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兰 芳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科研处,宁夏 银川 750021)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宁夏时赋予宁夏一项重要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即要求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坚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统领美丽新宁夏建设、引领全区现代化建设。通过建设河段堤防安全标准区、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推动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3]宁夏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必须摸清家底,找准问题,方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使宁夏成为彰显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3]。
黄河文化的根和魂在宁夏大地延伸繁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宁夏旅游资源丰富,汇集黄河、湿地、高山、湖泊、沙漠、戈壁、草原、峡谷等丰富自然景观和多元特色文化,共有8大主类资源、28个亚类资源、120个基本类型资源、资源单体总量达1850个,享有“中国微缩盆景”之称。目前宁夏全区有不可移动文物381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入名录2968项[4]。据宁夏文化与旅游厅相关统计显示:全区共有A级景区96处,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3家、3A级景区39家;世界遗产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沙漠公园2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2处、国家湿地公园14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9家,星级农家乐516家(其中五星30家、四星91家),特色产业示范村10个,特色文化旅游村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72个。
近几年来,宁夏不断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不断加强文物保护措施,先后颁布实施了《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和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岩画、西夏陵、固原北朝隋唐墓地、须弥山石窟、红色文化遗址、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重点文物和遗址保护条例,出台了《宁夏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宁夏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方案》《宁夏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持续实施明长城、西夏陵、海宝塔、固原古城、吴忠董府、水洞沟遗址等古建筑、古城堡、古遗存的保护,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记录、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一批重点项目。截止目前,全国150处大遗址中包括了宁夏的水洞沟、西夏陵、开城遗址;西夏王陵还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时入选此名单的还有丝绸之路(宁夏段);2016、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先后列入了宁夏的青铜峡鸽子山和彭阳姚河塬遗址。
一是不断加强黄河流域考古文献研究,对以水洞沟遗址和鸽子山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菜园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姚河塬商周遗址、西夏陵西夏遗址、将台堡红色革命遗址和丝绸之路、长城等线型文化遗产进行深度研究,挖掘阐释蕴藏在文物资源中的文化基因、民族精神,推动黄河流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整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三是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打造黄河文化展示线。先后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展示活动,面向区内外征集反映黄河题材的诗、词、赋、歌曲、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举办了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词赋联大赛暨黄河金岸诗歌节,编纂了《黄河风辞》,出版了《黄河文化研究》。四是加强黄河文化艺术创作,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先后创排了《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和李香香》《花儿与号手》《不到长城非好汉》《守在村口的娘》《闽宁镇移民之歌》等一批弘扬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精品剧目,《花儿声声》《王贵和李香香》等2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5]。
孙家正曾讲到:“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将束缚人类思想的创造性,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6]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是一项全新的历史使命。以黄河文化引领新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基于区情和“河情”实际,我区推动黄河文化发展的资源家底亟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文化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需要有效加强、文化资源传承利用的质量必须不断提升,黄河文化在推动宁夏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实施保障机制。
由于分布范围广泛而分散,黄河宁夏段文化遗产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自然破坏问题,特别是革命旧址建筑大多是黄土高原上的原始窑洞,急需加固维护。目前,黄河沿线非遗传承面临无人愿学的现实困境,一方面由于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传授精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制作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少,另外,回族服饰、剪纸、刺绣等项目专业设计、产品开发人才匮乏,营销手段和渠道单一,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一切制约了宁夏非遗产品“走出去”。正像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盐野米松所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适合于地域风土的匠工的职业,慢慢地不再被人们的日常所需要了。一个个精工细作、破损后还要修修补补的东西从生活中消失了。”[7]
有学者认为:“要实现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创造更多的产业利益,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开发利用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的精神需求。”[8]宁夏许多高品质的旅游资源都来自黄河的馈赠,但目前,究竟如何做好关于“黄河”的大文章思路还不是很清晰,文化旅游吸引物不明显、文旅产品档次低,业态单一,缺乏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由于文化和旅游在产业融合和公共服务体系融合等方面不紧密,游客参与体验度不够、个性化服务缺失,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还不够完善,导致全域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没有达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效果。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需要保护与发展协同推进,但就目前来看,与黄河治理开发事业相比,宁夏的黄河文化传承和建设较为滞后,特别是一些治黄老物件、老相片因存储条件有限,正逐步腐化消失,部分历史事件未记录传承(下表)。在诸多的黄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缺乏对黄河文化应有的重视,没有把文化建设融入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因此没有形成具有宁夏特色文化的水利工程。
黄河文化是涵盖文明精神、文化谱系、地域文化多层次、囊括政治、经济、艺术、哲学、史学、语言文学、民间信仰、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等多领域、时空兼容交织的开放性文化共同体。黄河文化与宁夏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相融交汇吸纳,孕育了由生物化石线、文明遗址线、农耕文化线、民族文化线、文学艺术线、建筑文化线、民间文化线等脉线构成的宁夏地域文化为立体结构,塑造了多时代远古文化遗产、独特的古渠灌溉农耕文化遗存、鲜明的传统文化艺术、多样的人文景观建筑、珍贵的革命文化遗址、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民俗文化等文化形态,形成了多元交织、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使之成为黄河文化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之一。基于此,立足黄河文化传承发展谱系和演进发展历程,必须加强对宁夏黄河文化的梳理研究,深度探究和阐释宁夏黄河文化特色和时代内涵。
1.挖掘黄河地域文化内涵。黄河文化涵盖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等基本维度。千百年来,黄河文化在宁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引黄灌溉农耕文化、民族团结融合的地方文化、昂扬向上的革命精神、开放通达的商业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衍生出花儿、道情、剪纸等特有的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进入黄河文明发展的新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赋予黄河文化以新的时代涵义,结合时代条件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使黄河文化成为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对黄河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研究,科学鉴别和有效利用专书、舆图、档案、谕旨、奏议、传记、诗词、图说、文书、碑刻和正史、实录、典志、地方志、文集、类书、丛书等史料文献进行研究。应利用知识图谱、大数据、数字扫描等新技术和方法,对历史时期黄河文化有关文献的全面搜集、科学整理、系统研究,总结有关黄河文化产生发展壮大的理论性和规律性认知;发掘黄河文化中人水和谐理念以及积力之所举、自强不息的民族奋斗精神等重要文化内涵,为当代黄河生态文明提供历史借鉴。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黄河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合理的活化利用和保护传承,推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交融。基于黄河文化遗产深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充分汲取吸收传承黄河文化蕴含的人类智慧,加强黄河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炼衍发推广黄河文化内蕴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价值,提升向黄河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生机和活力。
2.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阐发黄河文化时代内涵,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当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相协调,让黄河文化展现出恒久魅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全面科学地阐释黄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关于生态文明和黄河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变成宁夏黄河文化建设的自觉行动。围绕黄河文化所涵盖的宁夏传统地域文化的现代化阐释和发扬,解析我区黄河文化的形成和黄河文化现实表现、鲜明特色和时代内涵,深刻阐明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时代要求、挖掘开发宁夏地域文化是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之需。加强黄河文化相关智库建设,筑牢研究、宣传黄河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努力构建跨学科、多学科、宽视角具有宁夏特色的黄河地域文化优势学科和合作交流平台,形成具有宁夏特色的黄河文化研究体系、学术表达体系,把黄河文化和宁夏地域文化讲得透彻、说得明白。增强黄河文化阐释的现实和时代针对性,做好选题策划,围绕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美丽新宁夏的愿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宁夏悠久的黄河开发利用保护历史和丰富的黄河地域文化遗产,是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各个历史时期,紧紧围绕与黄河密切相关的各种人类活动在宁夏掀开了波澜壮阔的黄河文化开发、建设、保护热潮,形成了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花儿、泥塑、抬阁、砚台制作技艺、宁夏小曲、剪纸、砖雕、二毛皮制作技艺、莲花山青苗水会等丰富多样、内涵丰厚的文化遗产,成为宁夏多元一体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组成基干,为新时代辉煌的宁夏沿黄人文景观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支撑和文化载体。保护好珍贵的黄河历史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工作基础。
1.夯实文化资源基础普查。实施黄河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宁夏境内黄河文化资源状况,摸清家底,形成黄河文化资源地图,夯实开展黄河文化保护工作的资源基础。开展黄河文化资源普查梳理工作,深入挖掘黄河流域丰富的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古籍资源等,摸清各类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保护情况等,加快统计、分类评估、定级工作,绘制黄河文化资源地图。以县(区)为单位开展沿黄地区文化资源普查,全面系统掌握资源状况。依托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加快黄河相关古籍的普查登记;依托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黄河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
2.推动遗产活化利用创新。对宁夏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必须要在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民俗并非是一种固定化的文化,其本质在于变化,在时代变迁的潮流中内核不断发生变化,从而被继承、存续”[9]。以活态传承为重点,借助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拓展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载体,创新黄河文化的传承利用途径,将黄河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让黄河文化可见、可感、可亲。
提升黄河文物综合展示水平。以突出展现黄河文化在宁夏区域范围内具体表现出的文化形态为核心,统筹黄河文化博物馆建设,实施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适当改扩建博物馆或新建专题陈列馆,围绕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以及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历史、民族精神等主题,整合黄河沿线博物馆资源,策划一系列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教育作用的主题展览,扩大黄河文化宣传展示覆盖面。综合应用各种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通过多维立体展示、实景虚拟展示、交互体验展示等,生动演绎黄河文化,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统筹发挥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民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会馆商号等展示空间,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黄河文化精品陈列展览,以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开展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建设宁夏黄河非物资文化遗产馆,推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配套建设传承体验中心,形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传习所、传习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定期参加和择期承办黄河非遗大展,加强沿黄地区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培育形成有影响力的非遗品牌。
创新黄河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模式。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社会人文及自然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依托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我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扶贫攻坚、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丰富黄河生态文明研学、黄河民俗风情体验、黄河田园观光休闲、黄河户外运动竞技等产品,唱响“天下黄河富宁夏”品牌。积极发展研学旅游、文物旅游,发挥遗产资源在文化传承、社会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活态传承,充分发挥传承人在项目传承中的关键作用,大力培养后继人才,形成活态传承链。
开发体现黄河文化的文创产品。合理挖掘利用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不断拓展资源活化利用程度,依托“互联网+黄河文化”行动计划,鼓励开发特色鲜明的文博创意产品,加强数字化产品的制作和推广。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高宁夏传统工艺项目的整体品质,将黄河文化、现代设计、前沿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开发非遗衍生品和旅游文化用品,为黄河文化注入新活力。促进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一批具有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和旅游纪念品。
宁夏作为黄河上游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母亲河、加强生态治理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开发平台建设、服务体系优化和品牌示范引领带动,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黄河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1.培育特色黄河文化产业。推动资源整合。依托我区黄河流域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综合领导协调机制,推动资源优化整合,统筹全区文化旅游发展。统筹黄河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美丽新宁夏建设”示范区,唱响“天下黄河富宁夏”品牌。统筹长征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的长征路”实践教育示范区和国家长征文化公园核心区;统筹长城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国家长城文化公园核心区。统筹贺兰山东麓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推进中国户外运动目的地、中国西部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
优化产业结构。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发展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游戏游艺、影视动漫、出版等产业,培育数字艺术、网络视听、文化电商等新业态,让人们在文化消费、文化体验中切身感受黄河文化的内涵。推动黄河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依托黄河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利用数字展示、全息投影等技术,加大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等文化产业项目设计,增强黄河文化吸引力和鲜活度。以“稻渔空间”“黄河宿集”“西吉龙王坝乡村旅游”为典型示范,推动黄河文化与地方特色产业、传统农业、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丰富相关产业发展内涵,带动黄河文化传承利用。
完善区域布局。根据沿黄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构建流域上下各有侧重、主支流差异竞争的业态布局。支持沿黄城市群集聚关键资源要素,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鼓励部分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形成若干特色产业集聚群;鼓励文化产业园区、艺术园区、文化街区等各类新型空间承载优质资源,实现集聚发展。
扩大文旅消费。制定消费惠民措施,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产品优先纳入政府文化采购目录,鼓励把文化消费嵌入沿黄地区各类消费场所,鼓励建设集合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营造更优质的消费环境。逐步发展夜游银川、夜游黄河等夜间文旅经济,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2.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消费方式正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10]开发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不断融合,促进业态创新、转型升级,推动红色旅游、旅游演艺、节庆展会等文旅融合业态健康发展,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附加值,建设“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贺兰山下”“六盘山上”等一批体现黄河文化魅力的文旅综合体。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积极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升文旅融合的层次和水平,支持建设以经典动漫形象、影视剧IP等为核心的主题乐园、旅游景区等。将文化创意产品纳入旅游商品建设体系,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发展旅游演艺,推出一批体现黄河文化深厚内涵的实景演出、驻场演出,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主体性、特色类旅游演艺项目。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服务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机构,增加旅游服务功能,将黄河文化的传承展示体验融入旅游设施和服务,营造主客共享的服务空间。支持将博物馆、图书馆、展示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纳入黄河流域旅游线路,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创新文化空间形态和内容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拓展功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文化需求。加强剧院剧场的规划和建设,与文艺创作、演艺项目、院团发展相结合,将剧院剧场作为展示演绎黄河文化的重要场所。还应提升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增设文化展示、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等功能,将黄河文化融入导览、讲解、信息咨询等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