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字入手,实现有效提问
——以《认识加法》教学为例

2021-12-28 22:01马素玮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花学情算式

○马素玮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谈固小学)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适时、适度的提问,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思维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做才能让课堂提问发挥更大的作用呢?通过两次执教《认识加法》一课,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

1.有效提问源于真学情。

第一次执教时,在理解加法算式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把3朵红花和2朵黄花合起来,求一共有几朵花”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个式子就是加法算式。读一读,想一想,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谁能像老师一样,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课后,大家针对“教师提问情况”提出了意见:“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这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很多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就一遍遍引导,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再者,追问“谁能像老师一样,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个想法很好,但对于一年级学生不太合适,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像这样的提问就是无效的课堂提问。“表示”“问题”这些词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很陌生,他们不知道教师在说什么、问什么,教师的提问都听不懂,又怎么可能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情,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堂提问,才能使教学流程顺利推进。

2.有效提问对接真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建立在准确的、“真”的教学目标基础之上。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仔细研读不难发现,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加法”,行为动词是“认识”,表现程度是“会”。通过目标分解可以得到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学生做花情境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加法的意义;通过摆花片、列算式,在教师讲解下,知道“+”;通过观察操作,在教师引导下,读、写加法算式。

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二次教学时我调整教学设计如下:

有3朵红花就写3……

像刚才这样,3朵红花、2朵黄花,合起来一共是5朵花,可以用3+2=5表示。再比如: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合起来一共有5只小鸟,也可以用3+2=5表示。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3+2=5来表示?

引导学生举例子。

二次评课时大家这样评价:“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3+2=5来表示”这一问题巧妙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加深理解加法的意义相关联,顺利达成第一个学习目标,有效减少了重复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大学问,基于真实学情、对接准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出来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这样才能引领学生与知识真实的相遇,才能缔造出真实的课堂。

猜你喜欢
红花学情算式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