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签”大作用

2021-12-28 21:59:12隆尧县莲子中学王国宪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贴上标签贴标签笨蛋

隆尧县莲子中学 王国宪

那年,我刚入职,做了班主任还负责数学教学。一次阅卷完成后,我发现全班竟然没几个及格的,在课堂上我不禁大发雷霆。但是总不能把学生们“团灭”吧,好歹要表扬几个,满分的没有,只能表扬写满卷子的。一个“郭靖式”的学生分数不高,但是卷面最满,只好便宜他了,狠狠地表扬了一通,并赐名“满卷学生”。这件事我很快就忘了,直到期末才发现,一向木讷的“郭靖”同学数学成绩居然进入全班前五名,破天荒了!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为了保住“满卷学生”的头衔,平时努力学习,每次考试都尽力答满卷子。

当一个人被一种说法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其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这一心理现象对教育有很大的启示,如果我们善加利用,可以发挥其正面引导的作用,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肆意乱贴,负面的作用也会很大。如果我们认为某一个学生是“乔丹”或是“刘翔”,那这个学生真有可能变成体育特长生;如果常对着学生大吼着“傻瓜”“木头”“笨蛋”等词汇,时间长了,那些学生真有可能变成你所说的差生了。由此,在日常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切不可随意给学生贴标签,尤其不能贴有损孩子自尊的标签。

贴的是什么标签?贴给什么人?什么时候贴?在什么地方贴?孩子会有什么样心理反应?周围的学生会怎么想?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老师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般来说,贴标签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标签可以自己贴,比如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学生面向全体同学和家长“述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他的“述职报告”里的每一个词都是送给自己的标签。时间久了,这些标签会悄无声息地改变学生的行为。

第二,贴标签要名实相符。文章开头的“满卷学生”就是一个“正标签”的好例子。标签要与学生的行为一致,其本人在心理上完全认同,周围的同学高度认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度拔高学生的表现,如果标签让学生感到压力山大,周围的人对其嗤之以鼻,这样的标签就会适得其反,不贴也罢。

第三,贴标签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比如“三好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标签,贴这样的标签需要一定的仪式感,这是对学生本人努力的认可和奖赏,也为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仪式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进步。

严禁贴“负标签”,更不能在班级内部搞类似于“最差小组”“最差个人”的评比。学生的年龄越小,“负标签”对他们的影响越大,当他们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后,就越难纠正了。“负标签”其实比“正标签”更容易贴,当教师情绪失控时,像“傻瓜”“笨蛋”之类的标签往往会脱口而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处于兴奋状态时,也常常会忘乎所以,口不择言,随便“扔”出一个标签。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三思而后言,标签不可随意贴。

在班级管理中,“贴标签”是个较为有效的好办法,但需要我们用爱心和智慧去贴。

猜你喜欢
贴上标签贴标签笨蛋
小熊贴标签
拒绝被贴标签
如何面对“贴上标签”的关心
儿童时代(2022年4期)2022-04-19 11:14:22
来自笨蛋的控诉
趣味(语文)(2018年10期)2018-12-29 12:28:30
我给酸奶贴标签
水的温度对盐的溶解度有影响吗?
贴标签
跟笨蛋一起谈恋爱
喜剧世界(2016年21期)2016-08-24 06:17:26
跟笨蛋一起谈恋爱
环球人物(2015年9期)2015-07-14 12:34:33
废物还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