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霁虹(海口经济学院)
从近年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探索中,不难发现,网络教学和学习方法匮乏,控制力不足。首先,教师习惯了传统的单方面讲授和自我的课堂主导地位,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中使得教师的任务繁重,短期内角色转换困难,急需改变学习观念,从主导者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其次,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大部分学生欠缺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学习常表现出缺乏计划性和执行力。这在要求学生发挥主导作用的混合学习模式中,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再次,网络既吸引了注意力,也分散了注意力。由于移动互联网学习的随意性,学生的自我把控能力较弱,自我学习过程中很难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影响学习效率。最后,缺少系统的移动互联网络学习评价、监控方法。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混合学习模式中仍采用传统的最终考核方法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无法体现出互联网学习的过程性、动态性、不规则性,移动互联网络评价方式更应强调对学生的监控整改,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教有所成,学生学有所得。
首先,公共机构(如公共图书馆)、学校、网络运营中心等,针对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沟通不足,造成“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系列问题,未形成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加大了老师和学生开展移动互联网络学习的难度。其次,目前大学生应用比较多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实时授课平台有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等,平台质量参差不齐,各种书籍资料来源不明确,配套的教材教学资源不足且平台间不能共享。因此各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都会选择不同的学习平台,甚至是两个平台交叉使用,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难度,影响学习效果。
目前所采用的混合式学习中只是简单采用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双向合并教学,未形成真正交互融合的系统学习模式。首先,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线上学习部分,学生大多是通过PPT解说、单向的视频观看以及做习题等方式进行学习,使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缺乏交互沟通,导致学生的学习仅停留在浅层次;其次,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已被大多数高校认可并采用,然而对其认知和实践应用却停留在表面形式,很多课堂仅是简单采用线上签到、提问、查阅资料等,课堂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未能充分的将线上的大量资源应用进来并将面对面课堂和线上课堂完美融合,致使学习交互不足,对教学帮助和意义不大。
首先,混合学习模式的重点在于网络在线学习,要求学校在校园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中要加大力度。事实上,很多学校都有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教育管理平台,但大多不能实现随时随地登录这一平台的要求,建设还不够完善,为混合学习模式教学的实现和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次,传统的教室难以适应混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授课形式多为大班式,而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蜂窝式教室中开展教学。最后,学校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制度还不能匹配混合学习模式。目前像考核学生出勤、考核、查课等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制度仍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没有可供自行支配的时间,不能开展个性化学习,影响到混合学习模式教学发展。
首先,综合利用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实时授课平台,审核平台质量,选取专任教师对各平台上的书籍资料进行筛选,挖掘一切可为教学活动而服务的教学资源,实现各平台配套的教材教学资源共享。其次,整合学校现有的应用系统开发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各专业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各专业带头人带领教师团队集体备课,针对各门课程,自主构建课程资源库、教学资料包、试题资源库等,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并传承。最后,教师团队确定使用一个或两个教学平台,避免平台过多致使学生使用混乱且不能深入挖掘平台的有效功能。总之,要做到资源共享,平台固定,内容连续。
移动互联网络的混合学习模式仍是在摸索与试验中前行。学习评价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能监督各个教学环节,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重新修正,最终促进协调发展。首先,树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的评价理念,增强评价的人性化和科学性,改变原有单一的重结果轻过程的理念,结合传统评价和现代评价手段的优势,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将其作为审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反馈,有效地规避因时间的滞后性而降低学生积极性的问题,使评价真正达到提升培养质量的目标。其次,采取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在线测试、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最后汇总成绩,加权平均,导出结果。同时,开发与学生学习过程相配套的跟踪系统,引入学习分析技术,随时掌握和监测学生的最新学习动态,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反馈,能够敦促并辅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钻研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在运行中反复验证并修正混合学习模式的评价体系,将所取得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为其他学科领域及各类高校提供经验参考。
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在教育观念中根深蒂固,想在短时期内改变一个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填鸭式”学习习惯并不可行。而混合学习模式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将不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所以,首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移动设备以及移动应用技术的使用技能,在充满诱惑以及复杂多变的互联网中,学生要学会对众多信息进行获取、筛选和使用。最后,改变现存的学生缺乏线上学习的意识、方法、理念、计划等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线上学习的意识和策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嵌入关于线上学习的管理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并要有效地督促和监管,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利用平台功能及时反馈学习进度,保证课程质量和学习质量。
学校应在教师考核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改变,在探索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中给予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减轻心理和身体各方面的压力,使老师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混合学习模式教学改革中去,切实推动混合学习模式发展。在此过程中,一是,教师要合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要不断学习新型的多媒体技术并准确运用,将收集、理解、甄别、筛选的信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运用到课堂中。二是,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力,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三是,可设置小组任务,让学生们进行交互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用集体的力量督促学生高效学习,及时消化所学知识。
1.要夯实硬件物质条件基础。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首先,大多数高校多设有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室,而类似的社会科学学科学习交流平台却相对较少。在互联网混合模式教学的要求下,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电子图书馆设备、校园互联网设备等要建设完备,以便师生进行交流探讨,关注学科发展动向。其次,学校应提高对校园无线网络及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学习并引进先进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技术,打造更具学校特色符合学校特点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满足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利用平台开展教学或自主学习的要求。最后,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为配合互联网混合模式教学的需求,学校要配备充足的个性化教室,例如圆桌讨论、计算机房以及蜂窝式教室等,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同时也应通过安装相关软件等方法加强多人数课堂的监管。
2.加强软件环境条件建设。首先,采用混合学习模式教学后,高校要对当前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计划、内容等进行重新修订,以确保能推动互联网混合学习模式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混合学习模式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对改善和完善互联网混合学习模式、提升该学习模式的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是任课教师的责任,也应建立学校、学院和学科三级管理体系,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职能管理机构,负责学生培养过程的大方向把握和质量监督,各学院作为学生的基础培养单位,具体实施互联网混合学习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而学科也就是教师团队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操作、毕业论文或设计等方面予以指导。在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和承担的相应义务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和质量监控机制以提升管理效率。最后,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新型学习模式的实施中始终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对内培养和对外遴选工作都应被重视。从教师遴选入手,多渠道引进人才,促进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需求。对教师队伍开展多方面培训工作,尤其是各类新型教学模式的培训,如再教育培训、教育经验交流以及高校访学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适应互联网混合学习模式的要求,设置对应的考核制度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质量以及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等进行评价,而后通过奖惩制度激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