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艺术刍议

2021-12-28 23:23许成信
教育界·A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杜甫爱国主义

【摘要】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着安世济民的理想,仕途虽然不顺,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安史之乱的经历丰富了杜甫的爱国情感,在他一生创作的众多诗歌中,“忧国忧民”是其思想精髓,爱国主義是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形式。文章就杜甫诗歌的爱国主义艺术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杜甫;忧国忧民;济世安民;爱国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458。

作者简介:许成信(1977.07-),男,甘肃省宕昌县旧城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杜甫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窘迫,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尝尽了人间的酸痛苦辣,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诗歌。爱国主义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具有悲天悯人的思想。虽然他的仕途坎坷不平,但他始终保持着和屈原一样赤诚的爱国之心,生于动乱的经历丰富和深化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杜甫传世的诗歌中,有着对美好河山的深厚感情,有着对战乱中黎民苍生苦难生活的同情,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到了最高点。杜甫诗歌中那种悲天悯人的风格,那种深沉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出了他植根于生活现实的浓浓爱国主义思想。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一)仕途之难

唐玄宗天宝六年(747),玄宗皇帝颁布诏令,凡是天下有“通一艺者”都可以到京城长安应举。年轻的杜甫满怀豪情壮志参加了考试。然而奸相李林甫导演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于是那一年参加考试的所有士子都落选了。杜甫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愿望行不通了,在百般无奈之下忍辱委身,拜谒朱门,投赠献媚,但都无一结果。十年长安客居,他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天宝十年(751)正月,杜甫恭献《大礼赋》三篇,深得玄宗皇帝的赏识,在集贤院侯职,尔后仅取得“参列选序”的资格,等候吏部考试任用,因主持考试的官员仍然是李林甫,所以杜甫没有获取任何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杜甫被授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一小官职。这一年杜甫已经四十四岁,困居长安多年,为了暂时解决贫困的生活,他接受了这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的职务。

(二)流离之苦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西逃。第二年(757)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杜甫于八月孤身投奔灵武,不幸途中被叛军所俘,押解长安。尽管遭遇不幸,但杜甫时时处处不忘忧国忧民。在此期间,他写下诗歌《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表现出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与《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这两篇文章,分析了怎样减轻人民过重的负担,瓦解和剿灭叛军。

(三)为官之艰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杜甫冒死从长安逃出投奔肃宗,被授予左拾遗官职,后世称“左拾遗”,后来由于直言上书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华州。

被贬后,杜甫心情郁闷,情绪低落,常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期间他写的《瘦马行》《独立》等诗,抒发了他对仕途坎坷、奸臣当道的慨叹和不满。后来经宰相张镐鼎力上书营救,杜甫才得以免罪,但自此之后不再受重用。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再次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与叛军在邺城大战,唐军大败。杜甫目睹了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和广大人民积极参与剿灭叛军的爱国行为,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四)漂泊之辛

乾元二年(759)秋天,因对统治阶级毫无作为的不满和对污浊官场的痛心疾首,杜甫毅然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官职,西去秦州一带,期间几经辗转,最后到达成都,在好朋友严武等人的资助下,在成都郊区浣花溪边搭建了一座草屋,世称“杜甫草堂”,尔后经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称为“杜工部”。

在成都的五六年间,杜甫的生活依然很苦,他在诗中写的“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百忧集行》),“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正是这段时间其生活的真实写照。

杜甫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登高》《春夜喜雨》等,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

(五)离世之悲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思乡心切,乘舟渡过三峡,到达公安,岁末乘舟漂泊到湖南岳阳。由于各种各样的困难,杜甫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一直向南,大历四年(769)正月来到潭州。

大历五年(770),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至衡州,本想去郴州投奔舅父,但舟行耒阳,突遇江水暴涨,只得泊舟岸边。杜甫五天没有吃到任何食物,幸亏耒阳县令及时送来食物而得救。一心要北归的杜甫,面对洪水滔天,不得不折返潭州。大历五年冬天,体弱多病、贫困交加的杜甫,在由潭州至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溘然长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生活在唐朝从盛世走向乱世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把深深的遗憾留给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

二、爱国思想的形成

杜甫的诗歌具有浓浓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情怀,原因是诗人生活在动乱的社会中,见识面广,接触到下层贫苦人民,感受到社会的种种黑暗。杜甫深受孔孟儒家思想及屈原等爱国诗人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最终凝华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

(一)儒家思想的熏陶

杜甫生于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传统家庭中,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唐初有名的诗人,他的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令,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儒家“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思想深植于杜甫的思想和灵魂中。杜甫非常推崇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就成就了他“济世安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悲壮一生。

时局的动荡,官场的不顺,生活的流离失所,使杜甫与劳动人民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与劳苦大众共命运,同苦难,他的内心逐渐产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出人民的疾苦。

(二)屈原思想的再现

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在杜甫的诗中有着最为深刻的表现。杜甫的思想和屈原一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艰”,比如《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悲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沉闷伤痛。

杜甫数次科场落第,经历了国家时局的动乱,与伟大诗人屈原的经历非常相似。杜甫从小饱读诗书,欲济天下,但科场落第,求官失败,政治上一筹莫展。安史之乱中,杜甫身陷贼营,九死一生。叛乱平定后,杜甫高兴得奔走呼告,泪流满面。漂泊与战乱、饥饿与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减弱杜甫深沉的爱国思想,国家的强盛与统一自始至终是他最关心的头等大事。

相似的悲催命运,同样的生活阅历,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的诗歌在爱国主义思想表现上更加浓烈,更加现实,他的拳拳爱国之心随着那个特殊时代的脉搏而汹涌澎湃,跳动不已,他为黎民苍生的悲惨生活时常流下同情与无可奈何的泪水。

三、爱国思想的由来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成长游学时期、长安寻官时期、离乱做官时期和蜀中流离时期。成长游学时期,杜甫写的高质量诗歌很少。从长安寻官时期开始,仕途的不平、生活的不顺给了杜甫思考人生、关心国家大事的时间和空间,他的伟大现实主义诗歌从此开始诞生了。

八年的安史之乱,长安两度沦陷,杜甫目睹了叛军的种种暴行,饱尝了国家破灭、个人被俘的离乱之苦。在庶民的疾苦、山河的破碎中,饱读儒家诗书的杜甫有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痛苦。为了倾泄思想上长期沉积的矛盾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杜甫选择了诗歌这一特殊的武器来控诉和讨伐,进行曲折迂回、直戳要害的斗争。杜甫在新安道、石壕村目睹了官府抓丁的可憎场面,亲耳聆听到新婚夫妻被迫离别、出征之前撕心裂肺的哭诉。

杜甫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深刻地表现出唐代社会的各种阶级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爱国主义思想。

四、爱国思想的内涵

(一)壮志未酬的慨叹

杜甫在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毕生追求“修身治国”,但他的生活颠沛流离,一生壮志未酬,《登高》《八阵图》等诗深深表现出他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慨叹。杜甫一生最敬仰、最崇尚的是诸葛亮,对于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家,终其一生仍不能实现灭魏亡吴,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深表遗憾,写出了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八阵图》这首诗以精练的语言歌颂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业,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壮志难成的深切惋惜。“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等诗句是他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真实表现,也是他爱国之情的真诚表白。

(二)济世安民的愿望

杜甫自幼便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他的人生宏愿就是“济世安民”,政治理想就是通过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当时统治阶级施行仁政,达到国家太平,人民安康。年轻时期的杜甫,满怀信心,对未来充满无限期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懈努力奋斗。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在洛阳参加科举不中,离开家乡第一次游历齐赵大地,期间写下《望岳》这首杰作,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前途充满希望,展望将来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天宝六年(747),杜甫赴长安再次参加科考,仍然名落孙山。连续两次失第的他还是不放弃,不死心,又在京城待了一年,期间数次给当时的尚书左丞正四品大员韦济赠诗,希望得到赏识,请求举荐,得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之后杜甫又多次向皇帝作诗献赋,向达官贵人投书,最后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小官——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从青年漫游时的科考,到十年困居长安的应举;从投赠到做官,到做左拾遗,杜甫一生中的黄金二十年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是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出仕做官的梦想,没有放弃“济世安民”的报国之心。

(三)同情人民疾苦

杜甫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三吏”“三别”等诗集中批判了唐代兵役制度的罪恶,深刻表现出当时劳动人民的不幸和痛苦。《石壕吏》具体形象地揭露了官吏趁夜抓丁的暴行。同时,杜甫又怀着痛苦和矛盾的心情,规劝劳动人民为平息安史叛乱去参军。“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新婚别》)表现了诗人担心国家安危、心系国家命运的思想感情。最为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当诗人因为自己的小儿子被饿死而自责、悲痛时,他想到的不只是自己的小家,而是比他家更为悲惨、更为不幸的其他人。正是由于这种“忧国忧民”“济世安民”“关心民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杜甫的诗歌将现实性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描绘和歌颂祖国秀美河山

杜甫传世的诗歌中有很多描绘祖国秀美河山的诗篇。杜甫从二十岁开始,先游吴越,后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南北的秀美河山,中年困居长安,晚年四处漂泊,足迹所到之处均有诗歌传世。

杜甫歌颂秀美的祖国山河,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急切关心之情。《登高》这首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出了诗人少小离家、漂泊多年、晚年多病、国家不宁及归家无期的忧伤。又如《春望》这首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描写,如果作者没有对祖国有深深的热爱之情,这样的诗句是绝对表达不出来的。

(五)揭露并批判统治阶级的黑暗

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具体表现在他的诗歌中就是深刻揭露与批判统治阶级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天宝以后,统治阶级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讨伐次数越来越多,诗人无情地批判了李唐王朝不关心民事,只知穷兵黩武,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反映出劳动人民反对不义之战,表达出诗人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批判和不满。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忧国忧民”是他毕生思想的精髓,他的“忧国”之心,和另一位同样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屈原相比,更具有进步性。屈原的爱国思想是建立在“忠君”“爱疆”的基础上的,而杜甫的爱国之情植根于“忧民”这一伟大的现实土壤之中,“忧民”就是“忧国”,“忧国”就是“忧民”。杜甫诗歌的爱国情感是人文性和现实性的完美结合,正因为他的诗歌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才能流芳百世,脍炙人口。

【参考文献】

赵学江,高帆.浅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J].科技资讯,2006(15):172.

程广让.试论杜甫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J].长城,2010(06):80-81.

谢丽娜.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及其艺术表现[J].青年文学家,2010(07):143-144.

猜你喜欢
杜甫爱国主义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登高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