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探求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2021-12-28 05:02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1年3期
关键词:铁路现代化建设

黄 荣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湖北 武汉 430062)

铁路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现代化的标志性设施,它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中得到印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也一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如今,我国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铁路功不可没。

一、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探求现代化目标及铁路建设情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早在1940年写的《新民主主义论》和1945年写的《论联合政府》等文献中就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1)刘利军:《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经济师》2020年第7期。,认为: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性在于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开辟道路;二是工业化是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些思想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道路方向。

由于战乱,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缓慢,平均每年只修建300多公里,不仅数量少、质量低,而且布局不合理,大部分修在沿海地区,且各条铁路在管理上各自为政,限制了铁路运输能力的发挥。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如何使新生政权站稳脚跟、如何医治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快速恢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总结近代以来屈辱史的基础上,将现代化仍主要理解为工业化,并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2)王思敬,邓敏:《论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发展》,《生产力研究》2020年第5期。。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目标(3)郑明苛:《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的理解由工业化的单项目标向整体性目标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是195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保证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对铁路进行了大范围的恢复工程和新建工程。至1976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可以运营的铁路达到46262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23662公里,平均每年增加876.4公里,初步改变了建国前的旧布局。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

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目标,并于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安排,成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指针。为实现“小康”目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不断推进“三步走”战略的明确化、具体化,前后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的总号召(4)包锦阔:《浅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市场论坛》2013年第4期。;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十六大)发展到“四位一体”(十七大)、再到“五位一体”(十八大)(5)贾康,龙小燕:《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框架》,《地方财政研究》2015年第7期。。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实施了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我国铁路从1997年到2007年共实施了在坚持“提速不提价”原则下的6次提速,列车速度从1981年最高每小时110公里提升到2008年高铁时速最高350公里。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为适应更开放、竞争更激烈的市场需求,我国加快铁路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向国际接轨,路网路规模和发展速度、运输生产、装备现代化程度均续写着奇迹。

(四)党的十九大以来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分“两步走”全面阐述了我国从2020-2050年的战略安排,现代化目标演变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郭万超:《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国情国力》2018年第6期。还将基本现代化的实现时间提前15年,体现我们党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出了具体规划,勾勒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蓝图,并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之前排在首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承担起铁路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2018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铁路建设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取得巨大成就,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又出台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顶层设计文件的形式规划了中国铁路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计划将分两个阶段最终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

二、铁路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探求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为战争胜利和民族独立作出铁路贡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人民虽然对铁路的认识已经由清末的“徒贻害于无穷”,转变为将其视为“民命国脉”“路权即国权”,但是由于战乱不断,铁路建设在艰难曲折中缓慢发展。铁路在这一时期的作用更多的用于输送战略物资和人员,铁路工人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过多次铁路工人运动,也组成过铁道游击队加入革命斗争,为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而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运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使铁路成为煤炭、钢铁等大宗物品的主要运输载体,并带动了这些重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我国迅速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铁路也被推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7)苗昌伟:《城际铁路投融资模式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现代化铁路网不断扩大,全国铁路运营里程从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至2020年的14.5万公里,复线率由14.8%增长至60%,电气化率由2.0%增长至73%。特别是高铁,在2012年就已位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年底已建成约3.8万公里的“四纵四横”的现代化高铁网,“八纵八横”正加速加密成型。凭借着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等优势,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了各地区、各经济体的联系与沟通,促进了资源的流通与分配,带动了服务业、重工业、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三)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交通支撑

现代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一直以“人民铁路为人民”为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在保证和改善民生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一是作为我国发送旅客的主力,尤其是每年节假日时期,铁路以其价格低廉、运力强大、速度快捷、安全性高等特点而成为人们的出行首选。为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美好出行需要,铁路企业努力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未来还将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人民群众将享有越来越便利、舒适的旅行体验。二是铁路企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产运用于铁路建设,仅“十三五”期间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就达3.98万亿,从而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为人民群众实现人生价值,享有安康、富足生活提供了平台和保障。三是铁路在抗震、抗洪、抗疫等救灾过程中始终冲锋在前,奋力抢运救灾物资、做好人员疏散、保障运输安全,体现了铁路的责任与担当。

(四)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发挥骨干作用

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做过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先后实施了包括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乡村振兴等重要工程(8)周继强:《贵铝铁路综合物流园规划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交通基础设施问题是影响这些重大战略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为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工程建设,铁路不断加大战略区域内既有线路改造力度和铁路网建设力度,补齐运输短板,促进运输网络向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更高质量发展,为这些重大战略工程提供运力支撑、当好开路先锋,充分发挥自己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绿色骨干作用。

(五)在对外开放与合作中展现铁路风采

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就积极加强对外合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本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在非洲援建了坦赞铁路,既促进了双边经贸的发展,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望。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国轨道越发在世界舞台中央璀璨生辉:铁路项目逐渐遍及世界各地,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中欧班列高质量、常态化稳定开行,开行量不断创新高,覆盖范围扩展至欧洲21个国家、97个城市,成为沟通亚欧大陆的桥梁纽带;中国铁路的装备、技术、标准、建设、运营不断“走出去”,“中国制造”的高水平让外国合作者为之叹服,我国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外交”之路。

此外,铁路在推动各地文化交流互动、加强民族团结、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都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铁路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探求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启示

回望建党百年以来,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够在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追求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也对新时期铁路如何进一步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示新作为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不动摇

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取得很大成就、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一个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政权,为铁路建设、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第二,铁路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方向始终离不开党中央的重视和指引。从周恩来的“修建铁路,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9)刘武生:《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周恩来领导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努力》,《党的文献》2008年第2期。,到邓小平的“经济要发展,铁路应先行”,再到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还有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各种讲话、指示、决定,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对铁路的领导。第三,铁路一直不忘初心,秉承“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自己的“根”和“魂”(10)王新钧:《浅析国有企业基层如何加强党建工作》,《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12期。,保证国家对干线铁路的绝对控制权,保证铁路网的完整性和运输集中统一指挥(11)陆东福:《传承中国铁路红色基因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担当作为》,《机关党建研究》2019年第8期。。铁路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发展目标的确定紧紧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相联系,努力将铁路企业建设成为党和人民最可信赖的支撑性力量。

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铁路事业的正确领导,坚持“两个维护”不动摇,强化党的建设不间断,切实将党的领导融入到铁路集团公司治理体系建设之中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为确保铁路建设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做优做大做强提供坚定的组织保证。

(二)必须始终坚持铁路企业的改革步伐不停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企业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解决铁路运输供需矛盾,主动求变、转变观念,不断注重自身改革,从1986年开始到如今,已经迎来第四次改革时期,到2020年,国铁集团本级和所属企业已经均完成公司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使得铁路企业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得到增强,也更加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为推动国铁企业改革走深走实,国铁集团于2020年制定了《国铁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意味着国铁集团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铁路发展由速度规模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的方向转变(12)黄民:《推动思想再解放 重整行装再出发 不断把新时代铁路改革发展继续推向前进》,《中国铁路》2019年第2期。,全面加强国铁集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提高国铁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三)必须始终坚持自我革新的拼搏精神不松懈

保持自我革新的拼搏精神、坚持创新创造是我国铁路建设能够在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动力。从1905年詹天佑自行设计修建我国第一条铁路开始,我国铁路一直在技术创新的路上不断奋斗,特别是在高铁方面,遵循“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13)卿三惠,李雪梅,卿光辉:《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高速铁路技术》2014年第1期。,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原则,终于在2008年使中国高速铁路诞生,从此我国铁路建设进入自主创新阶段,以后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突破了一项项科技难题,在高速铁路、高原高寒铁路、重载铁路等许多领域均取得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在主要技术领域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17年开始运营的“复兴号”高铁,其研制过程中有84%都采用的是中国标准,意味着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告别了过去的混血时代。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时期,信息技术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新时期我国铁路应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更加注重面向世界铁路科技前沿,开展铁路应用型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铁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铁路技术的世界领跑地位,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进而早日建成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铁路现代化建设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