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龙
摘要: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可视化技术,对提升工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电力工程建设实际,在建设过程中,可视化技术的良好应用,有效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因此,应立足于电力工程建设实际,深入分析可视化技术开展情况,加强可视化技术的落实,为建设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满足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推动电力工程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词:电力工程;可视化技术;建设应用
一、电力工程建设中可视化技术运用现状
从我国电网建设发展现状来看,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已经十分突出,在完善国家电网建设中具有显著的价值体现。其中具体涵盖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再到电网的运行维护阶段,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传统建设理念和传统建设模式具有明显的劣势,而数字化技术能够很好地弥补其所具有的劣势,促使电力工程建设得以更为顺利地推进。但是数字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渗透程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还有很多误区需要解答。由于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可视化技术仍具有一定的问题,并且工作人员缺乏更为深入的探究和认识,使得可视化技术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挖掘,这也意味着可视化技术的利用效果比较有限。
这种情况就导致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数据精确度难以掌握,信息连续性难以保障等问题。现阶段我国仍着力于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电子工程建设中良好发展,加强对数字化技术使用的研究和分析,但是问题在于发展研究的道路上具有很多的障碍待跨过,使得可视化技术被困在部分环节。
二、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应用
(一)二维可视化技术
1、从单拼图展现方式来看,在二维可视化技术有效运用的基础之上,能够促使数据信息得到充分准确的呈现。其开展流程为:明确最大数据,结合矩形区域对其进行相应的定位,在该范围内落实颜色填充。之后在越限情况基础之上,在已经明确的区域内,进行内切圆的绘制,同时以相应的颜色填充进去。最后,着力于当前数据基础,对于扇形区域进行明确同时了解其占据比例,用相应的颜色进行填充。
2、从等值线方式来看,其在运用中所具有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将自动化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及其进一步拓展衍生的数据信息,充分地展示出来,其中包括线路负载率、节点电压等。在绘制等值线时,需要結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由此可见绘制工作开展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其在网格化处理中具有相对有效的运用。而电力调度系统在绘制等值线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通过充分发挥其功能性,基于格栅图形进行绘制,能够有效降低绘制工作的复杂性,同时也充分保障了图形的精确性。
3、从动态潮流方式来看,通过对潮流流量以及流速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实现清晰了解,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是监控其运行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可视化技术的运用,针对折线三角形开展处理工作时,主要通过将其分割为各个小部分,再采取“逐个击破”的方式落实有效的处理行为。之后根据步长参数,对三角形流速进行相应的调整,步长和流速之间的关系通常呈正向变化。在绘制定时器时,有效运用动态帧步,应该完善相应的背景图,基于实际数据,从而实现对三角形尺寸充分的了解,结合越限数据为三角形填充适合的颜色。
(二)三维可视化技术
1、从单棒图形式的运用情况来看,其所形成的的单棒图具有良好的观测功能,变压器等相关无功设备的运行情况能够得到全面的呈现。单棒图还可以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主棒和对比棒,其中主棒主要负责阶段性的实时数据,而对比棒则主要负责数显值的部分,在明确的需求基础之上,也可以对显示操作进行判断。单棒图需要对两部分信息进行明确:颜色以及最大数值的信息情况。在进行图形绘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透视角度以及实际情况的了解,从而对于坐标的有效性进行相应的明确,在准确的坐标基础之上,实现对棒图深入地分析,最后决定是否要进行遮掩。如果不必遮掩的情况下,可以对数据进行直接性预测,同时实现对比棒的有效绘制,对于主棒大小、坐标以及填充颜色等实现充分地明确,进而确保主棒得以顺利绘制。
2、图形三维旋转,从当前可视化技术的使用和发展来看,其具有跨领
域的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持,电力图的发展得到充分的推进,从传统形式开始,再到二维阶段,到当前所使用的三维图形,极大的增强了图形的立体性,使得电力调度信息得到清晰全面的体现。
基于此,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实现对电力调度的情况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明确,同时结合三维旋转技术等有效使用,使得图形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有效减轻了工作人员开展复杂性和难度高工作的负担。通过对三维图形的深入分析和不断研究,得到了三维旋转技术,几何图形由此得到了更为科学有效地操作和调整,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渗透,得到明确的偏转角度和距离,最后形成图形。
(三)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的表现形式为分布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对互联网技术的渗透。通过对互联网数据处理能力的有效运用,首先将程序拆分成多个子程序,从子程序入手进行有效分析,分析所得到的的数据,借由网络系统发送到用户终端系统。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情况来看,其在图像搜索任务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体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云计算技术在图像和视觉特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图像搜索服务的完善使用,使得用户的搜索需求得到切实的满足。其图像搜索服务的运用原理为,用户通过对图像的种类、属性、内容和表现形式等进行相应的明确,从而输入与之相关的关键词,该系统会为其提供符合关键词的所有图像内容。
(四)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推动物与物之间实现充分地交互,由此得到更为全面、延伸的信息数据。物联网技术将各种主流技术充分的结合到一起,比如感知技术、识别技术等等。在自动化形式的支持下,对目前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从而确保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得到充分地保障,同时生产效率也实现极大地提升。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有效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智能标签模式以及智能控制模式。
1、智能标签模式
通过对智能标签模式的良好运用,当切实明确电网建设对象之后,能够极大的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为针对电力工程建设对象开展深入分析奠定充分的数据基础,促使电力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
2、智能控制模式
通过将网络平台和云计算平台进行深入的交互使用,从而得到智能控制模式。通过对智能控制模式良好的运用,加强对网络传感数据深入分析调查,落实相对正确的决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电力工程建设实际,可视化技术的良好应用对建设工作高效开展具有积极影响。结合电力工程建设的特点,采用可视化技术,不但能够实时了解工程开展情况,即便发生问题,也能及时地对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调整。因此,有效运用可视化技术,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选择,也是电力工程建设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应探讨可视化技术具体应用,为开展良好的建设工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彤东,张琪英,郑素群.BIM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时代,2021(04):66-70.
[2]陈晨,李凯,周正,赵冲,康祎龙,王卿.三维可视化在电力安全建设中的应用[J].大众用电,2021,36(01):53-54.
[3]赵晓锋.可视化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产业科技创新,2020,2(2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