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峰,程娟,刘利明,刘长亮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经过近60 年发展,山东省农机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农机装备产业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配套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产品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农产品加工、农用运输、可再生能源利用机械等7 大门类3 500 多个品种,可基本满足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部分新兴领域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需求,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并销往世界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虽一直国内领先,但近年来,这一发展优势正在逐渐减弱。2006 年山东省农机工业销售收入为663.5 亿元,在全国的比例达到51.6%,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013 年销售收入834.15 亿元,占全国比重22.56%,近几年基本维持在23%-24%,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随着农机装备供给与市场需求矛盾的日益加剧[1],成本压力增大,产业整体增速持续下滑。在当前形势下,对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情况开展深入调研分析,对推动实现山东省2025 年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目标,逐步完善产业链体系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农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4(不包括农用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内燃机为主导产品的企业数据),主要经济指标连续20 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占全国19%~20%,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23%~24%,利润占全国22%~23%。山东省农机制造企业有2 000 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约450 家,2019 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00 亿元左右。2019 年农机购置补贴数据显示,山东省拖拉机生产企业有90 家,销量约占全国的51%;小麦机生产企业15 家,销量占全国的65%以上,占据绝对优势;玉米机生产企业25 家,销量约占全国的50%;植保机械产量及技术水平占绝对优势。
1.2.1 拖拉机数据统计
有主机生产企业40 余家,是全国拖拉机的最大生产基地,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优势明显。据山东农机工业协会统计,2019 年山东省骨干企业生产拖拉机11.63 万台,同比增长2.7%,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1.27%,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7 131 台,同比增长22.71%。
1.2.2 谷物联合收获机械数据统计
有主机生产企业50 余家,是全国谷物联合收获机械的最大生产基地,。2019 年骨干企业生产联合收割机25 149 台,其中自走式谷物收获机9 326 台,同比增长4.1%,约占全国总量的50%;自走式玉米收获机1.1 万台,约占全国总量的50%。
1.2.3 农用运输机械数据统计
全国最大的农用运输机械生产基地,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占绝对优势,产品主要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三轮汽车产量约占全国85%,低速货车约占60%。
1.2.4 植保机械
拥有各类植保机械生产企业70 余家,是全国最大的植保机械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目前,山东省农机制造企业有2 000 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有450 家左右,涌现出了雷沃、五征、时风等知名农机企业。但整体来看,省内农机制造企业约80%是中小企业,资源配置分散。研发能力及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农机装备核心技术匮乏,总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30~40 年的差距,只有少数产品技术达到或超过了20 世纪末国际技术水平,特别是在智能控制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差距尤为明显。
山东省农机零部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0%左右,是国内农机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最强、体系最全的省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专业化配套企业,但基础配套能力不足,关键零部件产品落后,部分依赖进口,国产零部件品种规格不全、质量和可靠性不高,尤其是智慧农业装备核心控制部件,如农业装备专用传感器件、控制器核心元器件、高压比例阀及高端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环境控制装备基本依赖进口,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农机产品整体附加值较低,对供应链成本压力较大。高端供应链尤其是国际高端品牌,对产品质量提升及整机品牌推广帮助较大,但受利润影响,开发合作难度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电器、液压、齿轮传动类零部件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采购半径较大,运输成本较高,相对江浙同行业交付风险及成本较高。同时,电液供应链与国际农机企业供应链相比,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产品质量,差距较大。
近年来农业装备制造能力取得较大提升,但与国际标杆相比,制造自动化及信息化建设规模较小,自动化设备大多为单机控制,尚未与生产系统全部互联,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整体水平不高。农机装备企业制造工艺和水平落后,整机可靠性和关键零部件质量亟待提升,可靠性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巨大。如水稻联合收割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约50 h,而日本产品在200 h 以上;拖拉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仅为国外产品的30%~50%;液压翻转犁平均无故障工作面积约为70 hm2,而德国雷肯产品约为400 hm2。
农机装备具有服役环境复杂、应用季节性强、短时操作强度大、新产品试用验证周期长等特点。目前国际上正朝着轻量化、长寿化、高端化、成本适量化方向发展,而山东省甚至国内的农机整体产品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存在质量可靠性偏低问题。农机装备关键材料存在着高强化、耐磨性、耐蚀性、轴齿轮材料一致性和自主率不足等问题,甚至脱棉指、脱棉盘、大豆收割机弹簧过渡板、重载变速齿轮钢、高端刀具和犁铧等关键材料仍需要大量进口。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村生产力、提升要素利用率,而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其实现的重要基础支撑[5]。新形势下,农机装备产业体系的安全稳定和完善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大局,必须更加注重结构改善、质量提高和效益提升,打造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相衔接、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相配套、大中小企业集群协同共生的产业体系。
围绕中国制造2025、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和科技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等相关规划意见,按照“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主导装备产品智能化,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思路,围绕“智能、高效、环保”等要求,重点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与农机装备制造技术深度融合[2],着力填空白、补弱项、提质量,重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农机农艺有机融合,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通过“引进、吸收、创新”等举措,在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上实施重大突破,推动农机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变革,扶持高端产业链,培植全产业链能力。
针对行业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散、同质化严重等现状,加强政策引导,集聚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一批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具有较大国际竞争力、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培优壮大一批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强的产业集群,逐步构建起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产业规模效益更加凸显的农机装备产业生态体系。重点扶持和培育资源与技术质量优势明显的大中型整机企业和“专、精、特”突出的零部件企业,引导整机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共同致力创新,做到供应链自主可控[3]。引导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农业机械化人才,通过农林人才、工程师教育等培养计划提升农机人才专业水平,鼓励农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
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一体化的创新组织模式[4],推动基础前沿技术、关键共性、重大战略装备等协同创新,实现以价值共同创造为导向的协同、融通、共赢的农机产业创新生态,促进现代农业加速向高效智能精细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入农机装备制造环节,提升农机装备在结构设计、材料研制和加工工艺中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水平,提升农机装备行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建立农机装备设计、研发、标准、检测等数据库,创建国家级农机装备创新平台,面向行业提供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专利标准、鉴定检验、应用推广、信息服务等公共技术服务。加强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动力换挡与无级变速传动、精密排种、高效脱粒与清选、自主导航、作业监控、精准作业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加快潍坊、聊城、日照、临沂、济宁、青岛等6 个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多年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储备优势以及国际化研发体系能力,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以集群主导产品为核心,推动全省农机装备产业链条式发展。围绕重点企业及主要产业集群,以行业技术改造为核心抓手,重点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建设专业化、智能化生产线及相关质量监测检验系统等检测设施的建设。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突出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3-5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机行业领军企业。
以集聚区的运作模式,培育液压电控、传动系统等重点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上下游协同配套的产业链带动效应[6],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依托省内优秀的零部件企业,集中力量,增强零部件配套能力,引导零部件行业提质增效,实现“抱团发展”。针对电控高压共轨喷射技术及产品、液压控制及传动产品、专用传感器、精量排种器等进口依存度较高的零部件,依托重点企业打破技术壁垒,集中力量突破一批行业发展急需的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解决产品空白;针对行业集中度过低问题,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与话语权的零部件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优势零部件品牌,引导零部件行业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形势下,农机装备产业体系的安全稳定和完善,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大局,必须聚力解决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注重结构改善、质的提高和效益提升,打造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相衔接、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相配套、大中小企业集群协同共生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成功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