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阳
(南京传媒学院思政与基础教学部,江苏南京211100)
戏曲根植于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0月23日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要求教师们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1]中共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 号)中明确提出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从高校戏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现状与途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对课程思政这一时代命题作出有益探索。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两个核心命题。我国大学生是中华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与建设者,自觉有效地把思政元素融入戏曲艺术课堂,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时代意义。
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和混杂性,这对增进文化认同提出了挑战。文化认同是主体在特定社会文化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定位和自我确认,一种有关自我主体性的建构与追问。文化认同包括伦理价值观、信仰、风俗、语言、艺术、审美等多个层面,是维系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与精神纽带。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通过方寸舞台将中华民族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和抒情写意的中华美学精神传播到民众之中,对建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著名导演艾森斯坦曾高度评价梅兰芳的文化影响力:“在旧金山每个华裔知识分子的家里,在纽约唐人街的店铺里,在柏林时新的中国餐馆里,在墨西哥纽卡坦州的酒馆里——在凡是有一颗记得祖国的中国人的心在跳动的地方,你都能发现他的肖像或侧身像。”[2]429戏曲对于中华文化认同所起的作用可见一斑。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在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中,戏曲教育对于文化主体性的塑造功能理应受到重视,同时还应该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关系密切。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交流并不总是平等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上,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个性认同的基础上。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冯其庸在《珍惜和发展京剧艺术——迎徽班进京二百年》一文中写道:“中国的戏曲如果灭亡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灭亡了一半或三分之一;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其中必然包括独立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3]306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艺术之一,一直活跃在舞台上。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家把中国的传统艺术展现在世界面前,不仅征服了亿万中国观众,也征服了世界其他国家观众的心,有力提升了中国人文化自信。通过戏曲教育让学生了解戏曲在世界戏剧体系中的地位,了解戏曲的发展历程,领会古典戏曲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追求,感受戏曲的魅力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时代对戏曲教育提出的要求。
法国著名作家,前法国文化部长的安德烈·马尔罗断言,“21世纪的发展无非是文化的发展。”[4]221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除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硬实力之外,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其特点在于以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受众,获得认可,而不是强硬地施加影响力。优秀的戏曲作品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将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带出国门,浪漫美丽的中国爱情故事征服了与会的各国代表,甚至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被赞誉为“《梁祝》外交”。21世纪以来,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观众为戏曲的迷人魅力所倾倒。2006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加州大学四个校区巡回演出,4 轮12 场演出场场爆满,观众热情高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2015年,京剧程派代表人物张火丁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白蛇传》与《锁麟囊》,引发巨大反响。2016年,“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在剑桥大学启动。戏曲直接参与中华传统文化形象的建构,有力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依托教育来推动,戏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在这一战略格局中显出鲜明的时代意义。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了解戏曲传播的意义,可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产品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高校戏曲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意见》要求,推进戏曲、书法等高雅艺术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 2018年,教育部启动了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申报工作,遴选出的55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中,戏曲占了22 个,充分体现出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如何在戏曲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具有自觉的课程思政意识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虽然不少高校正努力构建思政意识全覆盖课程体系,但不少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还比较淡薄。郭必恒在《2019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高校篇》中指出,当前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技巧,轻人文”现象。[5]在现代高校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素质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考核指标,长期以来逐渐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包括戏曲在内的当代艺术教育在工具理性支配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各环节都存在着功利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倾向。长期以来,教师注重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弱化了价值引领的作用。实践证明,成为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教育的理想信念。在“大思政”格局下,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必须从自发转变为自觉并不断提高。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三方面,[6]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戏曲课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结合戏曲教育的教学规律,多角度、多层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需要教师或教师团队深刻领会课程思政内涵,潜心开发课程思政元素,经过积累整理,形成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并不断完善。
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关系不应该是“两张皮”,更不应该是“强行植入”,而应该是水乳交融,互为一体。目前,在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这一点上存在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把脉学生需求,确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丰富,价值呈现多元化趋势。他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反感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因此,要充分调查研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价值困惑,才能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进行价值引导。其次,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探索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寓教于课、寓教于乐,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如何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戏曲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智慧、能力和技巧,创新教学模式,把戏曲艺术之光照进现实,照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中国文化的特质在于“文学必在道义中,而道义则求其艺术化。”[7]40道德和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中华传统道德具有深邃的审美品格。因而,挖掘戏曲课程思政元素,道德与审美二者不可偏废。戏曲艺术家坚守的“戏德”、戏曲作品中丰富的道德内涵、戏曲所体现的中华美学精神,是戏曲教育思政内涵的主要来源。
在漫长的戏曲发展历程中,戏曲从业者非常重视“戏德”。戏德“即演员在从事舞台艺术事业的过程中,与其他演职员和观众发生一定关系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第一、他人第一、观众第一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范。”[8]355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戏。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程砚秋有感于身处的黑暗时代,创作了《荒山泪》,表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呼声。戏外的程砚秋,铁骨铮铮,北平沦陷时他弃艺从农,冒着生命危险,绝不参加日本人组织的义演。梅兰芳、程砚秋等老一辈艺术家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的艺术追求、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是留给戏曲后辈的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营养剂。
戏曲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刻苦精神,“戏比天大”的职业敬畏感,全体演职员严丝合缝、团结协作的“一棵菜”精神,富连成科班“替祖师爷传道”的职业神圣感等等,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是课程思政的宝贵资源。
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我国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戏曲“以文教化”的功能历来受到重视,南戏作家高明则把戏曲的道德教化作用推向极端,认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9]1清代剧作家李渔认为戏曲具有劝善戒恶的功能:“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10]20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也强调戏曲的教化作用,“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11]1
优秀的戏曲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水平,还能观风俗、知得失、正人伦,具有相当的伦理价值。《窦娥冤》对正义的呼唤,《牡丹亭》对自然人性和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桃花扇》中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苏武牧羊》《杨门女将》中的爱国情怀,包公戏对清正廉洁、惩恶扬善精神的表达,等等。这些优秀的戏曲作品,其艺术成就与思想境界相得益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观众。戏曲作品的道德内涵是丰富驳杂的,站在时代高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转化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把中华美学精神概括为“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12]戏曲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为一体,贯穿着抒情性、虚拟性、象征性、类型化、程式化等古典美学精神。黄佐临先生说中国戏曲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写意戏剧”。[13]在这里,“写意”与“神形兼备”意思相近,是中国戏曲鲜明的审美特色。形神兼备是中国戏曲的主要审美特性,舞台上,演员塑造的艺术形象,“不是客观世界呆板的再现,而是戏曲作家或表演艺术家的主观意识或心灵世界外形化的产物,虽然有所变形,离开生活原型比较大,比较远,但能使生活可以更崇高、更自由地驰骋并呈现在舞台上。”[14]293比如京剧《拾玉镯》,孙玉娇在刺绣时,手中没有针也没有线,通过演员生动优美的表演,不仅逼真地表现了针和线,还表现了人物活泼娇俏的性格,带给观众别样的美感。川剧《秋江》中,随着演员的表演,空空的舞台变成风浪滔滔的江面,把江上行舟的情境逼真地表现出来,达到“无景处皆成妙境”的美学境界。
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演员通过“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的肢体语言,可以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获得极大的解放与自由。在观演关系上,能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性,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想象力。了解戏曲所体现的中华美学精神,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将担负起向世界传播体现中国特色、凸显中国精神、包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任。优秀的戏曲作品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孕育出来的文化瑰宝,作为一个新的时代命题,课程思政的提出,对当下高校戏曲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课程思政全覆盖的教育格局中,戏曲教学除了加强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外,还需打破课程壁垒,与专业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打破课堂与生活的壁垒,让戏曲融入学生生活,具体的方式与方法还需要戏曲教育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