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和谐”校园的策略探索

2021-12-28 13:55孙文俊孙迎芬
辽宁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研修师生生态

孙文俊,孙迎芬

(大连市旅顺口区双岛湾中心小学)

大连市旅顺口区双岛湾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海,是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分。双岛湾中心小学所在的区域张家村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学校创建“生态和谐”校园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也为实施“生态和谐”教育奠定了基础。

2017年,我校提出了“打造生态校园,传承传统文化,师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生态校园感染人,传统文化陶冶人,课程建设塑造人,和谐发展激励人”的办学目标。“生态和谐”教育,是以构建教育环境的协调、平衡和探讨关键因子的作用与机理为主要任务,重视教育整体环境(要素)对人成长的影响,使受教育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校构建了一个助推师生生命成长、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生态和谐”校园,培育了具有独特“山海味道”的校园文化,师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生态环境的存在以及由此投射出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所谓“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就是紧紧围绕“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打造体现校园内“生态和谐”整体要素的生态物质环境及和谐的精神环境。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师生的理想、人格、志趣、心理等方面得到陶冶、影响和塑造。

一、构建内驱式管理文化,营造亲和性

(一)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注重营造亲和的氛围,构建内驱式管理文化,为师生营造生命的热土、成长的乐园,引导教师产生内驱力,牢记自我成长的价值和教育的使命。

我校一楼大厅正面墙上有16字箴言——童心飞扬,幸福启航,播撒阳光,呵护成长;后面墙格上有“爱生如子、爱校如家”8个大字;侧面墙上有“我能行,我最棒”拇指点赞木雕图。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润,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植于教师的内心深处。

(二)开展生态式校本研修活动

内驱式管理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校注重打造生态式校本研修文化,以弥补教师队伍管理中动力不足的短板。生态式校本研修意在回归教育的“根”,基于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把提高教师素质与构建高效课堂以及整合社会资源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内容上的自由,形式上的开放,参与者思维的碰撞,解决问题方式的灵活,从而激励教师自我提升。

我校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着眼点,把教学反思作为自主研修的突破口,定期开展“每课一思,每周一得,每月一交流”的展示活动。根据学校平行班级少,任教同一学科的教师人数少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期跨年级、跨学科的校本研修模式,引导教师在专业上切磋,挖掘教师教学特色。同时,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改变教师固有的心理模式,达到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的目的。我校构建了校本研修“生态体”,实施“1+3+3”的团队研修模式,即1名主任带3名学科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3名普通教师的机制。借力于区域间的校级联动、跨校合作、分片教研等研修形式,引导教师向同行学习;通过积极打造生态式校本研修文化,增强了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

二、构建“对话式”环境文化,突出主题性

我校积极构建“对话式”环境文化,让校园文化突出主题性元素。一进校门,迎面的是印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语录的宣传板:“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这些金句,引导师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的风尚和行为方式,融汇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我校每个班级的图书角、卫生角、绿植角都各有千秋。走廊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良好体现。我校围绕“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构建“对话式”环境文化,每个楼层都确立了一个生态主题:一楼走廊是“可爱的小鸟”;二楼走廊是“美丽的渤海”;三楼走廊是“蛇岛”“渔歌”;四楼走廊是“水果蔬菜”。此外,我校还为家长设立了“家长园地”版块,引导家长参与到“生态和谐”文化建设中来,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系。

三、构建互动式课堂文化,倡导探索性

课堂本身就是一个生态体,包括教师、学生,以及教材、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建互助式课堂文化,就是要处理好这些教学生态体的相互关系,打造生态课堂。

(一)确定“生态和谐”课堂教学理念

生态课堂以生态的视野、态度和方法,审视、思考、分析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质疑探究,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生态课堂关注人性,倡导探索性,突出自主开放性,重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诸多因素的有机整合。如果说“和谐教学”是一种思想和理念,那么,其实践结果就是以“和谐理念”为内涵的互助式课堂,它的核心理念是诸多教学因素的共存、统一、和谐。

(二)构建“生态和谐”教学模式

基于“生态和谐”课堂教学理念,我校构建了“师生平等—自主探究—互动合作—开放生成”的“生态和谐”教学模式。在此模式的框架下构建了各学科的教学模式。例如,语文作文教学“导学导”模式,包括例文引路,兴趣诱导(5分钟);质疑探究,技法引导(10分钟);自写自改,过程辅导(20分钟);师生互评,佳作示导(10分钟)。我们还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自身特点开发教学新模式,做到心中有模式、手中无模式。

(三)挖掘学科生态元素

挖掘各学科的生态元素,可以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充分挖掘课文自身的生态元素,构建互助式课堂文化,如:语文学科以“海”为主题,引导学生写作文、创编童谣和儿歌;数学学科设计和探索与生态相关的数学问题;英语学科结合相关单词、句子、课文,拓展国外的有关生态内容。

(四)注重课程的整合性和独特性

在课程实施中,我校开发多元校本课程,既强调国家课程的纲领性、地方课程的整合性,同时还兼顾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学校还成立了与生态教育有关的、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社团,如渔人足球俱乐部、渔画小作坊、渔歌合唱团等。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既能培养兴趣、特长,又能培养生态意识。对于地方课程我校进行整合性设计,将“滨城大连”“魅力辽宁”合在一起,下设“天辽地宁”“最美大连”“醉人旅顺”三项内容。特别是拉长了“醉人旅顺”这一主线,使地方课程地域化,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出教材,搜集书本中没有提及到的有关家乡的文化资源。生态互助式课堂文化,既有课堂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又有自主开放、积极探索的乐趣。

四、构建体验式活动文化,凸显育人性

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生只有亲身去体验,才能发挥活动的作用。而构建体验式活动文化,能使学校更有活力。

(一)德育体验活动

我校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及传统美德。除了常规的班会、晨会、主题活动、纪念日活动之外,还注重多渠道开展学生生态教育体验活动,目前已陆续开展了“环境日”“地球日”“气象日”“植树节”“爱鸟周”等主题活动。此外,利用环境日开展了“保卫蓝天碧海,做生态小卫士”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发倡议书、看环保公益宣传片以及上环保课等,充分挖掘生态教育资源,传授生态知识,引导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爱护环境。

(二)研学体验活动

我校积极开展社会参观、体验活动,先后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拥抱海洋世界,关爱自然和谐”“在活动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与城市相拥,与快乐同行”等研学活动。注重在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积极引导学生抓住研学主题,探索与生态有关的研究课题,以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图画、照片或撰写活动体会的方式,分享、交流、展示、汇报研学活动的感悟和收获。

(三)艺术体验活动

我校先后召开了“咏承经典,快乐童年”赛歌会、“传承经典,红色童年”表演会以及大合唱艺术展演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同台演唱,突出爱国、爱党、爱家乡、爱大海的活动主题,学生在艺术体验中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生态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五、构建人际和谐文化,彰示互助性

我校构建人际和谐文化,主要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生生间的关系。

(一)三把“金钥匙”:融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我校倡导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引领教师开启“学习、研究、反思”三把“金钥匙”,帮助教师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促使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另一方面引导教师把敬业、爱生落实到对每个孩子的爱心行动上,使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加大了对学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以及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工作,在教师中开展了“把爱心落实——帮带学生”志愿者活动,每学期至少帮助孩子实现一到两个微心愿,为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学生提供帮助。

(二)家委会:改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我校组建了家委会,定期召开例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设计与策划,引导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

我校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手册、电话、通信、网络等形式,与家长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树立服务意识,耐心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虚心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及时通报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商讨对策,实施有效方法。

(三)集体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班集体,不仅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还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校纪班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1.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引导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的有利时机。例如,每次运动会上,班主任都注重强调其他学生对运动员的服务和帮助,促使学生多为他人着想。我们要求班主任通过研学旅行、演唱会、大清扫等集体活动,引导学生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

2.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有意义的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校通过行之有效的主题班会,引导生生间团结互助、相互关怀。此外,开展了“生活的好伙伴”“我们都是好朋友”等竞赛活动,激励学生都成为“好伙伴”“好朋友”。

我们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做最真实的教育——校园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因孩子们而发生。构建“生态和谐”校园文化的探索,使全校师生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断探索的激情、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性格,进而人人都成为生活有品位、生存有价值、生命有质量的“生态人”,把学校建成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生态学校”。

猜你喜欢
研修师生生态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麻辣师生
生态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