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玲
新课改呼唤新课堂,这种呼唤是富有时代特色的追求,更是急促而强烈的人心所向。美术作为初中阶段的艺术性教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意义。立足于新课改背景,老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思路,应用创新型的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助力每个学生提升艺术修养。
一、重视跨学科元素的注入
跨学科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个全新理念,既能够给予学生领略综合性知识的全新体验,又有助于促使学生深切感受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从多角度切入对知识的了解,既能够牵引学生的思维,又能够深化学生的感知。美术学科是以视觉为基础的学科,以视觉带动审美与情感充实感知,如果紧紧围绕美术这一单学科的知识展开授课,那么学生的感知范围就会变得狭窄,他们的美术艺术体验感知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注入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元素,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又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感知印象,在更多的艺术素材学习中,能够真正让学生獲得更加丰富的感官艺术之美,从而能够更深入地体会艺术内涵之美。以“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选择《溪山行旅图》这一山水画让学生们进行赏析,并且引入古诗《山行》和《归园田居》,让学生在品赏名画的过程中了解山水画的意境、思想、用墨特点等等。另外,意境丰富的诗篇与意趣多姿的画作本来就是一体的,跨学科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促使他们找寻两者共同的艺术情感,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中,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更多的美,提升美的认知。又如,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国山水名曲《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优雅婉转的旋律中,融入到美术课堂,既能够帮助他们打开艺术情感的闸门,又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受到感官和心灵的双重震撼,促进他们更好地了解艺术之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艺术体验,强调学生能够在情境的融入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深入学习,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相通的,所以立足于新课改背景,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重视丰富的教学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情境的融入中感受艺术之美,真正实现学生审美意识、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老师应该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艺术源于生活,美术教学内容中也包含着各种生活元素,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知抽象化的艺术知识和美术内容,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又有助于让整体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比如,在“熟悉的物品”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示各种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如笔筒、花盆、书桌、椅子、发卡等等,以这些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图片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同时,也以生活中具体的物品给予学生直观的艺术形象,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富有感情和个性的绘画作品。另外,老师要重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创设多姿多彩、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花的变化”教学为例,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视频,微课内容中展示花的变化:生根—抽芽—长苗—幼年植株—成年植株—开花—结果—产生种子。老师利用微课视频将花成长的过程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艺术形象的认知,同时通过直观性教具的运用,也能够将美术形象表达得更加简单与清晰,当学生看着这些动态时,既能够体验到生命的美好、自然的美好,又能够将美术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自觉融入到绘画中来。
三、构建互动合作小组
新课改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老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创新美术教学,老师应该积极构建互动合作小组,在有效的课堂互动中,让学生参与进来,既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围绕课堂这个互动中心展开交流,围绕教学活动展开讨论,通过环环相连的互动模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自由交流欲望,又能够让他们在自由互动和交流讨论中取长补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美术素养的提升。另外,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中,也能够提升课堂的挑战性、竞争性,让每个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展示自我魅力。以“蓝白之美”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安排在每个教学步骤中,当讲完本节课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后,老师让学生在小组中与小伙伴们一同总结讨论出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的特点,并且谈一谈自己的赏析感受。这时,每位学生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放下自己心中的负担,将自己的心声和见解释放出来,每个学生大胆展示自我,侃侃而谈,实现个性的最大发挥。然后,当每个学生掌握了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的特点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制作蓝印花布。这时小组成员思维碰撞,从提议到产生分歧,再到磨合和融洽,这一互动的过程为学生展开实际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汇集众人的力量,让他们设计蓝色花布的纹样,每个小组热火朝天地讨论,集思广益地设计,在充分感受集体的智慧中,做出更有创意性的美术作品,让美术课堂更加精彩。
四、巧妙设计课堂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更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新课改强调在课堂上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因此,老师必须巧妙地设计课堂导入,让导入部分成为整个课堂的亮点,从而真正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利用先声夺人的良好开端,让学生积极听课,愉快地走近美术课堂。比如,老师要重视课堂上的视频导入。美术本身就是一种视觉艺术,倘若老师在课堂上仅仅凭借粉笔和一张嘴巴,则不足以诠释美术的美。所以老师要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既满足学生的视觉需要,又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期待,从而融入到教学中来。以“变迁中的家园”教学为例,老师就可以在新课导入的部分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自己家乡50年来的变化的短视频,同时,用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既给学生带来视听享受,又能够引发他们自觉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同时也能够在课堂开始之前把握整节课的教学主题,引领高效课堂构建。另外,老师要重视实物展示的导入,无论是美术创作还是艺术创建,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直觉思维之上的,所以在课堂导入部分,老师要引入一些实际物体,既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美术教学元素,也能够真正让学生在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中,与老师一同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以“装点生活”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来生活中的装饰品,可以是墙体上的装饰品,也可以是桌面、茶几等上面的装饰品,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装饰品,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和热情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最后,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课堂导入的部分,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设置有效悬念,既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能够以悬念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图案之美”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时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图案。在家庭中,我们的墙面上有美丽的图案,桌面上有美丽的图案;在学校里,墙壁上有美丽的图案;在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品上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那么你们觉得哪种图案最美呢?请畅所欲言,说出你最喜欢的图案吧。”这时,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畅想着自己喜欢的图案,从而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状态下进入新授课中。
五、融入立德树人理念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科教学与素质教育接轨,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应该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艺术时,也能够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素质修养。比如,在鉴赏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艺术特色很强的《金陵十三钗》,让学生在观看电影中,了解战争年代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并且体会小人物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当学生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也能够学习上面的服饰装扮、场景搭配和电影色调等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创新日常美术教学,老师应该端正自己的角色定位,主动构建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将新课程理念贯彻于自己的内心,树立生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放低自己的姿态,和学生一同学习,一同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够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与期待,从而真正在课堂上配合老师授课,实现教学相长,为提升教学质量做好铺垫。比如,老师在课堂上都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多鼓励学生,多赞美学生,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老师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更能表现出个性化,真正在这种教学互动的氛围内,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参与合作,从而达到理想的美术教学效果。
初中美术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关注的目标和革新的机遇。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打造教与学结合、互动紧密的课堂,让课堂互动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个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表达学习需求,激发出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让课堂更加精彩,让艺术感染学生,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