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育工作的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

2021-12-28 04:03李翠兰
南方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民培训农村

李翠兰,高 强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农民培训工作[1-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民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是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的有力举措。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更好地迎接新时代,实现增收致富,农民亦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素养水平,助力农村发展。

1 农民培训现状

历经30 多年的变革发展,在党中央系列方针政策的有力引导下,各级政府对农民培训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并在农民培训实践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果,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持。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阶段的农民培训工作开展仍存有不少共性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有着巨大的能动空间。具体而言,部分地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应的经费支持有限,导致对应的服务输出结构单一,频次较少,无法满足农民愈加强烈的成长需求。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农民培训工作还存在覆盖范围狭窄的问题,加之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系列工作展开难以为继。同时,在既有的农民培训工作体系结构中,应试教育色彩依旧浓重,过度偏重于理论知识灌输,培训人员与学员的交互不足,违背了广大农民的认知成长规律,实用性不强,打击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事实上,有限的师资力量并不足以应对庞大的农民培训需求,受制于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培训人员难以深入教研工作,创新创造自是没有了着力点,继而影响了该项工作成效。另外,农民培训尚未形成健全的评估机制,纠察问题不及时,导致盲目性问题突出。

2 加强农民培训的策略

农村实用人才是活跃于农村的优秀农民代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力量[3]。加强农民培训,助力农村发展,更是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题中之义,亦是各级政府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同时关联到各方利益主体的协同参与,并提出了新的挑战及要求。

2.1 扎实保障条件

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农民培训处于动态变化中,是助力农村发展恒久动力释放的关键一环,需各项保障条件的有力支持。1)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民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要着力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管理服务,并健全相应的管理办法,简化程序,提高资金效能。农民培训本属于公共产品,政府作为供给者,是现阶段该项工作发展的主抓力量,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相关部门的财政经费投入,通过下拨专项经费、提高补贴额度等方式,全力保证系列工作组织顺利落地。伴随着农村发展,经济条件改善,可从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资金收入中抽取部分填补农民培训专项资金,并设计相应的“回馈”机制,鼓励和引导有所成就的农民创业者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回馈,生成一个良性闭环系统,保证源源不断的资金汇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4]。2)建立科学的农民培训经费预算与审批程序,严格把控核定标准、使用范围、绩效评价等,简化流程,最大限度地避免中间环节造成的浪费,提高其产出价值。3)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视角下,健全农民培训工作规制,明确主管单位职责,由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社部等协同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4)深入专项领导小组调研工作,加强对农民培训的指导,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培训机构认定、师资力量选聘、资金筹集使用等项目,有效规范和约束农民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其服务输出质量,激活农民的参训热情。

2.2 激活主体能动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速,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纷纷转向第二、三产业,留守妇幼老残现象突出,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不足。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固然不少青年一代开始“回流”,并造就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但其整体综合素质水平仍旧较低,是限制农村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对此,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党中央部署精神,充分依托现代媒体传播力量,包括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加大对农民培训工作的宣传,引导各级职能部门深入学习,了解新政策、新模式、新要求,使之从根本上意识到系列工作展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协同力量,面向更为广泛的农民输出高品质服务,并让农民认识到该项工作展开于其个人的现实意义,带动农民参训活性。同时,面对经济市场需求新形势,长期形成的单一种植业结构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产业调整优化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发现过去的陈旧技术已难适应新要求,从而学习欲望增强,参训的内在原动力生成。因此,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大力支持发展新型农业,倒逼农民培训工作,可对农村发展释放双重影响作用[5]。另外,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依托特色小镇项目开发,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不断提升农业外部就业生活的吸引力,继而将之进一步转化为农民培训的内生动力。如此,唯有在广大农民朋友的积极配合下,相关培训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并发挥其助力农村发展的隐性功能。

2.3 完善运行机制

加强农民培训,关键在于坚持以提升农民能力素质为导向,结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治理能力等目标,提高农民培训服务农村发展的水平。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下,农民培训多集中于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学历教育推广力度不足,很多适龄青年早早地进入了打工行列,增加了该项工作负担及难度。因此,充分依托“百万扩招计划”,深入对农村发展实际的调研,走近农民,了解他们各方面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调适农民培训项目内容,提高工作针对性。具体而言,面向文化程度和科学素养偏低的农民,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着力点,加大对文化知识、耕种技术等的培训;针对村干部群体,以农村发展政策宣传为主,包括农业补贴、产业转型等,使之更好地领导农民致富;关注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发展,着力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素养,实施共享市场行情、营销策略、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信息。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应紧密贴合农业生产规律,做好统筹兼顾工作,农忙时降低频率突出实用性、农闲时延长时间举办多期课程,从而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另外,要进一步提升农民培训工作效能,还需重视方式的创新,通过灵活多变的模式,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消耗,将所授课程制作成影像资料,基于通俗易懂的讲解传输给农民。同时,依托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建设培训基地,面对面解决农民学习问题,逐步内化为某种品质或技能。

2.4 重视评估调整

科学的评估机制是不断加强农民培训的重要导向,提高了该项工作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民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中指明,要建立培训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学员招收和培训情况进行公示,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建立相应的政府采购混合淘汰退出机制。在此过程中,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指引,按照完整性、协调性以及比例性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其彼此间相互管理和衔接,继而生成相应的模型,动态纠察农民培训工作实践中的不足,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策略,确定相关责任人,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产出效能,促进农户培训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助力农村发展。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在此过程中,农民作为培训工作的受益主体,他们的主观感受至关重要,要引导其有机地参与评估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强大的交互性、即时性、虚拟性等功能优势,及时采集农民的相关建议及意见反馈,架构起农民与专家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并将相应结果及时呈报给监管部门,指引他们做好下一步的管理决策,不断提高培训服务供需契合度,这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应然选择。另外,培训机构讲师作为创新变革的最终执行者,他们的综合素质素养水平表现直接影响了农民培训实效,随着系列工作深入,对其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因此,要着力加强师资力量发展,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育人主阵地作用,不断汇入“新鲜血液”,并面向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聘请高水平的培训讲师,同时展开系列内部培训活动,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共享有效工作经验,提升其整体教学水平。

3 结语

加强农民培训十分重要和必要,是农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亦是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题中之义,作为一项庞杂的长期工程,其在当前阶段的工作展开仍旧存在些许不足,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扎实保障条件、激活主体能动、完善运行机制、重视评估调整,从而输出更高品质的服务,致力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农村发展汇入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猜你喜欢
农民培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