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张继斌 谷梦月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规律是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复习过程中,注重历史相似知识的串联与梳理,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在此笔者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例加以说明。
史学热点是高考复习中关注的重点,史学热点不仅包括时政热点,也包括史学研究重点和史学研究新观点。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教师要经常关注史学研究动态,毕竟教材内容是落后于历史研究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经常阅读专业期刊和专业历史书籍,关注史学研究动态,拓展知识视野。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提到:“没有强有力的现代发展取向的国家权威的确立与导向,要在这样一个大国中成功地实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看来是不大可能的,即使转变了也是不能巩固的”。罗先生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外源性现代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强有力、具有高度权威的政府,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罗先生的观点给历史复习提供了一个思考点,教师可以此切入,梳理相应历史知识,进而总结规律。
在向现代社会(特别是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不仅中国等外源性现代化国家需要强有力的现代发展取向的国家权威,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也有强有力的国家后盾为支撑。由此可得到一个基本历史认知: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和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往往需要政府主导经济政策,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国际竞争提供强大的国家后盾,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依托史家观点,教师可以得到“在向现代社会转变和工业化的初始阶段,需要强有力的现代发展取向的国家权威”的基本认知,在此基础上,需要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归纳梳理能够证明史家观点的史实。这一过程既是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教师在给学生呈现基本历史认知后,进而引导学生去梳理基础知识以印证历史认知、培养史料实证能力。“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史料实证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全面性。教材中基本史实、基础知识的真实性毋庸置疑。教师应提问学生:要印证“在向现代社会转变和工业化的初始阶段,需要强有力的现代发展取向的国家权威”这一基本认知,如何才能体现出史料史实的全面性和说服力?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史料实证的严谨性和严密性。在论证历史认知结论时,史实和史料务必要有代表性。要印证前面得到的历史认知结论,就需要学生整理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的政策措施:英国、日本和苏联。这三个国家分别代表了内源性工业化国家、外源性工业化国家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比较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接下来学生需要回归教材,梳理归纳教材中英国、日本、苏联等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起步阶段的政策措施,尤其要注意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保护作用的。这一过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记忆和知识归纳的过程,更是一个对基础知识系统整理和深化理解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培育学生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高层次能力。
在学生知识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典型的史料创造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这一过程中史料呈现和问题设置尤为关键,不仅体现出教师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也体现出教师的历史观、价值观等基本历史素养。
材料一 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这样描述这位25 岁登基、终身未婚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使英国走出了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在海外扩张和贸易不断拓展的同时,这个岛国的面貌和气质也在悄然转变。
在伊丽莎白一世45 年的治国生涯里,这位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的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易战争,给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1603 年,80 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为了避免政治联姻伤害国家利益,女王终生未婚,孤独地走完了一生,却留下了一个国力日盛、处于上升态势中的英国。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从17 世纪起,英国步西班牙的后尘,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国王的“特许状”建立了詹姆斯城,从而揭开了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序幕。英属北美殖民地居民大多数来自英、法、德、荷等国,他们有的是为了逃避本国政府迫害和天灾人祸,有的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和美好生活。移民凭借武器和物质上的优势,驱逐或屠杀印第安人,强夺其土地。18 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问题:英国“面貌和气质也在悄然转变”的表现是什么?悄然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说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是英国迅速崛起的关键时期,1588 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同时联系人民版必修二教材“英国的崛起”的内容,可以归纳出这一时期,英国崛起的主要措施是实行了重商主义政策: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保护,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使本国在海外贸易中保持顺差,金银等贵金属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的具体措施包括成立特权贸易公司、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圈地运动、争夺海上和殖民霸权等。这既需要学生提炼出主要的知识点,也需要学生理解重商主义这一历史概念,在知识归纳的过程中深化历史理解。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梳理英国崛起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航海条例》的颁布,强调《航海条例》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培育学生的时序观念,1588 年英国打败“无敌舰队”处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而《航海条例》的颁布则是克伦威尔时期,学生很容易在时间上把这些重点知识弄混淆;二是可以让学生辨析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为保护英国海外贸易利益而颁布的,是重商主义的典型表现,而1849 年英国政府主动废除了该条例,则是自由贸易政策的必然要求。
材料三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虽然我日本之国位于亚细亚东部,但国民的精神已经开始脱离亚细亚的顽固守旧,向西洋文明转移……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
材料四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比它的近邻更快并成功地对西方的挑战作出了回应呢?为什么中国不能呢?
——费正清《东亚:近代的变化》
问题: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脱亚入欧”,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是如何“向西洋文明转移”并实现迅速崛起的?
说明:这一问题要让学生理解何为“脱亚入欧”,学生可结合“明治维新”一课内容,通过明治政府各项措施理解“脱亚入欧”的表现与本质。在归纳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重点突出殖产兴业中,日本政府大力创办官营企业带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针、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和对外侵略扩张,彰显日本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因历史原因,我们对日本的崛起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但是历史强调理性,我们必须要正视日本,了解日本并学习日本的优点。因此在这里呈现材料四,就是要通过两则材料对比这一时期的中日两国,是如何在历史的岔路口渐行渐远的,这既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贯彻高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考查要求,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材料五1928 年7 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通过这种办法,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 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问题:从1926 年开始苏联开始工业化建设时期,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回答苏联工业化方针的特点有哪些?
说明: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这是最简单有效地理解知识的方式。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如何赶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快速实现工业化,斯大林开辟了一条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工业化模式。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很容易从教材中找出,但是如何理解才是关键。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是理解“优先”的表现;高速度是怎样的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是怎么积累的。工业化过程中,整个国家像一台被政府控制的机器一样高速度、高强度地运转,政策、投资、人才、技术等一切社会资源都向重工业领域倾斜,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苏联人民勒紧了裤腰带”很形象地解释了苏联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苏联人民节衣缩食支持国家建设,特别是农民为工业化作出了很大的牺牲。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就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和原料问题,这就可以解释如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对教材分析解读的时候,就可以准确的理解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同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领学生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以梳理苏联工业化的发展脉络。
提出一个问题有时候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彰显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质疑思维。教师在引领学生梳理知识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找出相似历史现象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地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习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环境,使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这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与疑惑:在实现早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为什么西欧、日本等国能够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持续发展状态,而苏联却弊病丛生导致最终解体呢?教师要引领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英日苏等国在经济得到初步发展之后是如何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变革的。这一过程是学生深化历史认知、思维升华的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的规律总结打下基础。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英日苏等国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1880 年以后,日本政府将铁路、军工以外的大部分官营企业低价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政商及少数资本家,并实行免税等措施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政府及时学会了放手,实现了政府经济方针的及时转变。而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后,逐渐放弃了重商主义,采取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张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自由调节流通。苏联在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之后,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这一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不管是斯大林时期还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体制框架,最终导致经济发展活力日益减退,社会矛盾不断滋生积聚,苏联最终走向了解体。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比较苏联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制度,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但最终命运却不同,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伟大成就,也可为后面的规律总结提供一个更好的切入口。
通过相似知识的梳理,在找到共性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找出相似知识之间的不同。通过问题的提出,知识的归纳、比较、分析,教师需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既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理解的需要。因此,在总结对比欧美国家、日本、苏联以及中国等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唯物史观总结历史规律,并在进一步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深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邓小平说过“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宏观调控多一些还是市场调节多一些,要看具体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形势,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结合二战以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去理解这一认识。二战后美国政府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0 世纪70 年代“滞胀”危机;里根政府上台后放弃凯恩斯主义,采用货币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克林顿政府时期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这一过程不但需要学生具有丰厚的经济学常识,更需要教师进行精彩的分析和讲解。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利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笔者以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语焉不详的知识点——垄断组织为例进行说明。
很多学生对垄断组织不明所以,甚至把它与垄断混为一谈,很多教师也没有讲清楚何为垄断组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人民版必修二教材中写到“19 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这句话已经告诉学生,垄断组织就是股份制公司(现代意义上的公司)。
接下来,教师提问学生:垄断组织的实质是什么?垄断组织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因此垄断组织的实质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明确了垄断组织的实质以后,教师接下来引领学生分析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就更加容易,垄断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电力、汽车、石油化工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崛起,由于重工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必然要求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从而产生垄断组织。
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要利用好教材中的补充知识和隐性知识。人民版教材在“知识链接”中,补充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一知识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纽约证券交易所”与“垄断组织”之间的联系: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产生,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实现资金集中和聚集的产物,通过股份制公司上市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唯物史观分析问题,教师科学设问正确引导,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股票交易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
政府宏观调控和对经济的干预,必须要以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如果政府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只能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理论往往比较空洞,而历史讲究实证,因此教师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一定要利用简明生动且有说服力的史实去进一步阐述。笔者在教学中便以高考常考的“古代中国的土地政策”为例加以说明。
在古代中国,宋代以前历朝都严格限制土地兼并,政府通过提供农民按人口分配的土地,有利于培植自耕农,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其中北魏至唐朝实行的均田制最为典型,这一政策主要是基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持封建政府的赋税徭役征发的需要。但是土地兼并是私有制和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客观规律,因此政府的严厉控制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因此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不断规范租佃关系,租佃制度得以迅速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均田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忽视了个体劳动者的能力差异,“平均就是最大的不公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法则的支配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度也就无法维持,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统治者主观意志为转移。
因此,从宋代开始基本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转而规范租佃制度。租佃制度相比于均田制,依靠市场商品关系,通过劳动者个人能力来调节土地耕种的多寡,更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看,租佃制度相比于均田制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唯物史观中判断历史事物进步与否的主要标准——生产力标准这一重要观点。
综上所述,在日常复习中教师要时常关注史学动态,阅读史学专著,通过史学家的理论观点统领高三备考复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基础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总结历史规律,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务必要坚持以唯物史观来指导历史学习和问题分析。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根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更是指导教师历史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和学习中,“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