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对于中国产业环节的长期依赖引发了欧盟对自身产业链安全的担忧,也加剧了对当前产业链布局的反思。目前,以短链化、区域化、嵌入化、弹性化为特征的中欧产业链重构趋势已开始显现,而欧盟产业回流,大国博弈加剧,分散化布局推进,以及投资壁垒提高等产业链重构所引发的风险,不仅损害了传统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而且也拖慢了中国技术崛起与产业升级的步伐。为有效降低中欧产业链重构的负面影响,中国应主动适应国际形势变化,扎实做好应对方案,以恢复运力供给,提升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战略关系为抓手,激发中欧务实合作需求,破除经贸对接障碍,为促进中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中歐产业链 产业链重构
作者简介:韩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带一路”建设重大专项《推进绿色“一带一路”研究:理论、评价和战略》(18VDL010)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新形势下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策略研究》(2021YQNQD0058)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引发了欧盟国家对于“生产安全”因素的空前重视,全球产业链的风险性和脆弱性也进一步加剧了其对于当前产业链布局的反思。虽然中国凭借着有力的防控举措,领先于全球实现了复工复产,但受欧洲严峻的疫情形势以及外部负面舆论的影响,欧盟“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论调不绝于耳,中欧产业链重构趋势开始显现,而重构所引发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如何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有效遏制负面因素,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挖掘、放大中欧利益共赢点,加快双方产业合作转型升级步伐,成为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加强中欧产业链合作是疫情下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支撑
多年的相互协作与优势互补使得中欧产业链深度融合,虽然保护主义的升温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造成中欧间不确定因素显著增长,但维护多边主义的共同意愿为中欧产业链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前景,并使其可以在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与生产关系演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大市场的全球影响,成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支撑。
(一)中欧产业链合作是维护全球贸易运行的“稳定器”
自1985年《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签署以来,中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998年欧盟已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4年欧盟东扩更使其跃升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具增长活力的海外市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性贸易下滑,中欧贸易逆势增长。如表1所示,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6495.3亿美元,中国不仅超越美国第一次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4.9%的同比增幅也为全球贸易注入了“强心剂”。其中,中间品贸易作为产业链国际分工的纽带,为中欧发展协作生产提供了内在动力。2004年,中国同欧盟中间品贸易额为740.4亿美元,在中欧贸易中占比33.9%。2020年,中欧中间品贸易额达2653.7亿美元,同样实现了逆势上扬,而39.7%的贸易占比也说明了中欧产业互补性的持续释放,在体现了双方产业链合作强大韧性的同时,也为全球贸易的复苏发出了积极信号,成为了全球贸易平稳运行的重要依托。
(二)中欧产业链合作是疫情下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助力器”
2016年以来,中欧双向投资水平稳定在100亿美元左右。2019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流量106.9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20.7%,达历史峰值(见图1);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为80.5亿美元,此处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不包括塞浦路斯。虽然受国际经济环境低迷影响,较2018年有所回落,但显著高于2015年之前的水平(见图2)。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投资造成较严重冲击,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降幅约为35%,流向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降幅高达80%。疫情增加了欧盟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也限制了欧盟企业的海外拓展,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为中欧产业链对接注入了强劲动力。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为101亿美元,逆势增长5.2%,2020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数据不包含英国。而中国欧盟商会于2020年6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的欧盟企业表示中国仍然是其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中欧投资往来的活跃凸显了双方经贸的“正向依存”与产业的高度融合,有效促进了全球生产要素资源有序流动。
(三)中欧产业链合作是疫情下提升创新效率的“加速器”
欧盟是全球创新高地,是中国长期以来拓展对外技术合作的主要伙伴。尤其是近年来,技术贸易已成为中欧贸易最具活力的部分,基于《2010年国际收支服务扩展分类》(EBOPS2010)标准,2016—2019年,中国自欧盟进口电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使用等技术服务额从117.51亿美元攀升至197.74亿美元,增幅高达68.3%。同时,根据拉尔(2000)拉尔提出的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二次修订版的高技术产品编码包括:524、541、712、716、718、751、752、759、761、764、771、774、776、778、792、871、874、881。贸易品分类方法,2016年,中国与欧盟高技术产品贸易额为1883.1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及进口额分别为1459亿美元、424.1亿美元。2020年,双方高技术产品贸易额已增长到2392.5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27.1%,而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和进口也分别上升至1804.6亿美元、587.9亿美元,4年涨幅分别高达23.7%与38.6%(见表2)。通过将欧盟先进的技术经验与中国强大的生产研发能力相结合,双方技术创新潜力均得到了释放,而产业创新链环节的密切配合也为各自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着力点。中国与欧盟的产业创新合作将成为疫情下突破各自产业发展限制的关键抓手,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欧产业链重构趋势
产业链重构是产业链环节重新定位、调整以及更换的过程,通过建立新的生产交易方式,挖掘产业链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增值。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中欧供给与需求同步下降,面对生产秩序的变化,欧盟更加重视产品供应安全,同时弱化对生产效率的追求,重新考虑其产业链布局。因此,中欧产业链重构趋势难以避免。
(一)产业链短链化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单一国家控制产品中间环节或最终产品的风险,基于打造安全可控供应链的考量,欧盟将加快转变原有的以规模经济及比较优势为原则的产业分工体系,以产业链安全为优先因素构建垂直短链化布局。作为全球供应链中枢,中国在中欧产业链中比重的不断提升使得欧盟的生产自主性与可控性受限。在此背景下,欧盟一方面将加速价值链本土化进程,通过引导重点产业回流,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以及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欧盟也将力求简化自身生产及流通过程,通过生产短链化转型,提升供应链上下游整合协同水平。产业链短链化调整虽然在短期内会削减欧盟利润,但更少的生产节点将降低产业链中断风险以及由断链所引发的“共振”效应,有利于强化产业链韧性,将是中欧产业链重塑的重点方向。
(二)产业链区域化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中欧产业链区域性集聚演化趋势加速。一方面,产业链的不稳定性使得部分欧盟企业更加倾向于在近岸地区复制原本布局于中国的产业环节,特别是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当下,欧盟中间产品生产的内向化优势有所强化,为了兼顾风险与成本,欧盟未来产业链区域自主化进程将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围绕消费市场的产业链区域性部署将趋于普遍。为了减少对域外市场的依赖性,将生产环节向消费所在地迁移成为中欧产业链重构趋势的又一特征。对企业来说,生产本地化使客户可以更加安全、快捷地获取产品,这种优势在疫情下进一步放大,在有效降低外部形势变化对于产业流转干扰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产品属性的本地化改良。因此,在基本遵循国际价值分配规律下的区域化转型将是未来中欧产业链重塑的路径选择。
(三)产业链嵌入化趋势
近年来,以中美双核体系为特征的产业格局愈加明显,且这一趋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有所加速,对推动中欧产业链结构特征变化发挥着显著作用。
通过实施中美“双链”管理,企业不仅可以寻求利益面的拓展,也有利于长期进一步分散风险,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企业更加紧密地嵌入中美两国跨国公司所主导的价值链。对于中国与欧盟企业来说,为了避免自身产业链的脱钩,通过把产能转移至美国产业链覆盖区,将有利于中国与欧盟企业规避美国保护主义壁垒,在巩固与美国产业对接的同时,也为中欧产业链的构建创造了新机会。
(四)产业链弹性化趋势
鑒于生产本土化对于很多产业具有极高的成本,因此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往往更具可操作性,成为中欧企业优化分工结构、平衡风险与效益的策略选择。为了增加采购与生产环节渠道,欧盟已对中国周边国家开展了产业布局建设,通过建立多元可替代的供应链网络,提升企业经营快速响应能力,在降低产业对华依赖的同时,通过与中企在中国周边国家的对接,强化中欧产业链的弹性生产能力,为产业链分散外部冲击,加速复苏进程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欧产业链重构风险
在疫情影响下,欧盟对于产业链自主可控诉求上升,“产业链去中国化”“从中国撤资”“脱钩论”等论调甚嚣尘上,中欧产业链重构所引发的风险骤增。
(一)欧盟产业本土化回流加剧,国际分工利益或将受损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欧盟产业链通达度极度受限,关键物资供给能力严重下滑。出于对自身供应链安全性的担忧,欧盟已加快对关键战略性产业的回流引导,并通过舆论、市场、立法手段推动相关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如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医疗医药产业,不仅欧盟多国政府加大了对本国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而且在欧盟层面出台《欧洲药物战略》,将由于生产商过少、供应链脆弱、财政激励措施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药品短缺问题作为战略优先目标之一,以产业政策为驱动,加快产业环节的内向化收缩。
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欧委会发布欧洲药品战略》,中国商务部官网,2020年12月23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m/202012/20201203025457.shtml。虽然推动自主化发展有利于欧盟提升应急战略物资管理能力,但却破坏了以资源配置优化为导向的原有产业链格局,弱化了产业基于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而更低的产业链协同效率也给国际分工整体收益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大国博弈趋于复杂,战略竞争或成为创新链发展的最大变量
高科技竞争对手是欧盟对华战略定位之一,为了对中国高科技领域进行封锁,欧盟加大了对高效能运算、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的回流引导力度,以此阻碍中国对前沿核心技术的吸收与创新。中国仍位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环节,高精尖产品、核心零部件依旧是短板。工信部对全国30余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材料在中国仍处于空白状态,52%依靠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工信部:《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32%在中国为空白,52%靠进口》,观察者网,2018年7月15日,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8_07_15_464153.shtml。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其对华战略竞争忧虑,强化对创新链的控制成为其维持对华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欧盟对关键技术环节的“保护”,将极大压缩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窗口期,导致更高的创新培育成本与外部不确定性,阻碍中国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之路。
(三)产业分散化布局导致贸易利得流失
虽然中国制造业已深深嵌入国际产业链之中,但国际产业合作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且产业链较短,可替代性较强,因此具有较高的迁移灵活性。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褪色”,中国制造业成本已大幅增加。2014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对全球制造业成本进行的指数测度结果显示,如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则中国已达到96。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How Global Manufacturing Cost Competitiveness Has Shifted over the Past Decade,May 2014,https://www.bcg.com/zh-cn/publications/2014/lean-manufacturing-globalization-how-global-manufacturing-cost-competitiveness-has-shifted-over-past-decade.成本优势的丧失使中国已不再是发达国家劳动资源获取的首选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欧盟对供应链集中化的担忧,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掘供应商及下游客户,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目前,以“中国+1”为特点的产业链分散化布局进程已开启,欧盟企业将产业环节从中国转向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趋势也有所显现,而由此产生的贸易缺口将是中国在短期内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此外,国内企业也面临着本土产能外移的选择,欧盟产业链区位调整的加速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促使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成本优势国家寻求新的产业对接机会,而贸易订单的外移必然会加剧国内相关产业贸易利得的流失,给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冲击。
(四)投资壁垒增高,中国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受阻
自2017年以来,欧盟和部分成员国外资监管审查态势趋紧。由欧盟委员会2017年提出提议,2019年由欧盟理事会和欧盟议会通过,并于2020年生效的《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明确赋予了成员国阻止有关技术、基础设施、敏感信息及原材料等领域外资收购的权利,显著增加了中国企业对欧盟技术投资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欧盟对外资的监管力度不降反增,2020年3月发布《COVID-19疫情经济协调对策报告》,向成员国重申严格落实《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防止核心技术与资产的外流。2020年6月发布《关于在外国补贴方面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白皮书》,为下一步欧委会扩大对欧盟外竞争者的执法权力奠定了前期基础。外资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欧盟对自身产业竞争力的担忧,以及对中国企业对欧投资规模不断扩张的高度警惕,这将导致中国通过投资并购欧盟企业实现自身技术升级与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的难度大幅增加。从国内角度来讲,在“六保”“六稳”的压力之下,经济重心已转向国内,对外投资政策支持力度的弱化叠加欧盟外资政策的收紧加大了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风险。
张原:《中国对外投资的特征、挑战与“双循环”发展战略应对》,《当代经济管理》2021年第7期,第47页。特别是对于以获取技术创新资源为目的的投资项目,其额度高,回报周期长,这就造成了企业在权衡风险与收益后,搁置或放弃投资计划,从而造成中欧产业链纵向融合的内生动力下滑。
四、中国的应对措施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欧产业链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分工协作体系是产业链形成的根本目的。只要充分把握市场规律,扎实做好应对方案,就有机会挖掘出利益共赢点,“化危为机”,为促进中欧产业协同发展开辟新路径。
(一)恢复运力供给,打通中欧联动梗阻
新冠肺炎疫情大幅削弱了中欧以及欧盟内部跨境通达性,高成本与低流通效率加大了双方企业的利益损失,也影响了关键生产要素的供给时效,给中欧产业链的协同造成了压力。面对疫情导致的中欧跨境运输障碍,中国应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发挥好中欧班列的战略通道作用,凭借其人员密度小、感染风险低等优势,积极扩大开行范围、提升开行质量,有效承接因海运、空运萎缩所带来的货源转移,为中欧产业链畅通提供可靠且稳定的物流支撑。第二,在保证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着力恢复中欧海运、空运渠道的运力供给能力,通过提升船舶运作效率,增加货运航班班次以及优化“运货对接”模式等途径,满足中欧物资流动需求,为提高中欧产业链强度创造必要条件。第三,充分考虑中欧产业布局、交通枢纽分布以及国际走廊建设等因素,加快完善节点区域设施建设,扩大信息共享,强化业务协调,有针对性地降低双方商业往来及官方交流的现实阻力,为中欧国际分工体系在疫情后的重建提供基础保障。
(二)提升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制约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提升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产业链结构,推动产业环节向上突破,促进本土产业具备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欧产业链合作水平,必须围绕产业链安排好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带动自身产业链层级跃升。为有效应对欧盟对中国实施技术壁垒所造成的产业链脱钩风险,第一,中国应利用好制度优势以及创新成本优势,以“补链、强链、延链”为目标,聚焦自身在关键环节以及核心零部件方面存在的技术短板开展针对性攻关,逐步降低对欧盟的技术依赖。第二,通过完善“产学研用”创新协同机制,构建互利共生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创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第三,发挥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在不断吸引国际创新主体进入的同时,倒逼中国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在全球经济不振、世界市场低迷的国际环境下,保障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三)优化营商环境,挖掘投资需求潜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为了降低国内产业环节外迁意愿,增强中欧产业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中国应不断推动改善营商环境。第一,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战略。从健全涉外沟通保障体系,强化政府服务能力,完善营商便利化有关措施,推进对外开放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欧盟企业在华的便利度、获得感和满意率,增加其在华发展粘性。第二,加大外資流向引导。将引资重点转向具有产业聚集性以及延展性的项目,强化国内产业一体化发展。同时,鼓励成本导向型欧盟在华企业以及国内涉欧业务企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充分发掘内陆改革红利与要素成本低廉的优势,重塑国内产业空间布局,以国内区域化分散降低产业链外移风险。第三,发挥数字经济大国优势,激发内需市场活力。提升国内软硬数字基础设施质量以及配套的生产性服务水平,培育新兴产业,运用数字化思维改变企业传统合作模式,借助数字经济拓展中欧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合作空间。第四,及时掌握在华欧盟企业与国内涉欧业务企业的经营障碍与诉求,实现动态精准化施策,保证政策及时落地,为突破中欧产业链合作瓶颈提供机制化支撑。
(四)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中欧产业命运共同体
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双方通过相互协调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培育产业链竞争优势,提升国际供应链稳定性的重要手段。第一,“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扩大中欧双向贸易和投资,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合作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欧应继续在战略层面主动寻求对接,围绕在“一带一路”机制构建、政策沟通、务实合作等方面取得的诸多进展,进一步释放双方产业互补优势,以协调联动发展促进构建利益交融的产业链新格局。第二,积极开展中欧双多边抗疫合作,发挥好疫情下中国的产能优势,引导中国企业加大在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上的生产力度和对欧出口规模,助力欧洲加快走出疫情困局,促进欧洲产业链加速恢复和正常运转,以中欧抗疫合作为抓手,争取更多欧盟企业对中欧产业链合作的支持。第三,面对《中欧投资协定》审议进程受阻,中国既要坚决维护好自身主权立场,也要积极沟通以寻求合理解决途径,为重启《中欧投资协定》签署流程争取更多支持与认同,进而为构建中欧产业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坚实的制度性保障。
参考文献:
1.韩萌:《新冠疫情下的中欧贸易变局与纾困措施》,《理论学刊》2020年第4期。
2.曹立、韦力:《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六个着力点》,澎湃在线,2020年10月29日。
3.马盈盈、崔晓敏:《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与重构:大趋势与新变化》,《全球化》2021年第2期。
4.刘志彪:《新冠肺炎疫情下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与全球产业链集群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5.黄奇帆:《全球产业链重构之下,中国的机会和挑战》,《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7期。
6.刘志彪、凌永辉:《论新发展格局下重塑新的产业链》,《经济纵横》2021年第5期。
7.徐则荣、屈凯:《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的重塑和中国路径的选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8.郑东华:《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挑战》,《红旗文稿》2020第14期。
责任编辑:郭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