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曹英英 张海波 胡凤鑫 王晓芳
线上教学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也为今后线上教学改革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本文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疫情期间高校体育在线直播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疫情期间高校体育在线直播教学存在体育场地受限、体育教师在线直播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等3个层面提出建设高校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的改进措施。
受新冠疫情影响,高校师生原有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为了保障高校教学的实施,教育部迅速发出春季延期开学的通知[1]和“停课不停学”的通知[2],各大高校也采取了补救措施进行线上直播教学,而体育课程也成为疫情期间开展在线直播教学的选择。体育是一门实践课程,如何在特殊时期组织开展好高校体育在线直播教学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浏览高校体育学院官网、微博、针对性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对疫情期间开展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体育在线教学实际和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提出高校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的改进策略,为今后高校开展在线直播教学提供参考。
在教学平台的选择方面,各高校采用学习通、雨课堂、钉钉等平台开展体育在线直播教学,这几个平台既有优势也有挑战,其优势是互动容易,教师能督促学生及时签到,不足是场地受限,无法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高校开展体育在线直播教学内容主要有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身体素质练习和体育专项内容等方面。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通过PPT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常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身体素质的练习主要选择适合学生居家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对体育场地要求不高的体育项目为主,如选择俯卧撑、靠墙倒立等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力量方面的练习。选择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以提高学生协调性和柔韧性等方面的练习。
(1)直播前。体育在线直播教学前是学生在线预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首先教师在超星学习通、钉钉、微信等平台中建立课程专属班集群。然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完成作业情况,微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将制作准备好的体育健身视频、PPT和相关资料提前上传至超星学习通、钉钉、微信群等平台,同时教师还会将上传的视频和资料进行任务点设置,对学生的观看情况进行统计,完成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分数。最后,直播授课前教师会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调试,以确保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的顺利开展,在体育直播教学前,教师和学生会在建好的班级群里面进行互相提醒,以保证学生按时参与到体育在线直播教学中。
(2)直播中。体育在线直播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的阶段。教师通过手机或笔记本在钉钉平台中进行在线直播教学,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签到”功能进行点名,确保学生都进入直播教学中。在直播授课中,一是回顾上节课的重点难点,并解答作业中的常见错误;二是提示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和学习策略,选择性的进行视频播放并引导同学观看视频,教师提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讨论主题,鼓励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思考,同时选择一名或两名学生连麦回答该问题,这样其他学生也可以听到该学生的回答,教师也能探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直播后。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结束后,教师会布置线下练习,实践部分要求学生录制视频并上传至建立的班级群中,教师通过钉钉、学习通、微信群进行点评和纠错;理论部分教师将作业发布在超星学习通,并设置期限,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并在截止日期前进行提交,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作业批改。此外,老师还将发布新的体育学习任务,开启新一轮的在线学习。
疫情期间,学校延迟开学,大学生开启了“宅家”模式,短期内学生集中在同一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已不再可能,体育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活动空间范围之内,体育锻炼内容只能选择对体育场地要求不高且易于开展的体育项目,如瑜伽、武术、太极拳、健美操等运动项目,而学生喜欢的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项目对场地的要求较高,无法顺利开展[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面实施在线直播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4]。就体育教师而言,体育教师长期在特殊的运动场地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运动技能的讲解和示范,很少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体育教学。对于体育课这种从场地转移到线上进行教学的新教学形式,很多教师对从事在线直播教学活动处于空白状态,对线上教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操作熟悉程度低,对线上教学平台运用、在线直播教学互动和答疑等各个环节状况频出,没能很好地把握体育教学过程,这是开展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的一个现实担忧。
疫情期间,各高校都在开展在线教学,造成线上用户拥挤,一些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客户端出现系统卡顿、视频无法显示、网络瘫痪等状况,导致教师和学生不能顺利进入直播平台,对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的进度产生负面影响[5]。另外,部分农村偏远地区的网络信号差,导致体育直播教学过程中断,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在师生处于空间分离的环境下,学生都是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体育在线学习,教师无法直接观察到屏幕背后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和身体机能状况,难以把控体育活动强度与运动量,加之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弱,出现了教师在直播认真地做着运动,而学生却躺在被窝里看直播或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娱乐活动,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上[6]。因此,如何提升体育在线直播教学质量,成为疫情期间体育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线学习的展开依赖于在线学习平台,因此学习平台的易用性、稳定性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在线学习成效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可以设计或选择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导航、学习监控、交互和评价等功能的在线教学平台,以减少学习者的“网络迷航”现象。其次,学校能长期为体育教师提供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使用培训,确保体育教师在直播授课前了解所有在线教学平台的操作流程。最后,学校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对体育在线直播教学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帮助体育教师随时调整在线直播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学校的体育在线教学策略。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线教学既带来挑战,也提供机遇。为确保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的流畅性,体育教师应选择光线明亮、噪音小、空间宽敞、网络信号强的环境进行直播授课,在设计体育在线教学活动时,应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质量。课前阶段:教师在课前需要科学备课,重视学生的预习,提前在班级群中发布学习内容。授课阶段:若是直播课堂,教师要提前进入直播课堂,准备好教学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资料,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的要求学生连麦回答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利用班级建好的微信或qq群时刻与学生保持联系。课后阶段:教师在课后要及时给学生布置相关理论和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体育活动锻炼,并录制体育锻炼视频作业进行补交,督促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与锻炼情况,以确保学生在直播过程中保持思考和专注。
对学生而言,体育在线直播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有效抵制各种网络信息干扰,严格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向走,切勿被网络信息带“歪”,偏离既定的学习方向。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有较强的接受和适应能力,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心里的转变,较快适应体育在线直播教学这一学习形式,提高在线学习成效。
新冠疫情期间,对高校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能为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对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经验进行积极总结,不断提升体育教师在线直播教学的信息素养,将线上体育直播教学与线下体育实践教学相结合,既弥补了体育在线直播教学存在的不足,又促进了线下体育实践教学的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