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燕,王 芳,高 旻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常州213000)
新生儿免疫力低,易受病菌侵袭,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命健康[1]。新生儿出生后会分时间段接种必要疫苗,其中乙肝疫苗及卡介苗于出生后24 h内首次接种,接种会产生强烈疼痛感[2]。有研究表明,疼痛感会导致新生儿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降低,是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重要因素[3]。如何减轻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及卡介苗的疼痛感是临床较关注的问题[4]。鉴于此,本研究探究育儿袋式护理降低母婴同室接种乙肝和卡介苗新生儿疼痛程度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1日~2021年2月28日我院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新生儿为自然顺产;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文书;母亲具备实施育儿袋式护理的能力。排除标准:母亲无传染类疾病;早产儿;出生体重<2.5 kg;出生时阿普加评分<8分;合并感冒发烧及腹泻;接种前1 min内啼哭;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出生时间(19.77±2.39)h;胎龄(38.97±2.22)周;出生体重(3.18±0.59)kg;阿普加评分(10.43±2.01)分。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出生时间(20.12±2.32)h;胎龄(39.15±2.06)周;出生体重(3.24±0.63)kg;阿普加评分(10.64±2.35)分。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母婴同室接种。接种前30 min将新生儿用襁褓包裹好安置于母亲身边。随后由护理人员给予乙肝和卡介苗接种。注射期间及注射结束后30 min新生儿始终在母亲身边。
1.2.2 观察组 行育儿袋式护理。对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疫苗接种规范及新生儿接种须知等。①接种前准备。确保接种的独立性及隐私性,接种环境隔离,拉好围帘。保持室温25~28 ℃,避免通风,防止母婴受凉。护理人员向母亲解释育儿袋护理的重要性、介绍具体内容,让母亲了解为新生儿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育儿袋护理。为新生儿穿好新尿片,暴露肌肤,使新生儿与母亲肌肤充分接触,做好保温工作,避免感冒。②接种过程护理。病床摇起45°,护理人员协助母婴平躺于病床上,将被褥放在母亲脚下,保证脚下有所依托,最大限度减少接种过程中母亲的体力消耗。随后由护理人员轻柔地打开襁褓,将新生儿皮肤部分暴露,随后将新生儿放于母亲胸部裸露部位。母亲用左手托新生儿颈部,右手环抱新生儿,使其保持俯卧位。新生儿皮肤直接贴附母亲皮肤。随后母亲左手托住婴儿臀部,右手揽住新生儿背部做拥抱状。该姿势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生儿脱滑。接种时观察新生儿有无不适,及时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③接种后护理。接种后询问母亲以下问题:育儿袋式护理是否使你心情愉悦?你认为育儿袋护理的舒适程度如何?是否通过育儿袋式护理提高了母亲角色感?育儿袋式护理可否为婴儿提供温暖?育儿袋式护理可否为婴儿带来安慰?育儿袋式护理是否可提高母子情感?是否愿意再次进行育儿袋式护理?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对新生儿的疼痛程度进行测评。该量表包括上肢、腿部、哭闹、觉醒状态、面部表情、呼吸形式6个维度。其中哭闹分值0~2分,其余分值均为0~1分。分数与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呈正相关。该量表信效度较好。②比较两组新生儿接种前后心率。于接种前、接种时及接种后10 s、20 s、1 min采用心电监护仪测评新生儿的心率,新生儿心率正常值为120~140次/min。③比较两组新生儿接种前后血氧饱和度。于接种前、接种时及接种后10 s、20 s、1 min采用血氧饱和度监护仪测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正常值为90%~97%。
2.1 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新生儿接种前后心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接种前后心率比较(次
2.3 两组新生儿接种前后血氧饱和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接种前后血氧饱和度比较
新生儿自身免疫力差,不同疫苗可以帮助新生儿抵御不同疾病,降低新生儿的患病概率[5]。乙肝和卡介苗是必要接种疫苗,前者可以免疫乙肝感染,后者可以预防结核类疾病,并增强机体免疫力。但疫苗接种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使新生儿承受疼痛,导致哭闹、心率升高及血氧饱和度降低等应激反应,并在接种后较长时间无法恢复[6]。疫苗接种后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新生儿体征异常。因此,如何改善新生儿接种疫苗的一系列不良情况是当务之急[7]。产科护理是临床重要的干预环节,对改善母婴生活质量、减少母婴预后不良事件具有积极作用。但常规产科护理针对疫苗接种干预效果欠佳[8]。
育儿袋式护理是临床新型护理方式,育儿袋是有袋类动物所特有的器官。幼崽哺乳期大多时间都处于育儿袋中[8]。育儿袋可以使幼崽与母体的皮肤充分接触,使幼崽获得体温保护及安全感,在幼崽成长阶段具有重要意义[9]。育儿袋式护理模仿了这一过程,让母亲的肌肤与婴儿的肌肤充分贴近。在肌肤选择中,母亲胸前肌肤不但柔软,而且从人类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可以充分满足怀抱婴儿的体位需求[10]。本研究中实施育儿袋式护理时将新生儿置于母亲胸口部位,并由母亲用双手环抱,以便最大限度提高干预效果。
本研究疼痛指标包括上肢、腿部、哭闹、觉醒状态、面部表情、呼吸形式六项。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育儿袋式护理对比常规襁褓包裹更能降低新生儿的疼痛感。有研究指出,皮肤接触可刺激人体感受器,使机体保持在较好适应刺激的程度,以减轻疼痛感[11]。护理过程中母亲持续亲吻新生儿,并在新生儿耳边低语,可以使新生儿处于放松状态,并有效刺激神经中枢释放兴奋神经元,减轻疼痛感。当机体承受剧烈疼痛时,交感神经会应激增强,使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变化[12]。本研究显示,两组接种前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中、接种后10 s、接种后20 s及接种后1 min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从时间上来看,接种前两组体征正常,接种时两组均出现心率大幅增长、血氧饱和度大幅降低的情况,但观察组改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疼痛刺激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同时,接种后1 min内两组心率均逐渐降低,血氧饱和度持续升高。接种后1 min时,观察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对照组仍较正常体征参考值存在一定差异。说明育儿袋式护理可以使新生儿接种后短时间内恢复平静。而常规襁褓包裹接种会导致新生儿体征较长一段时间处于异常水平。胡晓静等[13]将袋鼠式照护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结果表示袋鼠式照护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使新生儿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趋于正常值水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婴儿与母亲乳房接触时会获得安全感,可以有效刺激神经细胞,降低疼痛的影响,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14],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育儿袋式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母婴同室接种乙肝和卡介苗婴儿的疼痛感,婴儿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保持稳定,建议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