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 李佳佳
[提 要]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工作相结合,则更具重要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目前学者对“四史”教育以及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但尚未有关于这些研究成果的综述。因此,认真梳理有关“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成果,既是对“四史”教育相关研究的整合,也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好的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更好的开拓创新,从而更好的实现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更加和谐、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来。
[关键词]党史;“四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汪 玲,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63)李佳佳,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江西群团组织发挥政治作用研究”(21DJ16)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只有深入了解一个政党的建党史、一个国家的建国史、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才更加能体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大力推进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有效地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有利于拓宽“思政课”教学视野的广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度。由于“四史”教育和“思政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工作,因而少有国外学者专门研究这类课题,所以就目前能检索到的文献而言,主要是国内各学者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融入的逻辑历程研究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提出的“四史”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大历史观”的培养。梳理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发展脉络和逻辑结构,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我国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
如,虞志坚认为,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理论逻辑上,“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致相因。在历史逻辑上,“四史”教育与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相融相通。在实践逻辑上,“四史”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都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任务,以立德树人为灵魂,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抓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关系。[1]王超品等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历史教育的重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与历史教材的探索;十八大以来“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落实推进等三个阶段对“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历史发展进行了探讨。[2]王玉则提出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关键在于从实践逻辑、价值立场、理论创新与世界进步四个层面科学把握“四史”的共通性,实现理论与历史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相结合。[3]
二、关于融入的问题研究
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自然就是将“四史”教育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各门具体课程相结合,通过“思政课”教师将“思政课”教材与“四史”中的具体史实相结合,用史实讲述具体原理,更好地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课程的积极性。但在融入的过程中,结合课程教学实际便会产生一些困难和问题。
如,郭武轲提出在“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上存在各门课程关于“四史”的教育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以及合理的衔接问题,以及学生受互联网充斥的碎片化历史知识影响难以形成正确历史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4]。陶思亮等认为主要存在“四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统筹衔接不足,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联动不强,与社会育人资源融通互鉴不够等三个困境。[5]谢冰洁等从互联网视角下高校“四史”学习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信息时效性不足和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6]牛利坡从历史基因和现实考量两个层面思考“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7]
三、关于融入的路径研究
丰富的“四史”教学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支撑,如何使“四史”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学者们主要从如何开展“四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中借鉴,从坚持整体原则出发,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整合“四史”教学资源与校史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采取多种传统与创新方式相结合推进“思政课”教学工作。
就开展“四史”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而言,王炳林等提出学习“四史”要坚持科学原则与方法的指导,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整体性原则,用大历史观看问题;坚持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历史上的得与失。[8]王树荫等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遵循学习历史与坚定信仰、把握规律和未来走向相统一的原则,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立足现实、守正创新。[9]赵琳从“四史”相关文艺作品的育人功能出发,提出利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多形式的整合校园资源和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兴趣等途径和方法实现育人功能。[10]梁钦等从红色电影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角度提出要多角度促进、多途径融合和多主体参与。[11]季梦佳等人提出探寻借助新媒体,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进行“四史”教育的策略,从而提升“四史”教育的实效。[12]王艳等指出智慧党建与模式创新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推进“四史”教育的主要路径。[13]宋鑫等人认为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史教育要通过拓展党史宣传教育平台、整合党史教育内容和提供鲜活党史读本等途径引导大学生建立辩证思维和科学态度。[14]
就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而言,王雪超认为需要处理好“四史”课程与“四史”教育的关系、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认清“三大发展规律”和树立唯物史观。[15]尤云弟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在内容主调、历史主线、话语导向、价值取向上,分别提炼出相应的教学主题,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四史”的形成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地位、深远影响等深刻内涵。[16]鲍江等提出要整合“四史”课程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和开展社会实践,更好的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热情。[17]李妙婷认为应从学年主题活动、线上教学资源和配齐建强师资队伍入手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让“四史”教育贯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18]张楠则提出要围绕课程目标和特点,推进差异化融合;聚焦教材重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突出针对性融合;创新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教育路径,推进多样态融合。[19]王玉认为要从整体性上把握高校“思政课”的“四史”教学工作,树立“大历史观”,通过科学把握历史主流和本质,横向与纵向的历史相比较、情感教育与理性培育的有机结合等方法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
就“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而言,“概论”是对党中央历届领导人的主要执政思想和治国理论的概括和论述。王文臣在文中将“四史”教育与“概论”课相结合,认为二者在思想来源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同时提出要找准内容切入点,学会从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上正确区分“概论”课与“纲要”课;并指出“四史”教育与“概论”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的思想由爱校向爱国的科学转变;促进学生明白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内在统一。[20]
就“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而言,“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系,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杨先梅在对“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教学的思考中提出要遵循政治性、整体性和辩证思维原则,通过找准授课内容切入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四种课堂”,将“四史”教育融入到“概论”课程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育人效果。[21]
就“四史”教育融入“思修”课而言,“思修”课程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课程。余加宝提出鉴于“思修”课程教材与教学的现实特点,可以用“四史”的重要史实增加“思修”课的历史厚度、以“四史”的内在规律提升“思修”课的理论深度和以“四史”的伟大成就增强“思修”课的现实感染力等来提升课程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22]王丽鸽围绕“思修”课的课程性质、课程要点和课程目标与“四史”教育中的历史史料相结合,强调要从问题导向出发,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23]郑海涛等从“四史”融入的重要意义和融入路径两个方面论述了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提出,要结合高校“思修”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要求,将“四史”融入该课程研究中,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历史思维,通过讲“四史”红色故事,社会实践和网络手段来开展“四史”教育。[24]
就“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而言,“纲要”课作为“思政课”中专门的历史教育课程,与“四史”教育联系紧密,因此要发挥好其开展“四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杨文圣等认为“纲要”课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出要遵循“理论与史实”相结合和“整体性”原则,提升“四史”对学生的吸引力。[25]庾向芳等分析了“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加强历史观教育和实践教学等融入途径。[26]王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四史”教育视域下“纲要”课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授课内容“前重后轻”“厚古薄今”、教师问题意识不够突出和教学方式不够丰富,并从主客观两方面提出了对策。[27]李坤睿从“四史”经典文献入手,将经典历史文献与当代文献融入“纲要”课程教学中,利于实现方法创新和价值创新,从而更易于对学生产生启发、引导和培养的作用。[28]孙艳美指出“纲要”课担负“四史”教育的时代使命,“纲要”课要及时补充新材料,讲好“四史”的新时代内容。[29]
四、關于融入的价值研究
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史料,另一方面能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对“四史”资源的系统学习,从而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多层次的视角去探索中国、读懂中国和定位中国,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首先,对“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研究。张聪认为开展党史教育是“思政课”的重要使命,有助于强化“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品质;推动党史知识的大众化、科学化传播;提升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的系统化、立体化认知。[30]鲍江等认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内在需要。[17]李妙婷指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全局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和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18]李丹等指出“四史”教育中蕴含着“思政课”的育人规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蕴含着历史思想智慧等价值意蕴,是当代学生的营养剂,利于其坚定信仰。[31]程美东等认为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三个维度来领会加强“四史”教育的重大意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问题,从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32]宋俭等指出在新时代加强“四史”教育,利于高校“思政课”建设创新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33]
其次,对“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意义研究。“思政课”教师作为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主力军,推动学生学好“四史”知识,必须自身要先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接受“四史”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罗旭彪认为要从党史中学习科学思维方式,从而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34]曾路遥则指出高校青年教师要在学好“四史”中加强党性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教师责任担当、形成优良作风和树立强国意志,走好新时代长征路。[35]
再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杨亚萍以西安交通大学组建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为例,强调“四史”教育在西部大学生价值觀塑造中的政治性作用、时代性作用、整体性作用和针对性作用,以破解西部大学生新时代信仰问题。[36]王艳等从党建育人和立德树人两方面指出了高校学生党支部推进“四史”教育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推动整个校园“四史”学习风气,教育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塑造校园政治文化。[13]许红认为“四史”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优质资源,能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坚定理想信念。[37]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们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实路径与价值意蕴等,对“四史”教学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如何融合,“思政课”教师如何教以及学生如何学等问题都有涉足,这无疑提高了成果的价值,因此,具有筚路蓝缕之劳。但是总体而言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整体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成果不多,更多的则是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分别融入某一门“思政课”的研究。其二,“思政课”教师是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主力军,但少有学者就“思政课”教师如何学习“四史”内容,如何整理“四史”史料以及如何提升“四史”素养等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整体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把“四史”教育研究同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融合起来,无疑是今后研究的趋势与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虞志坚.“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重逻辑[J].江淮论坛,2020,(6).
[2]王超品,扣兰迪.“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历史发展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1,(1).
[3]王玉.高校“思政课”“四史”教学的整体性及其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1,(1).
[4]郭武轲.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高教论坛,2021,(2).
[5]陶思亮,王鑫,朱惠蓉.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应然之义、实践困境与多维协同[J].北京教育(德育),2021,(1).
[6]谢冰洁,罗皓翔.互联网视角下高校“四史”学习的创新路径探索[J].今传媒,2021,(2).
[7]牛利坡.“四史”教育的历史基因及现实考量——兼论“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1,(1).
[8]王炳林,刘奎.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8).
[9]王树荫,耿鹏丽.新时代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5).
[10]赵琳.“四史”文艺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2).
[11]梁钦,王燕妮.红色电影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思考[J].电影新作,2021,(1).
[12]季梦佳,王裕明,俞皓耀,陈小琼.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档案与大学生“四史”教育再探讨[J].兰台内外,2021,(7).
[13]王艳,岳尧.高校学生党支部推进“四史”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
[14]宋鑫,姚树密,黄桂贞.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史教育的思考[J].党史博采(下),2021,(2).
[15]王雪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J].北京教育(德育),2021,(1).
[16]尤云弟.“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J].党政论坛,2021,(2).
[17]鲍江,赵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J].高教论坛,2021,(3).
[18]李妙婷.“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J].大陆桥视野,2020,(10).
[19]张楠.“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1,(3).
[20]王文臣.“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内容切入与现实意义[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5).
[21]杨先梅.“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1).
[22]余加宝.“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路径[J].未来与发展,2021,(3).
[23]王丽鸽.“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进路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1,(1).
[24]郑海涛,王继才.“四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
[25]杨文圣,董丽萍.“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J].求知,2021,(1).
[26]庾向芳,秦淑娟.“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6).
[27]王慎.“四史”教育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20,(5).
[28]李坤睿.“四史”经典文献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1,(1).
[29]孙艳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加强“四史”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
[30]张聪.党史教育: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使命[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
[31]李丹,徐晓风.“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1).
[32]程美东,刘辰硕.从三个维度理解加强“四史”教育的重大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
[33]宋俭,廖玉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7).
[34]罗旭彪.从党史中学习科学思维方法[N].江西日报,2021-04-14,(010).
[35]曾路遥.高校青年教师要学好“四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J].中国高等教育,2020,(22).
[36]杨亚萍.“四史”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及对策——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新西部,2020,(Z7).
[37]许红.新时代“四史”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20,(23).
[责任编辑:马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