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追求精致卓越

2021-12-28 09:09吕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4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共同体劳动

吕越

金平区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头,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有浓厚的教育情怀,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金平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及应用创新,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劳动教育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模式,金平区积极报名参加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开展的“新时代学校美育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众筹众创”试点活动。经过遴选,金平区申报的项目“金平区劳动教育共同体”,被确定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众筹众创”共同体。按照要求,试点区将加快中小学优质内涵特色发展,加强学校校园特色教育建设,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高品位学校劳动教育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创建既符合现代化教育先进理念、又符合学校历史特色和学生需求的独特校园文化品牌。

通过建设“金平区劳动教育共同体”试点,以实践性劳动为抓手,全面深化劳动素质教育,深化德育、美育、体育和团队合作,让学生的智慧才华在校园里得以尽情挥洒,让学生的兴趣特长在校园里得到全面展现。同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及共同体帮扶作用,将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发展新优势,助推劳动教育内涵特色全面发展,为今后特色教育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把精品特色教育建成全国标准化建设的示范点、模范点。

一、“金平区劳动教育共同体”实施目标

第一,建设可共享的数字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体系,明确信息化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方向及选题。

第二,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服务新时代学校和师生,改进劳动教育教学理念、思路、方法和模式。

第三,构建互联网+教育帮扶机制,培育可推广、可示范、可复制的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二、“金平区劳动教育共同体”共建内容及方式

1.劳动技术教育优质课程

金平區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在2021年8月组织了第一次金平区劳动共同体交流会议。各种子学校设计易交流、易推广的优质劳动教育课程,包含剪纸、潮绣、木工、农耕等特色劳动教育选题。

2.劳动共同体活动宣传推广

第一,建立学生电子劳动档案。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开展的劳动课程,建立相关的劳动项目资源库,给学生建立电子劳动档案,将学生有关劳动的经过、成果拍成照片、视频,整理成档案,以供交流学习,达到推广目的。

第二,整合信息化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各种子学校整合在本校劳动教育课程中开发的优质信息化精品课程资源(包括木工、潮绣、农耕、航模制作、机器人制作、3D打印、电路设计、智能编程、烘培、服装设计、插花艺术等),完善对优质信息化课程的建设,确保这些课程是易推广、有特色的劳动教育优质课程。充分应用信息化平台,与其他学校组成信息化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利益共同体。让种子学校以点带面、以局域促整体,打造共享合作的新型教育理念,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制度,实现长久、可持续的信息化精品课程资源良性循环共享模式。鼓励各种子学校结合本校情况,将本校的优秀劳动教育技术课程教材,制作成数字教材,上传到数字教材平台,以便于在更大范围实现信息化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

第三,充分应用劳动活动基地。依托各种子学校的木工坊、农耕园、潮绣室等德育劳动活动基地,与德育相结合,打造具有潮汕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适应所在区域的教育教学特点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平台,以便于在更大范围实现信息化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

第四,经验交流分享。各共同体种子学校会定期在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劳动教育教学交流分享会,教师发展中心的相关教师及专家会对各学校的劳动教育教学给予指导。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会组织辐射到的学校师生到各个种子学校参观劳动技术教育基地,交流教学经验。

第五,信息化劳动技术教学。建立资源库,为教师队伍实现信息化教学提供教学素材,为教师适应信息化时代提供教学便利。实施信息化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融入视频、音频、影像、文本内容,创建情景,达到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演示、讲解劳动过程。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演示,还可以更好地控制操作进程,适时进行重放、快放、慢放、暂停、镜头放大等操作,便于演示分析,方便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解剖,突出技术点,使得很多学生不仅能同时仔细观察,而且能准确地掌握要领,避免老师重复操作,实现教学多元化,提高课堂效益。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向教师输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使得教师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和劳动教育教学相结合。

3.帮扶机制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为相对薄弱学校提供支持帮助。重视“互联网+”教育帮扶平台的建设,建立由信息技术专家、劳动教育共同体成员、一线劳动教育教师、等人员组成的核心团队,保证平台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平台的帮扶作用。

第二,各学校应用“互联网+”教育帮扶平台,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共建、特色对接、活动联动、平台共用等机制,形成区域劳动教育共同体,实现优质劳动教育资源远程输出和共享,发挥共同体种子学校作用,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向全区乃至全市延伸,全面提升周边地区开展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的效率和效益。

第三,构建“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制定校际交流制度,为教师搭建自主双向的沟通平台,共享劳动教育优质资源、交流劳动教育先进经验、探索劳动教育实践问题,帮助参与共同体的教师解决在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依靠“互联网+”教育帮扶平台采集教师劳动教育课程课堂教学、针对劳动教育的教学研究等行为数据,清晰找出其他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弱项,向该地区送课送教,促进该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和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

三、探究发展

第一,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会在每学期初,对种子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的选题方向进行探讨。

第二,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会不定期去种子学校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听课和实践基地考查,帮助学校解决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三,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会对各种子学校的开展活动过程进行把控,监督,保证其能按时完成共同体建设目标。

今天的金平已插上腾飞发展的“翅膀”,正在朝着建设粤东中心城区核心区的目标重新整装再出发,必将创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共同体劳动
爱的共同体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