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县柏乡中学 常雪彬
近年来,校外培训市场越来越红火,大有开辟第二条教育战线、与学校教育并行之势。除了传统的一对一、一对多辅导外,培训机构增添了网上辅导、初三高三毕业班签约班等新形式。据报道,2021年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规模将达到8110亿元。盛宴之下,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培训机构越界培训、夸大宣传、侵害家长和学生权益等事件也层出不穷,引发思考。
总体来看,校外培训的红火,主要有以下4个焦虑因素推动:
1.教育“内卷”,家长焦虑。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个热点话题,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教育领域,马太效应和剧场效应叠加、振荡,引发教育“内卷”、家长焦虑。如果一个学生小学成绩优秀,他会上一所优质初中,初中成绩优秀,他会上一所优质高中,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进而上一所名牌大学;如果他成绩差,只能上一所普通初中、高中、普通大学甚至职业学院——这就是马太效应。剧场效应是指,大家都在电影院坐着看电影,如果前方一个人站起来看,后面的人也都得站起来。结果,原本坐着看电影变成了站着看,大家都累,但谁也不能坐下。一个学生补课了,成绩提高,其他学生也得补课。大家都累,但谁也不能停下。在高考录取人数不变的情况,马太效应和剧场效应迫使中小学生的学习竞争越来越激烈,引发社会“内卷”,家长焦虑。
2.资本推动,贩卖焦虑。
本轮校外培训热与以往不同,是由资本推动的。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统计数据显示,猿辅导、作业帮、VIPKID、掌门教育、一起教育科技、火花思维等6家在线教育公司,成立以来已融资超过92亿美元。过去一年多时间,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涌入中小学在线教育行业,其中超过80%的资金涌向猿辅导和作业帮。
在各路资本推动下,校外培训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跑马圈地,并通过网络延伸到小城镇和乡村,冲击各类中小培训机构。同时,他们又夸大宣传,贩卖焦虑,像“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等广告语,不断刺激家长本已焦灼的神经。
3.教育失衡,引发焦虑。
当前,教育的城市差异、城乡差异、同一区域的校际差异等资源失衡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教育发达地区的师资、资金投入,要远超过落后地区。例如,现在地级市和经济发达的县级市中学招聘教师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或教育部直属的5所师范大学毕业,深圳中学甚至还出现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扎堆应聘现象,而经济落后的县级中学却被普通一本师范院校的学生所鄙视。
由于历史原因、投入原因、管理因素等造成的校际失衡也加重了择校焦虑。公办学校被各类政策法规束缚住手脚,划片招生,严禁收费,连一份试卷的费用都不敢从学生那儿收。当面对收天价学费、跨区域掐尖招生、高薪聘请教师的私立学校冲击时,公办学校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教育资源的失衡,加大了家长和学生的择校焦虑,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上课外培训班弥补所在地教育资源的不足。
4.监管滞后,难以消除焦虑。
4月26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4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因虚假宣传、价格违法行为分别给予警告和进行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近日,重庆市教委、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近期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和违规收费等问题的通报》。重庆市学而思、新东方等18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校区被点名。
虽然监管力度一下子提了上来,但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堵为主,缺乏引导。比如,对资金的监管,规定很详细,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但现实中,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诱导家长存款买课。
1.快速发展的校外培训机构面临诸多问题,亟需规范。在资本加持下,校外培训机构急速膨胀,跑马圈地,良莠不齐。其无序竞争、虚假宣传、夸大效果、卷款跑路等行径侵害了家长和学生利益,引发了社会群体性焦虑,把教育变成一场“内卷”游戏,最后受害的只有学生和家长。
2.学生“短期技能”提升,但素养缺失。校外培训将学科培养异化为训练刷题,以技巧替代素养,从短期看,确实可以提分,但从长期看则无益。忽略学习动力激励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认为,“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从政府层面看,校外培训是客观需求,难以一禁了之。政府机构应加强监管,促其规范发展;变课外辅导为多样化培训,适应学生多样化成长的需要,弥补学校教育的短板;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在收费、宣传、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促其良性竞争。
要破除“五唯”,改变人才评价机制,对校外培训采取釜底抽薪策略,为其降温。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要加速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均衡发展。努力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师收入,降低职称工资在工资中的比重,减少各种非教学因素对学校教学的干扰,增强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今年,针对学生对重点中学和名校的需求,上海市改变了中考招生办法,将不低于80%的重点高中升学指标分解到各个初中学校,降低了初中学校的择校热,促进了各个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
从家长层面看,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生价值观念多元化,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其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总之,教育是公益,是育人过程,不是生意,培训机构不能以暴利为其唯一目标,而是应做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教育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家长要理性对待校外培训,为孩子打造快乐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