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序倩 唐诗蕊 陈晨
摘 要: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和形式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大学生学习、娱乐、人际交往和舆情表达四个方面的网络行为特征为切入点,从外界环境、自主选择、模式变换和内容更迭这四个维度分析当前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构建网络载体、设计制度体系、拓展方式手段、完善体制机制为着力点,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实效性。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网络行为;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6-0026-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malization of COVID-19'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behavior and implication which brings new challenges with opportuniti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from the onlin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study, entertainmen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sentiment expres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current onlin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ose four dimensions such as external environment, available options, mode transformation and content iter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proposal of building a network carrier, designing a systematic procedure, enri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ptimizing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as main elements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line behavior; university students
新冠疫情的暴發已成为一场全球性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对国内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高校育人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疫情期间,全国各高校师生居家生活和学习,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也在发生改变,网络依赖程度不断提升,高校开展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限性凸显。目前国内疫情虽已基本可控,进入疫情常态化阶段,但全国各高校大都仍然实行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校园管理规定严格,学生需按照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申请离校返校和在校学习。新冠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行为方式和形式内涵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分析疫情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网络生存状态、行为习惯和表现特征,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切实将网络最大变量转化为育人最大增量,落实网络育人的目标要求。
一、聚焦大学生四种类型网络行为方式的现状与特征
(一)教学方式多元拓展:网络授课模式不断提高学习的信息化自主性
全国各高校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授课方式已经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线上教学形式愈加多样,拓展了学生线上学习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互联网+授课的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果,“慕课”等教学新形式推动了大众学习观念的转变。进入疫情常态化时期后,高校网络教学仍然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并举。网络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对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的基本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更加重视大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因网络教学的发展而更新,上课不再是学生的单一信息来源渠道,教师作为主要信息源的主导地位有所削弱,不仅向学生传递信息,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另一方面,互联网+学习的模式也不断拓展。信息搜索更加方便快捷,学生可以在线上图书馆资源平台、各大信息门户网站,非常便捷地搜索到全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而作为学习工具与载体的移动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的发展与丰富,及其普及与高持有率,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更能够得到激发与满足。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需求包括有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多的信息量,在能够广泛浏览的同时,也要简短精炼,观看下载便捷,还要具备时效性。
(二)娱乐方式多维丰富:线上娱乐更具特异性与私密性
疫情防控背景下,群众性、聚集性娱乐活动的减少,进一步促进了网络信息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的革新,改变了大学生参与娱乐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增加了大学生对于线上娱乐活动的习惯性和依赖性。新型网络交互方式在促进网络传播方式更迭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网络影视、游戏、社区、音乐等形式的网络娱乐行为日益增多。在微媒介平台“晒”个人生活动态、发布特定信息、分享实时资讯、抒发交流情感等网络行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微媒介的信息发布形式简洁、即时互动功能良好,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即时通信工具,随时能分享所见所闻和个人观点。使用关注功能,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感兴趣的领域、人物、话题的一手资讯;使用评论功能,能实时分享观点;使用转发功能,可实现实时信息共享,在信息发布、交流、反馈和共享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微博、微信中延续着现实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个性化趣缘群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点对点传播方式转变为一对多、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方式,使具有特异性与私密性的线上娱乐也呈现交互性和跨时空等特点。
(三)人际交往方式多点覆盖:线上交流虚拟化便捷性特征显著
疫情居家的特殊环境,颠覆了传统的交往方式与行为,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日益成为大学生群体里的主要社交方式。大学生群体作为年轻的社会群体,对新手段、新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推动作用。从红极一时的校内网、博客,再到如今的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网络社交日趋成为大学生群体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传统的社交行为,网络社交的自由性与自主性增强了大学生群体的自主意识,他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抒发自身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可以有更为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去决定自身的交往内容,提高了自我效能感。网络社交增加了部分大学生群体社交行为的参与度,正因为网络行为的便捷化,部分学生认为从网络世界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满足社交的需要。但是,网络社交无法直接代替现实的社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社交行为受到了影响。在疫情特殊时期形成的人际交往习惯,容易使大学生过度沉迷于虚拟社交,减少了群体合作性行为。
(四)舆情表达方式多层分化:网络空间言论易呈现自由化极端性倾向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下交流行为骤减,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发表各种言论,网络舆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但个人虚拟网络世界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约束性,一方面为表达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缺乏管控的状态和网络言论的匿名性,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表达容易出现“去个体化”行为,极易引发极端偏激的言语行为。此外,大学生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处于成型期,容易产生盲目从众、跟风,极易被外界影响从而参与非理性的网络行为。网络表达行为涵盖了从网络沉溺到网络行为失范甚至网络犯罪等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行为,成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高校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事件时有发生,线上-线下分裂式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定型。“后疫情时代”网络覆盖范围的延展,使学生的表达习惯与表达意识更易受到网络习惯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也频频发生。
二、从四个维度明确高校网络育人所面临的挑战
(一)外界环境维度,面对复杂信息的监管有所“缺位”
外界环境是影响学生使用网络的重要因素,当前网络行为常态化的趋势在疫情发展的推波助澜下日益凸显,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愈发便利,对网络信息也愈发依赖。根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及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阶段状况,大学时期正是“自我同一性”,即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等根本性问题认知形成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以往的教育方式主要依靠并形成了学校、家庭、学生的信息传递方式。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易用性、新奇趣味性,大学生正经历多元信息与复杂思潮的冲击。大学生在实现独立需求与对个性、自由追求的同时,由于对于信息的自我筛选和甄别能力有所欠缺,也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复杂的网络情景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一方面,不科学的信息监管不仅收效甚微,还可能引起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抵触。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网络信息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监控机制,大量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群体造成了负面影响,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开展难度。
(二)自主选择维度,线上主题教育阵地“供血”不足
基于学生群体本身对信息的自主接收性,在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更新迭代与爆发的时代,学生们能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各色手机app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互联网自媒体崛起的背景下,诸如知乎、B站、微博等各大平台中有意见领袖(即大V)涌现而出,他们以有趣、新奇的表现形式,输出着贴合当下年轻人心理的关于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热点话题的思想内容,吸引了大批大学生追随者。尤其在大V的粉丝量足够大,形成了一股潮流的时候,很容易让学生们盲目从众、跟风,其影响力与粘性忠诚度不可小觑。网络平台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宽了学生的选择面,而疫情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空间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虚拟空间的依赖性逐渐上升,思政教育工作难以通过传统的面对面方式正常有序地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政教师的权威性以及大学生在思想成长层面对其的笃信与依赖,高校思政教育的传统阵地面临新型挑战。如何打破原有思政工作方式的惯性思维,设置切合学生精神需要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精准引导,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吸纳接受正确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念是高校思政工作需要着手做出的重要改变之一。
(三)模式变换维度,应对教学模式推陈出新的手段不够“精准”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历经持续的“停课不停学”阶段,高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惯性场域亦发生变化,部分教师与学生已经养成了网络教学和学习的习惯。当前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时间和比例大大提高,网络授课形式成为各类教学内容主要的探索方向。对于与互联网共同长大的“Z世代”来说,网络是他们接触世界、认识世界,与世界相连接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其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此种情况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要想保持引领力与话语权,必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出适应的模式调整。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网络化发展,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采用网络新阵地、新形势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引导、教育,拉近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探索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内容更迭维度,落實网络育人功能信息有所“滞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前借助疫情的发展,网络社交媒体进一步活跃,网上各种新词汇、新语言不断蹿红,学生的主要社交场所与表达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以传统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已无法深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状态,这就对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与表达形式提出了潮流性、新颖性的要求。在个人社交场域,QQ、微博和微信成为学生主要的社交工具,同学们使用小号、马甲号在虚拟空间进行情绪、思想的宣泄。在这样隐秘性极强的网络情景下,“去个体化”的心理学效应告诉我们,个体很容易发表极端偏激的言语,而网络的传播扩散功能让这些负面言论的破坏性影响力呈指数规模增强,容易造成恶性影响,也给学校的思政工作增添了许多隐患。
三、立足四个方面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实效性
(一)构建网络载体,工作形式有效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 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新冠疫情的暴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现象,高校应尽快加强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建设阵地的意识,控制维护好主流思想舆论环境。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网络平台的构建,创新思政教育载体是当前网络德育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开发新型教学形式与手段。教学的“一体两面”主要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作为知识的输出端,首先要适应新型教学形式的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需求变化,提高自身适应变化的能力与技能,主动探索适应于网络德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二是建立合力育人优质教育平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建立需要从顶层制度设计到基层实践创新人员的协同合作。学校层面推动网络思政课程体系化布局,孵化优质思政教育产品,打造互联互通的网络平台,传播正向、积极的网络内容。教师层面主动肩负起实践的重担,在实践中创新网络育人的内容,增加与学生群体在网络平台的互动与交流。三是促进网络思政内容内涵的升级与形式的多样化。依托校园公众号、自媒体,开发网络新媒体产品,聚焦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以主流发布、正面导向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在网络德育的素材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正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依托高校校庆、毕业季、主题教育等契机打造优秀的文化传播作品,增强高校网络平台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二)设计制度体系,打造网络德育文化规范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高校德育网络场域的规划及制度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网络文化的主阵地,同时参照并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构建学校网络文化相关的制度体系。制定《高校网络管理办法》、出台并完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相关规章制度,营造积极、向上、有序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从宏观层面为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石。与此同时,出台层级性的负面网络行为清单,使大学生明确网络行为的红线及高压线,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行为失范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建立高校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明确各机关部门对于网络工作的监管、指导责任分工,使网络工作得到有效的推进和管控。此外,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应急事件处理机制及网络舆情分析团队,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管控,特别是有关舆情动态的侦查与跟踪,及时发现与处理苗头性负面舆论,使高校网络事件在发生后及时得到回应、反响与解决,使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保持绿色、积极与健康。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不断探寻网络德育新机制,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与成效的发挥。高校还应完善大学生网络行为调研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探讨与分析、研究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方式。通过整理并分析研究结果,提高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前瞻性,改善网络德育的不足与滞后,使其更适合学生的实际发展。
(三)拓展方式手段,提升思政工作者网络信息素养
新冠疫情背景下学生网络行为的变化倒推着教育领域工作者的工作模式、方式与策略的转变。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网络空间显得更为自由化、个性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创新育人方法手段,以适应新的环境与新的挑战。第一,建立信息素养动态提升机制。针对不断丰富的网络载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应用并引领导向,避免工作滞后于学生的动态发展。第二,提升网络思政工作预判能力。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由于其隐蔽性、安全性的特点,大学生群体的言语及行为更容易暴露出其真实的想法和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工作的敏感性,不仅要通过网络媒介倾听学生想法与诉求并与之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有温度的”思政教育,还要善于关注、发现学生网络行为中的潜在风险隐患及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防范于未然。第三,形成具有引领性的网络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自身提升网络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科学和文化涵养及个人魅力,并将二者相结合,以自媒体的发展为契机,成为优质的网络思政个人传播载体,如致力打造学生想关注、爱关注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以广大同学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引领与思政教育,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并不断扩大自身的网络知名度与影响力,形成教师的网络明星效应,从而最大化地运用网络媒体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四)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大学生群体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间节点,其心理与思想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网络信息的复杂性、未过滤性及带有不良目的传播,往往容易使大学生群体受到不良影响。新冠疫情更是体现了网上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有将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意识,同时也要动脑筋、想办法、求创新,在充分运用传统思政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拓展网络平台,引导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人生取向及政治取向正确积极地形成与发展,系统性地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线上与线下的协调发展,实现全方位、深层次育人的新局面。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培育的主要阵地,一定要不断创新机制,正向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一是构建网络环境系统监管体系。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局域网的监控与管理,完成系统的及时更新,定期排查、及时发现校园网络问题,以科学的系统、规范的制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二是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引导。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现实心理状态的影响。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引导与教育机制,既要及时疏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又需要帮助学生改善网络依赖与成瘾的不良行为习惯。三是要引导大学生提升网络法治意识与法律素养,规避失范风险行为。建立学校层面的网络使用安全制度,并注重对大学生的法律法治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新样态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9(3):79-83.
[2]滕建勇,严运楼,丁卓菁.大学生网络行为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5(5):81-84.
[3]杨梅,周正柱.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114-117.
[4]侯庆敏,宋丹,崔强.抗疫背景下加强高校网络育人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0(17):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