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处理站电解锰渣渗滤液处理工艺改进研究

2021-12-28 02:31赵云浩杨启奎邓永光吴睿林何津会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碳酸钠氢氧化钠滤液

胡 平,赵云浩,杨启奎,邓永光,吴睿林,何津会

(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铜仁 554001)

电解锰渣由于其特性,导致电解锰渣的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Mn2+及氨氮,必须达标处理才能排放,否则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目前贵州某污水站对于电解锰渣渗滤液的处理成本较高,其中的药剂成本占据主要部分,如何优化工艺,减少药剂加入量是降低渗滤液处理成本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渗滤液处理机理进行分析,针对性分析研究原有处理存在的问题,对锰渣渗滤液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着重从减少药剂添加量方面开展试验研究,为渗滤液处理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数指导,并逐步应用于生产实践,达到降低电解锰渣渗滤液处理成本的目的,这对于节约社会资源也有一定的意义。

1 原工艺分析

该污水处理站原渗滤液处理流程大致为:碱调→曝气搅拌→沉淀→吹脱→调节PH→达标。渗漏液收集池的水泵到配碱池,备碱区域的碱(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也泵到配碱池,处理药剂包含NaOH、Na2CO3、PAM、PAC,其在碱调过程中采用NaOH及Na2CO3各50%一次性调整渗滤液pH至11.5以上,处理水经过配碱池、曝气池、格栅沉淀池到中转池,再泵到氨氮吹脱塔脱氨氮,合格后外排,如图1所示[1]。

图1 某污水处理站电解锰渣渗滤液处理原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存在以反应时间换取空间的问题,即沉淀池容积有限,采取了加大药剂投放量缩短反应时间和沉淀时间的方式,导致了投碱量增加、水处理质量过剩、处理成本高,氢氧化钠及碳酸钠用量分别达3.5吨/天,折合每立方米渗滤液分别消耗氢氧化钠、碳酸钠各8.3kg,仅耗碱成本即达到63元/m³。经过仔细调研分析,原工艺从加药反应到沉淀完成,流程很短,仅经过碱调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了充分快速沉淀,加大药剂量以换取快速反应速率,存在以时间换空间的问题,加大了药剂使用量;二是原工艺存在处理质量过剩的问题,达标外排指标中对Ca2+并无要求,原工艺加入大量Na2CO3,实则与渗滤液中Ca2+发生了反应,存在浪费情况;三是原工艺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存在与Mg2+交叉重叠反应的问题,即Na2CO3+Mg2+==MgCO3+2Na+、MgCO3+2NaOH==Mg(OH)2+Na2CO3,碳酸钠造成浪费;而碳酸钠加入浪费,导致后续吹脱后水调整ph到6~9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硫酸,也是增加成本的环节;吹脱塔吸收液含硫酸、硫酸铵均较高,原工艺为汇入收集池再加碱处理,增加了中和该吸收液所需的碱量。

通过上述对电解锰渣渗滤液工艺存在问题的分析,其主要在于水处理反应时间过短,导致药剂耗量增加,且添加碳酸钠导致交叉反应、药剂浪费方面的问题,因此,优化流程、减少药剂消耗是该污水站工艺改进的关键。

2 工艺优化实验

针对上述分析存在的关键问题,开展了药剂消耗与水质达标处理方面的实验,主要从减少碳酸钠、PAC消耗方面,开展了实验。

实验原料:电解锰渣渗滤液(含Mn2+342.6mg/L、含NH4

+362.5mg/L,pH值为4.78)、氢氧化钠(98%以上)、碳酸钠、PAM、PAC。

取渗滤液各1000ml,分别置于6个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按照生产线原有的加药工艺,直接一次性加入纯碱8g、片碱8g、PAM 0.03g、PAC 0.08g,一步调节pH到12左右,搅拌1小时,过滤。如表1中的实验组别A所示。

其余5个组别实验改变药剂添加量,其他条件不变,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电解锰渣渗滤液加碱沉淀Mn2+实验结果

从实验数据来看,各组实验均能使Mn2+、pH达到要求,且分步加碱后的废水氨氮含量更低,实验表明,Mn2+是否能够达标处理主要与水体中的pH值有关,pH达到11.27以上完全能够保证渗滤液中的Mn2+达标处理,额外添加大量的碳酸钠对pH值的影响不大,其主要与水体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了不必要的反应,因此,原工艺确实存在实际生产中加入的Na2CO3用量过剩的情况。

对比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氢氧化钠、PAM使用量不变的情况下,不添加Na2CO3、PAC同样也能使电解锰渣渗滤液中的Mn2+达标处理,符合环保Mn2+≤2mg/L的标准。

3 污水处理站工艺改进应用

根据实验结果,在该污水处理站开展了工艺改进实际应用,针对性提出了工艺优化方案,提出采用分步加药的方式,可充分利用原有的沉淀池、高位中转桶等设施空间,延长Mn2+沉淀的时间,以此达到以空间换时间、降低药剂消耗的目的,优化改进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某污水处理站电解锰渣渗滤液处理工艺优化流程

该工艺只调整渗漏液收集池的水直接泵到污泥池,以及备碱区域的氢氧化钠先泵到污泥池,PH值直接调整到11.5以上,同时在污泥池加入少量PAM,使之在污泥池反应形成泥浆;泥浆水泵到高位池,进生产线压滤机,最后同样回到配碱池,配碱池的水通过底部连接流入曝气池,在曝气池中加入少量PAM处理悬浮物,水再溢流道格栅沉淀池到中转池,再泵到氨氮吹脱塔脱氨氮,合格后外排。

工艺变动方案可归纳为:由原来的一段加药变为目前的两段加药,原工艺中在曝气池前端的碱调池一次性加入NaOH、PAM;改进后的工艺采用污泥池作为第一段加药反应池(加入NaOH、PAM),二段加入少量PAM处理悬浮物。该工艺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设备,仅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个别水泵、改变部分管路,新增硬件投资较少。

经过工艺改进后,该污水处理站电解锰渣渗滤液处理的各项指标均合格,在期间不再使用药剂Na2CO3、PAC,大幅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药剂成本,达到了降本的目的。

4 结语

(1)通过对某污水处理站电解锰渣渗滤液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在氢氧化钠、PAM使用量不变的情况下,不添加Na2CO3、PAC同样也能使电解锰渣渗滤液中的Mn2+达标处理。

(2)在该污水处理站开展工艺改进实际转化应用,采用两段加药工艺流程,不再添加Na2CO3、PAC,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药剂成本。

猜你喜欢
碳酸钠氢氧化钠滤液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探索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艺现状浅析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工业合成碳酸钠”为例
浅谈垃圾填埋厂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