育形式,如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对在读青少年的影响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老同志“老不自弃”的积极进取精神对在职年轻人的感染力,鞭策他们加强在职学习,永葆青春活力,以此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人力资源总量足、素质高、有作为。这些探索,既是老年大学“教育造就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将有力促进学校全面创新、全员创新向纵深发展,为实现“打造”“构建”等战略任务有所贡献。
“学、为、乐”创新实践的社会价值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可小觑,这不但是对“三老一体”社会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老龄事业和教育事业共同价值的充分肯定,显然也是对老龄部门为老年教育持续发展充当左臂右膀功不可没的充分肯定。这充分体现在:
一是对发展规划制定的集思广益。比如,为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除了教育部的有关领导外,还有原全国老龄委办公室、中组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规划起草工作专题小组主要牵头人和有关专家参与其中。如此面广量大的群策群力,如若没有党政涉老部门的协同配合,就难以确保全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全国老龄工作的发展保持高度一致,难以确保两者的发展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实施要求的高度一致。由此强化了老龄部门与教育部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并充分调动了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确保了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与实施贯彻。
二是见之于老年教育发展重大决策的协调配合。例如,在老龄事业与老年教育分别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关于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问题,两者都写入了“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要达20%”;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问题,前者写入了“全面开放、协调发展”的意见,后者写入了“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的意见。两者始终保持着共同关注,各有侧重,合力确保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系。
三是见之于老干部工作价值取向对“三老一体”的巨大影响。2016年,中组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十分明确地作出了要“牢牢把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的重大要求,强调要“坚持不懈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共同释放正能量”等等。由此,“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被公认为离退休干部工作和老年教育工作共同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为广大老年人的“老有所为”、实现自身价值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注入了新活力。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用足用好党政老龄部门情同手足的协同力,是我国老年教育插翅腾飞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翼。
如何用足用好老龄部门情同手足的协同力?
必须在把握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发展过程重大决策、与时俱进环环紧扣等协同力的前提下,突出以下几点:
1.在思想观念上恪守“复姓”。我国老年教育不是单姓“教”,而是复姓“老教”。说它复姓“老教”,这是由我国老龄事业与老年教育都是“为老服务”的同质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适应性共同赋予的。老年教育的发展,须臾离不开、少不了以党政老龄部门为硬核的、能聚力所有相关部门的协同力。恪守老年教育是“复姓”的重要理念,则是老龄部门责无旁贷、充分发挥协同力和老年教育部门心领神会、用足用好协同力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必将发挥出让老年教育插翅腾飞的巨大能量。
2.在具体实践中保持“同步”。老年教育的发展,必须始终与老龄事业的发展步调一致,才能相得益彰。如《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要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支持。对此,全国各地老年教育的领导机构和办学机构闻风而动,积极探索,促进了社区老年教育空前未有的大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与教育相结合,已在很多地区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鲜明特色。
3.在政治站位上确保“高远”。我国老年教育的持续发展,不仅要站在党和国家老龄事业的发展全局运筹帷幄,勇于开拓,更需要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视野高瞻远瞩,上下求索,还需要有中国老年教育现代化的高屋建瓴,未雨绸缪。只有确保政治站位高远,“三老一体”的“学、为、乐”伟大实践才能进一步丰富实践内涵,扩大社会影响,彰显社会价值,谱写时代新篇章。
从“学、为、乐”实践中脱颖而出的“新老人”,不落后于时代,堪称“老来宝”,验证了“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大学理应“面向社会办学”。
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科研、文化等社会各界,是老年教育“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主力军,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强调,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必须“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社会各界的支教办学,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说是义务,因为老年教育是老龄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大事;说是责任,因为“家家有老人,人人要变老”,社会各界的离退休职工也需要老年教育,更渴望“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社会各界拥有参与社会办学的优势和潜力。如何用足用好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助推力呢?
1.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导向,促进社会环境由微观到宏观的“双优化”。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些人对老年人存在偏见,认为其晚年生活纯粹只是养老、消费,不但漠视了老年人的优势与潜力,还一度滋生了敬钱、敬权不敬老的社会歪风。因此,要在社会各界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老龄事业制定实施的“六个老有”的基本国策,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年依然是“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人生重要阶段,要让养老、孝老、敬老成为全社会的责任等重要论述,要大力宣传广大离退休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彩人生和卓越贡献,进一步促进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由社会各界到全国的“双优化”,从政策贯彻之“必须”、为老服务之“值得”的“双层次”,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2.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老年教育学习需求与教育供给两增长。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部门、机关、院所、企业与学校,都是上班族日见夜归的集散地、信息流转的中枢区,加之上班族家里一般都有老人,因此,如能将“局外”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故事传进去,让每个职工都心服口服,然后再把老年教育“真神”、老年大学“真灵”、老年学员“真棒”的“三真之宝”带回家,通过子女的赞叹、引导、精心安排,大多老人都会从各自的困扰中解放出来,形成学习需求井喷式的新增长;鉴于社会各界院校齐全,行业企业密布,具有教学场所、管理人选、师资配备及知识储备等人财物优势,势必迎来社会办老年大学蜂拥而起,促进老年教育供给能力新增长。社会各界老年教育学习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两增长,这无疑有利于老年大学健康发展和全国老年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拓展。
3.用足用好社会各界一片蓝天,促进老年大学成果宣传、社会服务、价值实现三拓展。地方的老年学员有组织地深入社会各界发挥正能量,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十分有益:它有利于社会各界的领导,能从老年学员的宣传服务中获得一举多得的教育与激励——在思想与行动上,更重视在本行业建设好学习型社会,更主动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更认真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获得一举多得的教育与激励——在思想和行动上,能积极动员和安排自家老人接受老年教育,能积极支持本行业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能以“新老人”为榜样,自觉投入继续学习,放飞新的梦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老年大学成果宣传、社会服务、价值实现“三拓展”——宣传与服务的领域,由主要集中于城乡社区的方方面面,延展至社会各界的各行各业;宣传服务的对象由重点在城乡社区的“老少”群体,延展至社会各界的各级领导、全体职工及其家属老人;价值实现的途径与形式,由主要参与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宣传服务、无私奉献,发展变化为参与社会各行各业更具广泛性、多样性的社会活动。除一些常态性的途径形式外,部分老年人的价值实现形式伴随形势的发展,有可能发展为在各行各业接受延退、返聘、应聘或自主创业。老年大学成果宣传、社会服务、价值实现的“三拓展”,必将使广大老年人放飞在“学、为、乐”梦想的蓝天,由“海阔凭鱼跃”的城乡社区进一步延展到“天高任鸟飞”的社会各界,拥有海阔天高的更大蓝天。
老年大学“教育造就人”的执行力、老龄部门情同手足的协同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助推力,是在我国老年教育长期发展实践中此起彼生、相伴而行、融合发力的三股最强劲的内驱力。加深理解、用足用好这三股力,坚信全国的老年教育,必能砥砺奋进,行稳致远;“三老一体”“学、为、乐”全面创新实践的“广、高、深”一定能更进一步;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民的满意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适应度一定能实现“三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