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琳琳,赵 楠,孙琳琳,万 达,刘 尧
(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 124010)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能够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与地理位置,提醒人们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减少自然天气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通过科学的技术对未来短时间内天气的变化进行研究与预测,为农户提供更精准的气象信息,有效推动农业的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日常的农业生产实际中,很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又与天气状况有直接的关联。近几年,政府与气象部门对气象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加大了相应的资金扶持,我国的气象服务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方面,能够有效地推进农业生产。当出现自然灾害时,气象部门也会通过对天气雷达和地球卫星云图分析,进行实时监测与跟踪;在干旱天气出现时,气象部门会结合农业的实际需求,采取如人工降雨等有效措施;当预测天气可能导致洪灾发生时,会提前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让相关部门及个人做好预防措施,以减少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经济损失及日常生活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气象部门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时地传达相关的气象信息,并为农业从事者提供与农业技术相关的信息,不断地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此外,在相关部门的不断研发与改进下,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也补齐了传统天气预报的短板,有效地提升了自然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新技术研发下的天气雷达观测资料,为短临近期气象预报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依据,气象部门通过在地图上进行扫描,就能随时获取降水与降水云体中的风场信息,通过对获取到的风向分布数据的分析,直接判别风力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天气雷达除了能提供降水图像信息之外,还能自动识别与追踪各种可能来临的灾害性天气,气象平台也为短时临近天气的预测提供了便利条件,还能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快速地分析最新获取的气象信息,实时分辨适合用户的专业性、即时性的预报,并通过信息传递方式发送给用户,降低短期天气预报从预测、制作到预报播出时间的时差。天气预报是否准确与时间跨度密切相关,时间跨度越短,天气预报就越精准,对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就越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对于突发性的天气预测也有较强的准确性,且短时天气预报与临近预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播报,预报后出现突变的气象,短时天气预报可以向政府及公众做出改正[1]。
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通过对天空云层与太阳光的强度等的观察,可以有效地预测天气情况,但天气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与突发性,这种老旧传统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大规模集约型的农业生产。因此,需要有精准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进行准确的灾害预测,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种类较多,涵盖降雨、强雷电与冰雹等,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对当地的天气与气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及时向用户发送相关的天气预测情况,以起到预警的作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通过研究卫星云图变动的趋势,运用雷达对天气进行实时跟踪,并检测天气变化的情况[2]。若在农业的生产中出现长期干旱的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实施人工降雨,以解决干旱问题。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天气会阻碍农业生产。由于自然灾害波及范围较广、破坏力较强,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还会对农民的财产与生命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若出现降水量大或集中降雨的情况,易引发涝灾,气象部门可通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事先做好预测工作,提醒农民做好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民的财产损失。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与农业生产进行实时监测,为农业从事者提供精准有效的农业气象信息,保障农业的稳定生产。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近年来才被应用的天气预测方式,也是气象部门为了推进农业生产建立的具有专业性的气象信息服务,是各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决策的气象依据,在防洪减灾方面的优势明显。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导向,通过先进的侦测方法,准确地监测农业地区的天气情况,并通过工作人员的跟进,将信息整合,再发布相关的气象信息。新一代的天气雷达与气象卫星云图能够及时地获取降水及降水云体的相关信息,及时了解风力与云层的分布状况,精准地预测自然灾害的危害系数,以此达到自然灾害预测的效果[3]。
气象部门通过对各地区降水量的研究,能够判断出短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并及时地将天气情况发送给用户,让其做好预防工作,保证农业顺利生产及财产安全。不仅是旱涝灾害会阻碍农业的生产,低温与雪灾也会对农业的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当农业遇到低温灾害与雪灾时,会导致上千公顷的农作物颗粒无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通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预测,能够实时监测到气象的异常情况;对卫星云图的有效分析,能够对雨层与风力范围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跟进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进而提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工作的准确性[4]。专业人员也可以根据预测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精准预测,也促进了农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强对流天气是指随着暴雨天气出现的冰雹、大风及局部地区的短时降雨天气,是带有重大危险的灾害性天气。在进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实际工作中,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强化对强对流天气预测的相关工作。采集对流层位的数据信息,一般的采集时间为8:00,短时临近天气预测系统会对数据展开分析、整合,最终形成准确的天气预报[5]。由于各地区的环境因素有差异,对于采集数据的因素影响也不同,在一些特定日期,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时间会在下午到晚上,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若在某一地区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也可以适当调整采集时间,进而提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以通过对气象雷达的实时监测工作,及时获取强对流天气的移动方向与活动轨迹,并通过持续拍摄与地球同步的卫星云图,对强对流天气的产生、移动与发展等进行分析,加强对强对流天气可能出现地区的预测预报,保障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再由气象部门及时发布相关预报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做好应对。
现阶段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预测时限为2 h 内,但部分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缺少完善的应对机制,且调整效率相对偏低,很难在2 h 内做出有效的应对。因此,将天气预警时限进一步缩短,是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缩短预警时限,可以提供更多的灾害预防时间,从而减少恶劣天气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小范围地区和最近时间段是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服务的对象,但如果天气预报无法及时传播,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提升传播效率作为研究方向,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例如,农户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下载实时天气、墨迹天气等App,及时获取天气信息。目前,这些App 已经可以为全国绝大多数农业地区提供短时天气预报服务,同时能发布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相关数据,农户可依据这些信息开展农业活动。
气象服务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天气预警作用、防灾减灾作用及强对流天气预测作用,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不断进步。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了解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对农业的重要作用,让其为农业服务发挥更有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