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电媒体在脱贫攻坚中的宣传作用

2021-12-28 14:54申东亮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2期
关键词:眼力驻村攻坚

申东亮 都 伟 夏 欣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无论是在脱贫攻坚还是在乡村振兴中都起着重要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作为党的“喉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在脱贫攻坚工作或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中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宣传媒介,做好脱贫攻坚的政策宣传者

新闻媒体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肩负着宣传的责任和神圣使命。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记者,在多媒体融合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多媒体媒介,把传统的媒体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和新式的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相结合,多方位、多角度宣传脱贫攻坚的有关内容。

媒体把脱贫攻坚的政策宣传到位,宣传到千家万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农村农民充分了解有关脱贫攻坚政策,让更多的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中有政策依据,做起工作来得心应手,跨链多方资源为当地的村民保驾护航。

河南农村广播在脱贫攻坚的宣传中,除运用传统的媒体资源外,还运用了融媒体综合宣传,在“融”字上下功夫,在节目上提前与致富带头人沟通,运用电子海报、全天资讯节目提前预告,节目中运用视频直播、链接抖音和快手,节目外做好微信推送。运用节目群发布信息,让更多具有消费能力的听众去关注去购买致富带头人的农产品。

每次有重大活动都会运用全台上下的媒体资源,广播、电视、网站等全面报道,方式上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进行传播。2020年10月24日,在中原地展活动中,现场河南农村广播就出动记者20余名,多方位、多角度报道活动盛况,天上有无人机拍摄、地上有现场直播车进行直播、活动区域内有各路记者分布在田间地头采访,报道素材内容丰富,内容全面客观详细。

二、打铁需要自身硬,发挥“四力”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想采制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对采集的新闻素材要用心去挖掘、取得第一手有温度的资料,用心创作,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下简称“四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作为记者要努力践行“四力”,就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在农村在基层挖掘好先进典型,真正体现记者应有的观察能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嗅到第二天甚至当时一段时间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要有“倚马可待”的、“急就章”的写作能力,练就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写出符合事实报道的精彩作品。

(一)强脚力、跑线索

强脚力,新闻是跑出来的。作为一名农口记者到农村采访是要有双脚沾满泥土的干劲,要有在头顶烈日和狂风暴雨中凝练真情实感的韧劲,以及用于穿梭在不同环境中的闯劲。新闻工作者最怕的是对采访对象观察不够,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深入实际,最忌讳素材内容全靠采访对象提供的文字堆砌。

强脚力就是要加强对采访事件的认真调查研究、采访对象的各方佐证。心中要有时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农村、在基层心中有群众,采访到真实的现场心中才有感动,接地气、知民心、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才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

(二)强眼力、看事实

强眼力,新闻采访需要观察,需要在现场做出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正确判断,在采访中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记者的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就需要不断提高眼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有不盲目轻信、不人云亦云,辨真假、明是非的常识和火眼金睛。记者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各类信息,要善于观察、发现、辨别,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新闻采访规律了解真相,用我们一双新闻眼去捕捉每一个细节。

强眼力还要求我们用一双新闻眼去多角度观察,运用辩证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去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从小问题里看出大文章,从个别现象看到普遍现象,防患于未然,及时发出报道。达到一个既见人之所见、又见人之所未见的高度,窥一斑而知全豹,报道的内容要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记者常年和省市县派往农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打交道,了解到了他们很多的感人故事。2020年9月的一天,记者应河南中牟的一名驻村书记兰书记的邀请,到该村去讲草莓的种植技术及日常管理,当我们带着农业专家到村口时,兰书记已早早在村口迎接我们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看不到驻村书记和农民没什么区别。只见他穿着一双普通的旅游鞋,鞋子上沾满了泥土;卷着的裤腿看上去皱巴巴的,像是裤子没换过;胡子拉碴的估计几天没刮过脸了;目光深邃,晒得黑黑的脸上像是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洗礼;娴熟地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风驰电掣一般带我们到了田间地头,路边停稳电动车还不忘来一句幽默的话:“在这停车,不用担心城管拖走,也不用担心交警贴条。”

开场白说的也很直接,他说:“今天我们邀请省里的专家来给大家作指导,看草莓的死棵烂苗、红心病、沤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需要打什么药。”我们一听,这个书记不简单,种植管理方面的专业术语说得很到位,说明他能俯下身子,履职尽责。记者是看到眼里,喜在心头,如果所有的书记都能亲力亲为,全面小康肯定是指日可待。

(三)强脑力、巧构思

报道一篇有力度、有温度的新闻,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除需要我们熟悉新闻报道常识外,还要不断掌握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开拓新境界。

强脑力,就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导向明确、灵活运用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周密周全。

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采访,把感人的事迹整理好,写成一件新闻作品发表出来,让更多的人知晓,带动更多的人去借鉴、去学习,找到差距,迎头赶上。

(四)强笔力、促成品

强笔力,是脚力、眼力和脑力综合水平的体现,展现给读者、听众、观众的每一篇新闻稿主要靠笔力的基本功来实现。基本功的锤炼是久赴新闻现场,运用所学知识和主编的传帮带及对业务知识的勤学苦练练出来的,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表达完美,占据新闻制高点,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掷地有声。

目前,新闻处在多媒体时代,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在传播方式、表达方式上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前提就是笔力要跟得上、用得好。这样的文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具有满满的正能量,才能感染人,才能说服人,才能鼓舞起大家的斗志,满怀信心地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上来。

三、充分挖掘先进典型,宣传好农村典型带头人示范效应

在脱贫攻坚中如何挖掘先进典型、树立先进典型,如何充分发挥媒体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扶贫工作,团结鼓劲、营造好带头人先进典型的氛围、体现出新时代新闻宣传战线应有的为民担当。将其作为脱贫致富的典型去塑造、去宣扬,让其他人能找到一个致富的榜样,进而观摩学习,从中也找到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创富路上》节目是一档以上联扶贫驻村书记、下联贫困户致富增产增收、传播技术服务的致富类节目,节目中邀请致富能手、驻村第一书记通过节目直播、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让人从中获得启迪,进而帮助广大农民实现发家致富的目标。

目前,在项目的实施上已找到了成功的切入点,成为下一步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

四、做脱贫攻坚好经验、好做法的传播者

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肯定有所不同,虽然不能照搬硬套,但是可以因地制宜地借鉴、学习。而这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去传播、去宣扬,让不同的地方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其在脱贫工作的方法上更科学一点、更切合实际一点,让群众脱贫的步伐更快一步。

前两年,我们做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和驻村书记在一起》大型访谈节目,在扶贫和驻村书记的宣传上有声有色,成为一时的名牌专栏节目,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认可。

猜你喜欢
眼力驻村攻坚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眼力大搜索
考眼力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考眼力
眼力小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