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基于我国传统文化悠久且影响深远的历史现实,在当代社会讨论乡村治理的时候,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就是传统文化中占据相当一部分的家族文化,家族文化也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家族文化需要正确引导。
1.祭祀现象。祭祀起源于文明早期,开始是对自然现象的畏惧,进而演变成祈祷,后来发展为主要是对去世祖先的供奉,尤其经过西周一整套周礼的整合,加上后来儒家文化的传承,祭祀这一现象与中华民族深深地融合在一起。祭祀在古代是由男性继承人对祖先的一种血食供奉,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为保证去世的先人死后能有吃的东西而进行的仪式,所谓香火不断。当今比较普遍的祭祀现象一般出现在中元节和清明节,尤其是清明节,有很深厚的文化表征意义在里面,对国家宣传传统节日,强调文化自信很有益处。现代社会国家宣扬的祭祀更多是鲜花等方式,但乡村社会对这种新式的祭祀不太认可,毕竟传统文化中祭祀的核心是让去世的先人仍然可以吃到东西,鲜花只能表达哀思,未能满足吃这一需求,所以在广大乡村到中元节与清明节的时候传统的烧纸钱一类祭祀现象还存在。
2.修祖坟、家祠、家谱。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自己生活过好了就想起了祖先,以前经济条件不好,先人去世,草草掩埋,现在条件好了,不能让别人觉得这家人不孝,隔壁家都修了祖坟自己家是不是也要修一下?是不是要改善一下祖先的居住环境?于是开始修葺祖坟或家祠,方便集体祭祀,让别人看看这一家族人丁兴旺,不敢轻易欺负族人。或者开始修家谱,找到自己姓氏的源头,从哪里来的,家族里出过哪些有名气的人物,做过哪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迹,可以鼓励更多人向这些家族内的榜样学习。
很明显,家族文化对乡村的影响明显强于城市,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城市居住模式阻碍了家族文化的传播,交通便利使城市居民居住得比较分散,不像乡村那样集中,家族的舆论约束力没有那么强大,从众心理被稀释。第二,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以及获取资讯信息的渠道优于乡村社会,见多识广的人们会意识到家族文化具有落后性。在教育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当前这批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城乡教育和资讯的差异是明显的,他们也受到了家族文化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家族文化的推崇者。第三,城市政府组织职能更加完善,无论是解决纠纷还是需要帮助,政府都有对应的机构来承担这些职能,无需家族组织,而在乡村职能部门缺乏,尤其是在解决纠纷方面,尚有待加强政府介入。第四,政府对城市管理比乡村管理更加规范,如入葬方式是火化还是土葬,因城市土地资源的权属与乡村土地的权属不一样,商业价值也不一样,所以城市的宏观规划也会影响到家族文化的传播。第五,城市公权力较分散,且有比较成熟的上级、同级、社会监督体制,而在乡村权力比较集中,村干部对村中各种事宜有较大决定权,家族成员可以从这种权力中获取一些利益,所以家族文化有存在的“土壤”。
传统社会的家族组织,在当时充分发挥了治理基层乡村社会的作用,族长有比较大的权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的行政规划及行政管理实行全覆盖,家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国家倡导小家庭为社会单位,倡导个人权利受法律保护,很多家族的传统势力范围都被法律予以否定,传统社会强大的家族影响力开始消解,但血缘关系并不能被取消,所以只要有血缘关系,基于目前人们的价值观,这种家族的联系不可能被彻底切断。
由于各乡村社情不同,都保留了或多或少的家族文化,但影响程度存在明显不同。我国乡村家族文化虽然已经没有原来传统社会那种惩治权和高组织性,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很难彻底消除的。家族文化毕竟传承时间长久,再加上人要寻求社会认可,天然会寻找集体认同,而基于血缘就是最自然的集体。还有一个现实原因,以前社会发展为了稳定,在乡村实行村民自治,有些乡村某个姓氏占大部分,于是选出来的村干部几乎就是这一姓氏的族长。家族文化基于这种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存在于乡村社会。家族文化在不同地域乡村的存在感和影响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如部分地区家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这些地区要么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家族文化较为普及,在没有明显外部力量干预之前,会世代传承下去;要么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家族异常团结,且大家也感受到团结所带来的好处,甘愿接受这种家族文化的约束,在这些地方家族文化影响会很大。至于大多数乡村社会确实存在家族文化,但影响力已经大大退化、缩减,家族组织松散,即使有所谓族长,也没有什么强制力。
在现阶段,广大乡村还受家族文化的影响,年龄越大,家族文化的观念越浓厚,这些人是乡村社会话语权的主要掌握者,他们的言行会不自觉地传播家族文化,这种传播大部分没有什么不良动机,而是他们的观念中认为这些是正确的行为,人就应当积极参与家族活动,应当集体祭祀祖先,这是考验一个家族是否团结,考验一个人是否有家族荣誉感的标志。年龄较小的一代人,由于受到现代教育、网络信息的冲击,他们会质疑家族的约束是否合理,他们更崇尚个人权利和自由。这两类群体在社会上的话语权分量不一样,那么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正确引导他们理解和认识家族文化。
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要不要保留家族文化,保留哪些家族文化,以及由谁来决定保留的内容。第一个争议点,有人觉得家族文化都是男权社会的遗留问题,压迫人性,一点不值得保留;也有人觉得,家族文化剔除落后的部分,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起到重要的社会治理作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目前普遍来看,建议部分采纳的人要多一些。第二个争议点,如果要保留,保留哪些家族文化的内容。肯定的一点是原来有明显性别歧视的内容要舍弃,保留下来的家族文化也要经过改良,更加符合社会现实,符合人性。第三个争议点,由谁来决定保留的内容,这也存在很大争议,本身没有明文规定,没有官方标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社会,本质上属于谁也说服不了谁的范围,只能说各自在自己的生活领域或研究领域自行决定。
家族文化自身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外部的压力还是内部对生存延续的渴望,都刺激了家族文化不断有新的发展。家族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明显不合时宜,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这些内容在自然挑选下慢慢消亡,这种消亡过程在制度上很迅速,但传统文化强大在理念上很难快速消亡,经过多年宣传教育,很多人已经开始知道有些传统家族文化是不对的,但知道不对和认可不对是有区别的,所以对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应该继续保持批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家族文化都在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家族文化经过甄选可保留一些内容,如良好的家规、家训,可推广,不失为一种导人向善、提升道德水平的方法。有些矛盾冲突,没必要浪费司法资源,双方也可通过家族参与调解,稳定基层社情。祭祀行为可引导改变祭祀的方式,文明祭祀,认识祭祀是表达哀思和怀念,剔除其中迷信的部分。有些地方宣传“新乡贤”文化,鼓励成功人士反哺家乡。这些都值得纳入稳定社会的渠道和资源里面。
引导方式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首先,要注重指导思想,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法律知识,掌握舆论媒介。其次,要区分不同群体,年轻人接受度比较高,可以直接正面宣传,对中老年群体,可能需要针对家族文化做出一些比较明确且强势的规定,禁止性规定,如国务院制定的《殡葬管理条例》里明确禁止建设或者恢复宗族墓地,然后可以从强化舆论的角度开展引导工作,村委会可以评选“文明村民”“文明家庭”之类的荣誉称号,并将其制度化,以体现正确的现代社会价值,体现正确的集体主义,体现正确的个人价值,来对抗家族文化对家族成员的舆论约束。最后,宣传正确的家族文化,引领家族文化不断改进,如修家谱,可以修,但男女平等;如家族成员参与协调解决纠纷,可以,但不得违背当事人意志和损害当事人利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要发挥家族文化稳定基层社会的功能;如修缮祖坟,也可以,但不能占用耕地,更要宣传正确的孝道。
在乡村家族文化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是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缺失,因为乡村本身分布比较分散,深山老林里都有人烟,国家有限的资源很难贯彻到最基层,一些人有了矛盾纠纷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才能到乡镇等上级政府寻求帮助,导致他们转而寻求比较便利的方式,所以国家要完善相关职能部门。
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有了便利的交通,国家职能正在不断加强对基层乡村社会的引导,有很多制度在制定和落实,有大学生村官和各种干部驻村制度,不断在强化公共管理职能的专业化。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传承的内容,但一定要仔细甄别,怎么做才能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福利,需要思考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