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权 宋国强 李锐 姚乐融
摘 要:文章阐述了医学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历程、独特性,分析了该专业在实际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T”型人才培养理念及基于CIPP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安徽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探讨了“T”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T”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6-0144-04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uniqueness of the specialtie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T"-type talent cultivation theory and the cultivation mode based on CIPP. Taking of the specialitie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type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themedical univers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type talent; teaching Reform
20世紀50年代,随着美国国际贸易业务量的急剧增长,大量外贸单据的数据转换成为外贸业务开展的瓶颈。为了突破此瓶颈,美国政府组织了技术人员开发了一套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用于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数据的自动转换,取得了巨大成功。70年代,随着数据库的诞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EDPS的使用范围也从数据处理逐步延伸到了辅助管理,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管理学院创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开始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入研究[1]。
在国内,管理信息系统最为典型的应用为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该系统统揽全国经济数据,服务于国家经济管理与政策制定。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于1978年首先开设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各类院校陆续创办了相关的专业,如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和图书情报管理等[2]。在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中,统一归口到“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
一、医学院校开展信息管理专业概况
随着信息管理在经济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展到了卫生领域。20世纪80年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正式被列入国家攻关计划,相关学科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吉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了医学信息相关专业,服务于我国卫生信息化工作[3]。近年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医药卫生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并将健康信息化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至此,医药卫生信息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带来的卫生信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开设与信息管理相关的专业,如卫生信息专业、医药卫生信息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等,重点培养从事卫生领域信息系统建设和卫生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时至今日,全国已有60多所医学院校开设了信息管理专业。
相较于综合性大学或者工科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开展的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是聚焦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因此,在专业实际开设过程中,就需要在秉承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关于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4],增加医学课程模块,结合卫生领域信息化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如何将医学课程与信息管理课程有机整合,培养出契合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医学院校开展信息管理专业的重点和难点。
二、医学院校开展信息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与综合性和工科类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在开办信息管理专业过程中,除了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之处,如专业开办经验不足、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其本身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形成专业优势的医学背景知识,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并不牢固
医药卫生领域相对专业且独特,从事医药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工作者,必须要了解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卫生业务的运行流程及卫生机构的管理规范,否则很难设计出契合卫生机构真正需求的信息系统。因而,医学知识的构建对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可或缺,也是形成其独特专业优势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搭建学生医学背景时,不同的院校做法差异较大。部分医学院校把重心放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领域,医学相关课程的设置较少,甚至没有设置临床科室实践教学环节;部分院校侧重于卫生管理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也存在轻视医学知识学习的现象,认为不从事临床工作,医学知识对他们来说用处不大。如此,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医学知识背景越来越薄弱,最终将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在相对宽泛的知识结构下,缺乏支撑职业发展的技术技能
为了实现培养“服务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宗旨[5],医学院校开设的信息管理专业,其课程体系构成除了通识课程外,还包含医学课程、管理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和信息管理类课程等。而在大学四年里,要完成四类课程的学习时间极为紧张。因此,每类课程的学习往往都是浅尝辄止,很难有深入的把握,实践技能的训练更是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作为医药卫生领域信息化的人才,缺乏相对专业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动手能力,将直接影响其毕业时的择业能力和日后的职业发展。
(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相应课程体系的调整跟不上步伐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也在逐步更替。而高校培养方案的修订周期一般是四年,新的课程进入培养方案前,需要经过成熟应用、课程论证、编入大纲、教师准备及课堂教学等若干个环节。因此,新课程进入课堂教学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往往导致高校课堂教学的部分课程,特别是技术和语言类课程相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新技术探索的需求。
三、“T”型人才是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T”中的“一”代表的是广阔的知识面,“|”代表的是专业技能[6]。T型人才是指既有宽泛的知识储备,又有专业的一技之长。如此,才能像图钉一样深深嵌入到物体内部,稳定而牢固。反之,如若是缺乏寬泛的知识背景或是不具备专业技能,都只能浮于表面,无法洞悉行业的本质。作为多学科交叉的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专业,既要求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知识,又要兼顾服务信息化的应用技能,“T”型的特征极为符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专业“T”型人才的知识构成
秉承“T”型人才的理念,对于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专业来说,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包含两个方面能力:一是要有医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等宽泛的知识结构,成为医药卫生与信息化的交叉融合的桥梁;二是同时要熟悉临床工作流程、掌握专业的信息技术技能,以开展医药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如图1所示,如此才能适应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二)基于CIPP模型的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
CIPP评估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提出的。CIPP评估模型由四项评估活动组成: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简称CIPP评估模型[7]。鉴于CIPP评估模型在项目实施成效评估方面的优势,CIPP也可用于指导那些长期开展并希望获得可持续性改进项目的建设[8-10]。在此,我们依据CIPP模型的评估指标逆向推演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的建设内容,见图2。
四、我校信息管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安徽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医学信息方向)原型为卫生信息技术与管理专业成立于1997年,是全国最早开设该类专业的医学院校之一。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了其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从事医药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现行学制四年。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医学相关知识、卫生管理、计算机知识和信息管理等四个方面的能力。相应地,课程体系中也涵盖了四个方面的课程,第一、第二学年学习公共课及医学课程,二年级暑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临床见习,第三、第四学年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卫生信息管理等相关课程,最后半年为专业实习。
多年的办学实践,让学科系对信息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不足有了深刻的了解,包括医学背景的搭建不够牢固;学生动手能力严重不足,无法跟进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设置相对落后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就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几年学科系树立了“T”型人才培养理念,依据CIPP模型理论进行了系列专业改革与探索。
(一)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适应本专业学习
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多数属于调剂生,很多学生对信息管理专业了解不足,学生专业思想也不够稳定,入学以后存在较长的迷茫期。因此,为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融入本专业的学习,学科系在信息管理专业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制定了实施办法。从新生入学开始,通过学生与专业课教师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导师团队,团队持续两个学年。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完成四个方面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大学期间的发展规划、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类竞赛、鼓励学生尝试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为学生日常学习解疑答惑等。本科生导师制在端正学生专业思想、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等多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优化专业课程布局,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
由于之前的课程设置是将计算机和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时间放在三、四年级,导致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就面临毕业,根本没有时间开展计算机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实操,相关技能证书也无时间备考。这是造成学生择业短板和技能缺陷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学科系根据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递进关系和能力构建体系,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类课程进行了优化设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计算机信息类课程在7个学期中均有开设,这种布局有助于持续刺激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了解与掌握,并且也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课余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如有必要,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备考相关技能证书。
(三)完善医学课程教学设置,夯实学生医学背景知识与技能
受到学制和课时的限制,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医学知识学习明显不足,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为加强医学知识的学习效果,提升临床实践技能,在不改变原有学制和课时的情况下,学科系实施了以下两项改革措施:
1. 调整医学课程的开课时间,增强学生对医学知识的记忆度
信息管理专业原有的教学顺序是将医学课程放在一、二学年进行开设。这种授课顺序导致学生在毕业时对医学知识遗忘严重。原因是学生在三、四年级时已无医学课程的学习,也没有临床实践的机会。因此,医学背景的搭建也就很难牢固。为改变这种局面,经过多方调研与论证,学科系最终决定将医学课程开课时间调整到三、四年级完成。如此,可在不改变医学课程体系或者延长学制的情况下,有力地增加学生对医学知识的记忆度,提升医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2. 实施临床小实习制度,提升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实践教学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可替代,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也是建构临床工作流程的重要环节[11]。信息管理专业原来的临床实践教学是为期1个月的临床见习,轮转四个临床科室,每科约1周。在调研见习医院时,多家医院均反应单个科室见习时间过短,无法给学生安排具体的见习任务,见习过程犹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最终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见习教学几乎无效果。鉴于此,学科系决定将临床见习改为临床小实习,时间设定为大三学年的6~8月,共计3个月。该方案得到了医院方和学生的充分肯定,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四)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引入信息技术类前沿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应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为此,我校信息管理专业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在2018年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中,在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的情况下,将一些前沿课程以专业拓展课的形式确定下来,包括:Python语言、R语言与医学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及医学大数据等,作为学生能力拓展的途径。其次,动态增设选修课程,及时填补课程体系中的空白,如专业拟开设卫生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选修课程供学生进行选修,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新領域的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明确进一步深造的方向。
五、结束语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其成效已初步呈现。2017-2019年,我校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在98.6%以上,省计算机统考达标率为100%,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评价均在95%(满意和比较满意)以上,并给予了一致好评: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能力,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上表现突出。
参考文献:
[1]Luo S, KeL, Jing W. The Curricula Building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Major[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2.
[2]叶明全,尹荣章,刘冬,等.医学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滁州学院学报,2016(5):103-106.
[3]杨枢,陈兴智.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蚌埠医学院为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6):110-112.
[4]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828.
[5]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2-6-15).http://www.gov.cn/gzdt/2012-06/15/content_2161798.htm.
[6]王晓艳.信息管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情报探索,2014(4):12-14+17.
[7]骆徽.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59-64.
[8]苗亚杰,王君俏,梁燕,等.基于CIPP评价模式构建护理学高仿真模拟教学评价框架[J].护理学杂志,2016,31(7):58-60.
[9]胡华,唐召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构建的路径选择——以CIPP评价模式为研究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8,32(3):94-98.
[10]马骁,刘帅.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建设[J].高教学刊,2020(2):194-196.
[11]谭长春,段绍强.“情境”教学模式在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