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双翎
【提 要】新时代,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总进程中有更加明晰的战略定位。大学是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中心,大学文化建设要承担起精准服务文化自信的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等新使命。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显著特征和重要作用的亚文化形态。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出。[1]作为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文化建设承载着一系列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在分析大学文化的理论内涵与基本构成的基础上,探讨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新使命和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前沿阵地作用。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文化被视为时代精神的一种象征。究其本质,文化是人本质力量的一种对象化。由于文化的存在,才使得人改造世界的活动获得了“人”的属性。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衍生于社会文化,并在不断创新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从大学教育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大学自身就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属性和承担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重要社会组织。在大学里,文化在教学与科研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解释、接受与重塑,而这些过程,本身也从属于人改造世界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在制造新的文化。因此,所谓大学文化,本质上就是以大学为主体所体现的思维与行动准则,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
1.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大学物质文化是指由大学物质条件构成的、能够被人们感知并客观存在的物态文化或实体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物质基础以及大学文化的物化形态,是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大学物质文化主要包含为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的工作学习方面的基础设备和物质条件等,是大学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加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大学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实施路径,也是有效提高大学及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和大学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2.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内涵和价值体现的大学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对大学文化的形成具有引领、凝聚和激励的作用。一般来说,不同的精神文化会驱动产生不同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甚至会影响大学物质文化的建设。
3.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大学制度文化是为大学人所广泛认同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在制度层面上的映射。大学制度文化由内外两部分要素组成。内部要素主要包括大学组织机构、运行体制和管理制度;外部要素主要指国家与主管部门的方针、路线、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大学起引导与制约作用。大学制度文化渗透于大学各类活动过程中,作为大学人共同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它以强制或潜移默化的方法影响和约束着大学人的理念、思想和行为,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实现,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的育人功能。
4.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最直接的体现。行为是“行为文化”得以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大学行为文化是包括大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在内的各类主体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基于自身长期的行为实践而表现出的文化形态的总和,是大学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对实践行为的升华。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动态多样性、自觉的理性认知和行为方法相统一,以及文化行为与文化观念整体渗透性相统一的特点。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大学人的精神状态、行为风格等方面的客观反映。
就本质而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及其价值与作用的内在肯定和实际践行,并对其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所具有的持续生命力与竞争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及三者关系的基础上[3],首次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国家事业发展、对于民族复兴的极端重要性。文化自信被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4]。“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构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因为前三种自信相对而言更具外在显性,而文化自信则更具内在隐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文化自信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在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在文化这一基础层面有了更加明晰的战略建构。
文化自信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这一文化有机体的整体自信。[5]大学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含于文化自信的战略建构中。基于文化自信的战略指引,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必须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不断发展。
首先,“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6],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大学文化建设的多种基因,特别是中国古代教育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等,可以为当下大学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7]因此,新时代加强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大学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贯穿于大学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中,以使得当代大学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能够更多地培养优秀人才,主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并促进传统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责任。当然,取传统文化之长以创新大学文化并不是说对于传统的文化可以“东取一点、西取一点”,不加辨别,勉强拼凑起来,就可以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精髓,在鉴别、批判和改造的过程中吸收、综合、创新。
其次,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8],凝聚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继而迈向辉煌的坚实力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时代价值。习近平高度重视红色革命精神的历史传承,十八大以来就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与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红色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更重要的是,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在新时代仍具有重大意义。学术性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特征。在新时代,大学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和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牢牢把握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及其时代价值,加强红色革命文化宣传教育。
再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具有时代性、引领性、世界性,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丰富,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其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应牢牢把握这一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创新,不断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自古以来,文化在一个国家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和基本内容。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回馈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始终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我们党始终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性,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始终致力于推进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进入新时代,基于对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文化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文化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文化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在此基础上,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这一总目标,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具体时间表。
目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着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发展阶段更加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支撑和充分保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文化建设的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发展中,传承是基础,创新是保障,两者辩证性统一,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进。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内在五大重要职能之一,创新性与引领性也是大学相对于其他文化建设主体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先从大学开始,并由大学推动,就很好地证明了大学文化的创新引领性。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文化理想,聚焦这一战略目标,加强大学文化引领作用强化机制建设。通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等,全面提升大学文化的创新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大学作为重要的文化创造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人才与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全面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及建设的创新性研究,充分发挥大学在思想道德的研究与宣传、科学文化培育中的显著作用,从而保证大学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始终走在社会文化之前,并不断开社会文化之先河。此外,文化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与各种文化交流和碰撞,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批判和吸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在原有四大职能的基础上,强调大学还承担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思想文化多元多变,新兴传媒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为世界思想交流、文化合作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利用好大学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大学作为文化传播基地的作用。大学文化建设要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勇敢、自信地吸收、融合和同化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不把大学文化建设搞成自我封闭的“围墙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大学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其他社会部门等文化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进行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吸收不同地区社会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属于中国、更好满足时代需求的文化,从而不断提升文化强国建设水平。
高等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最高级阶段,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累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大学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或者文化导向,归结起来,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培养人。当代大学生伴随着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和生理、心理的成熟,在思想行为上强弱特点突出,即:强时代感与认同感、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弱践行能力、辨别能力、承受能力。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显得尤其重要,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各种思潮直扑大学生而来,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所以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其有着深刻的意义。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为大学生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让西方敌对势力传播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更为便捷,在日益增强的多元文化间的交融汇聚的同时,思想文化的渗透工具性不断强化。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斗争,要想掌握主动权、积极探索应变之道,大学文化的育人使命是责无旁贷的。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规范等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文化应当与充分体现科学性、民族性与大众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社会主流文化保持高度一致性。因为,社会主流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母体,脱离开社会主流文化,则大学文化无从谈起。而且,大学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接受文化规训的重要场所;作为使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前,具备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重要场所,大学文化如果不能与其所处的社会主流文化保持高度一致,那么势必会造成两种不良影响:其一,大学文化与其讲授的知识所代表的文化相割裂,令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其二,当学生真正走向社会时,更会因为文化氛围的巨大差异而感到强烈的不适感甚至挫败感,进而使得学生对整个社会现实产生怀疑乃至对抗。因此,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三个核心问题,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大学培育各类人才,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根本性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全面加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及其行为规范培养等方面所发挥的直接且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诸多对“美好文化”的新需求,而且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这种新需求更多的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对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的原则,不断提升大学文化的供给体系与供给质量,畅通大学文化的传播渠道,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对于更加优质的大学文化服务的追求。
“金手指”奖杯的灵感来源于由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屋顶的壁画,上帝伸向亚当的手给予了亚当生命,象征了知识的传承与娴熟的技艺。这款镀金青铜奖杯由来自日内瓦的平面设计师Roger Pfund(他曾为瑞士护照和许多银行设计过产品)设计,Bélart SA制作完成。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实践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经验,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的大学文化除了从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外,也从属于大学自身的建设发展。习近平在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大命题,并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征是“九个坚持”,在这其中,最大优势和最大特征就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二者之间坚持党的领导又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区别于其他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区别,起着决定性、根本性作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更好地保障大学教育发展,让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够真正实现四个“为谁服务”[9]的时代使命。
新时代,坚持党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绝不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大学的文化建设,也不是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具体方式等不分巨细的全盘包揽。加强党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是在尊重文化建设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规律前提下,着重加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三个层面的领导。聚焦“四个服务”目标定位,进一步明晰大学文化的建设原则、主要内容等。各参与主体要提高对大学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政治站位,置于社会文化整体中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局中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在秉持大学开放性、创新性原则的基础上,落实好大学文化建设中“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总要求。对于大学开展的有关文化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要明确纪律性、目的性,明确“无禁区”不等于毫无原则、放任自流,因为有些问题不是学术问题,而是“披着学术外衣”的“政治问题”。在牢牢把握大学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中,把大学真正打造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合格的人才支撑。
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价值观多元化是当今也将是未来中国的显著特点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成员在知识结构、人口素质方面普遍提升,其看待问题的方式态度更加全面,角度日趋多元;加之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成为重要的技术依托,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发表言论、传播观点的最主要的平台与渠道。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在进行文化建设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如若坚持得不好、发生了动摇,就可能给党和国家的整体事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0]虽然大学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但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是不变的。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总方向,而不是别的其他的文化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因为如此,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11],牢牢把握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文化发展始终在变革更新,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文化思想甚至局部的“杂音”都是同时存在的——各种文化相互影响交融;然而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够做到不盲从不动摇,才能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的大学文化,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地位最核心的就是以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实践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加强宣传教育、研究阐释,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大学校园的侵蚀,防范低俗、庸俗和媚俗等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传播,创设凝聚大学文化的主流气场,使得大学文化建设能够在守正中不断创新。
注释
[1]陈晶莹:《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
[2]丁玉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9年。
[3][7]陶国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大学的重要使命》,《现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8期。
[4]李慎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五个词汇的科学内涵》,《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9期。
[5]周东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政论坛》2017年第12期。
[6]张道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甘肃理论学刊》2019年第7期。
[8]曾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三重意蕴》,《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10月27日。
[9]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10]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第7期。
[11]曹润青、冯鹏志:《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文化建设的主题、本质与道路》,《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