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娥,常永辉,李秀华,苏俊坡*,郑百芹,王 磊
(1.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2.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唐山 063000)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作物,别名洋莓、地莓、地果、红莓、士多啤梨等,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保健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草莓绿色栽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主要介绍唐山地区绿色食品(A级)日光温室草莓的栽培技术。
应符合NY/T391规定,土壤为中性或微酸性,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质地为壤土或沙壤土,通气透水、排灌方便的地块为宜。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中早熟品种,如普特拉、法兰地、红颜、九九、甜查理、京香等,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
苗木要求具有5片以上成龄叶,色浓绿、叶厚,苗高20~30 cm,根茎粗度0.8 cm以上,根系发达,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
首次种植的棚室可直接进行定植。重茬种植应采用高温闷棚,在7、8月份进行。撒施石灰氮70 kg/667m2,撒后均匀翻入土中。南北起垄,灌透水并保持垄沟中有1/3积水后,用白色旧地膜或旧棚膜覆盖,同时扣旧棚膜,密封棚室两周以上。
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深翻土壤20~30 cm,施足底肥,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6 000~8 000 kg/667m2和复合肥(N:P:K=17:8:26)30 kg/667m2。
定植时间宜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
采用大垄双行的定植方式,垄台宽70~75 cm,垄台高25~30 cm,垄沟宽35~40 cm。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
株距8~10 cm,小行距2~25 cm,大行距80~85 cm,定植10 000株~12 000株/667m2为宜。
定植后在垄中间铺设滴灌管,每垄铺设一条。
定植后一周内覆盖银灰色地膜。盖膜后,立即破膜提苗。
10月中下旬扣棚升温,在通风口处加设40目防虫网。
应符合表1规定。
开花期,白天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其它时期湿度保持在70%~80%。
定植后应立即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地膜覆盖前充分浇足水;生长中后期每隔15天开一次滴灌;初花期结合浇水沟施复合肥(N:P:K=17:8:26)8~10 kg/667m2或结合滴灌追施水溶肥(N:P:K=15:5:32)3~4 kg/667m2;花期喷0.3%硼砂;结果期每浇2次水,追复合肥(N:P:K=17:8:26)8~10 kg或结合滴灌追施水溶肥(N:P:K=15:5:32)3~4 kg/667m2,并配合使用生物菌液体肥1 L。
4.7.1 摘叶和除匍匐茎。整个发育过程及时摘除匍匐茎和枯叶、病叶。
4.7.2 去除芽、花茎。顶花序抽出后,因品种而异,选留2~3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其余掰掉,及时去掉结果后的果柄。
4.8.1 授粉。开花期棚室配置1~2箱/667m2蜜蜂授粉。
4.8.2 疏花疏果。现蕾期及时疏除无效花蕾;幼果期及时疏除无效果、畸形果、病虫果;留果量因品种而异,每个花序保留5~10个果实。
遵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坚持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害化防治方式。化学防治为辅,农药使用准则必须符合NY/T393规定。
农业防治需要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从而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科学防治,合理轮作。为减少中间寄主或初浸染源,需要与非豆科作物实行轮作、换茬。妥善处理废弃物以便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采用烧毁或深埋等方法及时清除病株、叶、果以达到降低病源和虫源数量的目的。
1)黄板。每20 m2悬挂25 cm×30 cm黄板一块,距离地面20 cm,诱杀白粉虱和蚜虫。
2)蓝板。每20 m2悬挂25 cm×30 cm的蓝板一块,距离地面20 cm,诱杀蓟马。
3)防虫网。温室放风口处铺严规格为40目防虫网。
4)趋避。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
田间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见表2。
根据目标市场确定采收成熟度开始采收。加工品种果实成熟度达到100%;就近市场销售果实成熟度达到90%以上;远途运输果实成熟度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