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泉
(广州天宏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511400)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想获取自身的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内控建设以及风险规避为十分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企业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较差,还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此企业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目前,许多企业在建设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中,还有许多问题存在。企业要想顺利开展财务管理内控工作,是以完善的内控制度为前提的,因此企业需对制度中的不足进行完善。
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是以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其发展目标,但却对预期收益等问题多有忽略,造成企业的资金时间价值及风险失去控制,加大财务管理工作难度。许多企业中,存在着管理者内控意识薄弱的问题,如有一些企业在缺乏充足业务支撑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扩张,在其进行投资决策时,对政绩过于注重,造成企业中项目预算工作开展不严谨,财务报表仅浮于形式,造成其投资后收益较差,而在其企业中形成了恶性循环,企业有的资金流转出现问题,造成企业的投资风险不断增大,对其生产经营的收益造成较大的损失,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内控意识的缺乏是造成其内控制度建设进程缓慢的重要因素,提升企业的内控意识对于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十分关键。
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内控力度偏弱,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其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价值,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在企业中,其预算执行控制阶段较为薄弱,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支出超过预算等情况,导致企业的资金统筹调度的缺乏、资金流动缺乏有效监督,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一些企业虽已逐渐重视审批制度,但未有效解决企业中越权审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造成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一些企业在管理资产的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支持,在其进行重大投资等方面,缺乏科学论证,也未定期清查企业的资产情况,造成企业中普遍存在账实不符等不良现象。
在企业进行财务内控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其业务类型也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多。在企业进行扩张的过程中,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但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大,财务风险的存在易造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1.资产流动风险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企业资本的结构不合理性、筹资决策中存在失误等因素,易造成企业的筹资成本增多,造成企业无法很好利用资金,导致负债率增大,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极易造成企业中出现债务危机。同时,若企业缺乏严格、健全的资金审批流程,就会导致超额付款的情况出现,导致项目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风险。
2.资产管理风险
在企业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资产管理存在着较多的风险。若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规定,则会造成采购工作开展缺乏流程,可能导致物资大量积压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企业还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积压物资的管理,导致企业的成本上涨,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且易造成物资被损坏。同时,由于物资积压过多,企业无法定期清查物资的情况,无法及时了解物资的损毁情况、闲置情况以及盈亏情况等,对其核算成本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无法通过核算成本工作的开展了解企业的真实盈亏情况。
3.全面预算风险
由于企业存在预算考核不严、执行力度不强、管理未得到有效落实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均按照相关规定编制。然而在其实际开展预算过程中,无法严格落实每项制度,无法严格把控资金活动情况,造成企业的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常会出现一些挪用资金、占用资金等不良现象的增加,导致企业的诉讼风险增大。
企业应根据实际的内控需求以及自身业务的开展情况,明确各机构的权责,使企业能得到平衡发展,能有效控制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今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及应用,以网络时代为背景,企业还应不断对会计体系进行改进、完善,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使企业能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为管理者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参考。此外,企业还需要重视生产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注意该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根据企业的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及优化措施,对生产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全过程动态化控制,使企业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翰好的贯彻落实,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能在企业中得到充分地发挥,则可显著提升自身的生产运营效率,为内控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企业财务部门应对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企业应当定期分析具体的执行成果,对造成预算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由对应的部门承担。在执行预算前,企业应严令禁止预算的变动,以免企业出现擅自更改预算的情况,导致预算的开展与目标出现偏差,明确严禁企业发生超预算的不良现象,加大执行力度。在资金控制方面,为更好地进行资金的控制,企业财务部门应负责资金的清算及结算工作,对企业的现金存款进行每日清算、每月结算,以便企业管理者能了解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前,还应当事前制定资金计划,并贯彻落实。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统一企业的资金账户,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分配,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减少企业资金浪费的情况。在成本控制方面,企业应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需严格落实授权审批制度,加大对成本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经营活动各项资金支出情况,严格禁止企业出现超预算支出等不良情况。在资产控制方面,企业需要对资产的投资决策流程进行制定,使其在投资过程中能按照相关流程开展,更好地开展资产控制工作。在投资前,企业应当先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后再做决策。
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企业需要明确财务风险指标,在经营目标设立过程中,需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与自身的风险承受力进行设定。若企业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未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则极易造成财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企业应当明确财务风险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投资回报率、流动比率、销售增长率等。只有在明确财务风险指标后,才能更好开展风险控制工作,企业可通过评估现有风险,来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程监管,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同时企业需要构建并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合理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当企业的实际指标接近或超出预警时,则需要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以及时控制风险。
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或宏观经济的变化,会对市场造成影响,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包括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方面的风险。企业应当注重对市场变化的影响,对影响汇率变化的各种原因进行积极地分析,如央行干预汇率、重大经济政治事件等均可对汇率的变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可通过关注交易方的情况、外汇牌价等情况,实现对汇率变化的提前预见,从而有效避免企业的损失。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还可能受信用风险的影响出现财务核算风险。如某企业在进行生产成本、成品成本等计算时,未在记账凭证后附上工、费、料消耗清单,或财务人员未重视印花税申报工作等,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核算风险。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规范财务工作流程,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企业在融资活动开展期间,应重视融资成本,根据企业情况调整融资结构进行,了解短期与长期融资的关系,减少负债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企业的融资模式应当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分散融资风险,企业应根据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拓展,包括租赁、债权以及兼并等。投资方面,企业应综合分析投资项目,严格按照指定的投资决策程序,减少决策失误出现。同时,企业还应当设立对应的投资管理机构,对负责监督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全面落实责任制度,最大程度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综上,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企业应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对内控制度中的不足不断改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