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实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

2021-12-28 14:18湖南谭文岳阳桂英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价值

湖南 谭文岳 阳桂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挥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凝练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

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所言:“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知道在一个日渐缩小的世界上,学生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以便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安全等广泛的项目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可见,地理学科教育必然显示它无可争辩的育人活力。

1.地理学科独特的认知发展价值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自然与人文相互关系的科学。通过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知识,并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获得相应的地理观察观测技能、调查统计技能、实验制作技能和图表读析填绘的技能,以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地理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它们对于沟通横向学科领域,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学习,构建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以及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提升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2.地理学科促进学生德性成长的价值

地理学科的德育价值,表现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自身的行为。其内容可以概括为:(1)与国情、国策教育相联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教育,包括正确的人口观、种族观、资源观、环境观教育。(3)立足于交往、发展的国际意识、全球意识培养和发展观念教育等。地理学科在中学作为德育主渠道之一,其内含的德育价值,是其他学科难以包容的。

地理是高中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其功能在于不仅能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以及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人地协调等地理思想观念,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视角等,去认识、理解和评价目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行为方式和地理价值观念,从而具备新时代参与中国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3.地理学科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价值

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赫特纳曾指出:“在理论的地理学以外,还有一种美学的地理学”。美包括艺术美和科学美。地理学科的美育价值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地理学科涉及大量自然的、人文的景观,丰富多彩,孕育着艺术美。这些地理景观的艺术美,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得以欣赏享受,还可以使受教育者提高审美能力,接受艺术美的启迪而培养创造美的意识。地理学科以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将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地球表层清晰、简明地展示出来,给人一种秩序的、逻辑的科学美。成功的地理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了解、认识这种科学美,培养其追求科学美的意识。

4.地理学科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价值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地理教学在培养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方面的功能不言而喻,地理教学的大量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如地理实验、地理绘图、地理测量等活动,需要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环境观测、图表处理的能力,操作地理仪器设备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许多地理知识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或在实践中去验证。同时,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资料、运用与分析信息的能力,提供读图、绘图、用图方面的技能,用地理信息技术来探究地理问题、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及在地理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应用地理信息手段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二、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行动上流于形式,教学目标尚停留在只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将育人的资源仅限于教材和辅导用书上,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死记硬背,以追求考试分数为价值目标,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忽视了通过主动、生动、自主的学习体验探究过程,掌握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并学会学习、发展思维、学会创造,并具备必备的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成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少学校,地理一直处于“副科”地位,除高考选考地理的班级比较重视外,大多数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仍处于低迷状况,具体表现在:一是地理教学在多数学校、教师、学生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地理课程计划难以落实;三是地理教学设施、设备、教具简陋、落后或残缺不全,学生学习得过且过,即使对地理有爱好的学生也会受到限制或干涉;四是地理教师队伍配额少,地理教师课务负担重;五是地理教师待遇相对低下,积极性受挫,素质教育难以进行。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地理课程育人价值的落实。

地理学科教学对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在赋予人终身持续发展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同时,提升人的地理核心素养,即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目前地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显然难以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也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地理教师应重视地理教学在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功能的发挥,要重视一般的德性教育内容,还要重视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地理审美情趣、合作意识、全球意识、家国情怀、环保意识和人地协调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同时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地理教学中提升育人效果的对策

1.提高对育人价值的认识,落实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课程的实施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教师应当具备全局观念,不断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真正落实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作为地理课程的具体实践者,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担负育人的职责,努力做好地理教育工作。

(1)落实服务生活的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强调的理念之一,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抽象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生动的、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每个人时刻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认识、适应、欣赏、享受和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所以,要发挥地理课程“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的独特学科价值,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理解造成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差异的地理背景,能够欣赏自然、人文等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享受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2)传播人地和谐的观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线索和重要思想观念。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也同步经历了不同的人地关系阶段,最终人类选择了与地理环境和谐共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发挥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让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就必须加强人地关系观念的传播,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活动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要意义。要让学生知道不同阶段人地关系呈现的状态及其对人类自身发展的作用,知道每个人在保持人地和谐中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坚持公平性原则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例如,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同的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为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什么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分析、解决全球和地区问题的国际视野,这样才是地理课程育人“社会价值”的真正体现。

2.开发地理学科育人课程资源,落实立德树人

按照课程资源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地理课程目标达成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地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鉴于教科书更新相对滞后及高中地理课程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教学内容宜适当选取具有时代气息的最新资料,如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国自贸试验区、北斗导航系统等,也可以适当选取最新的统计数据,这些社会热点与科技进步紧密关联,与工业区位、资源调配、地理信息技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选用与时俱进的内容,学生更容易感受国家的蓬勃进步,以及地理的生活气息和重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更加容易实现。

3.改变学习方式,重视探究过程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要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目前高考着力考查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能力,若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及采取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围绕“主题式”问题讨论与思维碰撞,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过程缺失,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会“迁移运用”,面对新情境、新材料很可能束手无策。

例如,在“商业区位”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以3至4人为一个小组,走访调查衡阳现有的商业模式与规模,并做相关记录。现假设你是一名投资商,你会选择投资哪一类商业?选址在哪里?为什么?对此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纷纷给出了他们的建议,虽然有欠妥的地方,但也不乏精彩之处。在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了商业布局需要考虑的诸多条件,“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也许已经在某些学生身上体现了。以此形成创新思维,逐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有效提升。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增强地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若一个教师不善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新知识和教学资源,无疑是落后的。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时效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获取并收集地理信息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资源成为教学资源的必要补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呈现更多地理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Loca Space Viewer软件中的卫星影像制作课件,学生也能够获得家乡的卫星影像,在上面查找学校及周围的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学生可以自然明白和掌握地理知识:一个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分区。这堂课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学生在倍感新奇、震撼,感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激发他们投身祖国科学事业以及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斗志。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价值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