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霞
(中国孔子研究院,山东 曲阜 273155)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能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而且能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抢抓机遇,应对各种挑战,主动趋利避害,勇于担当作为,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看农村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效果和小康成效,主要看“三农”工作成效。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也是亿万百姓的精神家园。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延续和振兴的基础,既能形成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能有效推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乡村文化是乡村农民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有着浓郁的人文和乡土气息。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土地、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加快流动和公平交换(1)《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9年3月9日。。乡村文化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2019年第11期。,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及先导。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受西方文化以及文化传承内在断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乡村文化出现了根基弱、种类少、底蕴薄等问题,文化作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地位受到冲击和挑战。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现象依然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还较为突出;有些人是非、善恶、美丑不分,道德观念缺失或模糊,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唯利是图、损人利己;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现象久治不绝,妨害人民生活、突破道德底线、有损民族感情和国家尊严的事件不断发生。乡村社会道德失范体现在乡村理想信念缺位,传统集体经济趋于衰退,基层党组织出现弱化、虚化、边缘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淡漠,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够坚定。一些乡村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社会公德观念不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了各种公共道德失范现象。一部分乡村居民道德观念偏移,政治信仰缺失,没有道德目标,缺乏奋斗精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有的甚至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日常的经济交往中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坑蒙拐骗。有些人把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价值观念扭曲,团结友爱、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被忘记。
乡村社会道德失范与乡村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不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消除乡村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必将影响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和村民道德水平提升,既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乡村连着千家万户,乡村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阵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广泛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可有效发挥文化的功能与效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效保证和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要注重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要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必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并将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五大布局之一(3)《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8年3月9日。。乡村振兴战略能否有效实施,事关城乡平衡发展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改变广大农村封闭落后的思想文化状况,打破农村经济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壁垒,促进乡村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传承发展乡土文化的需要,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新时代乡村治理与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乡风文明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20个字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乡风文明,通过乡风文明建设,可使农民的文化水准、思想道德得到有效提升,乡村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发展,促进崇尚科学、健康、文明向上向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美丽乡村蕴含着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富裕充实,整个乡村乡风文明、风貌美丽等意蕴。乡村拥有丰富的道德资源,既有历史文化,也包括民俗文化等。随着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乡村文化资源异变、村庄空心化等不良现象,乡村从物质到精神缺乏应有的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乡风文明建设要留住“乡愁”、留住“根”,这是乡村发展的精神动力,可维护乡村的和谐稳定,推进乡村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提高广大乡村农民的社会道德水平,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利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费孝通先生曾强调:“无法”并不影响乡土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4)李中元:《文化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176页。。乡村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百姓的精神家园,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加快乡村文化建设要有文化主体的积极参与,要处理好“保人”与“保文化”的关系,避免“见物不见人”。新乡贤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守护者,是乡村文化的一种内部动力,在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社会,社会公德有利于推动和实现由传统文化心理向现代文化心理的转型,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加强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就是发挥思想道德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全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夯实道德基础,举精神之旗、建精神家园。
通过乡村道德文化建设,能够培育乡村农民高尚的道德情感,提升其道德判断力、增强其道德责任心和道德践行能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道德、有道德、守道德的良好社会风尚。传统乡村是一个熟人共同体,相对封闭落后,村民的主要活动就是农业生产,家族意识和血亲观念强烈,村规民约和道德舆论是调节乡村内部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方式及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由以熟人为主逐渐转为以陌生人为主,交往领域由现实公共生活领域扩展到了虚拟公共生活领域。新的交往主体和交往领域迫切需要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既体现民主法治精神,又体现村容整洁、讲究卫生、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社会公德的建立有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交往、诚信友爱。文化既能对人的价值观进行塑造,又能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中的生活富裕、科学治理、文明乡风、宜居生态和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相互影响、制约、支持和促进,共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内长时间积淀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乡愁记忆不断模糊,一些农民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意识,原有的淳朴感情逐渐淡化。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各种金钱诱惑冲击着乡村青年人的思想,传统思想逐渐被边缘化,一些传统民间文化技艺相继消失。面对种种不良状况,迫切需要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是对中国优秀道德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秉持了民族文化之根,坚守了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更反映了人民的呼声。美好生活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当前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公共道德环境的要求亦更加迫切,因为残酷、自私、偏见、歧视、专横、贪婪、不公平等道德失范现象,不仅破坏政治决策、公共秩序、社会交往、日常生活,而且会在社会上不断造成新的差距、断裂、冲突、冷漠、仇恨等。加快乡村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乡村农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不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人文、思想、道德等内涵,培养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形成农村文明新气象。为了避免在市场化、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造成城乡发展失衡,避免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而城乡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加大乡村文化振兴力度。在乡村文化规划建设中,要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资源环境、城乡规划设计、制度体制运行等整体入手,对城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化发展。文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遵循。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是文化,生产劳作、乡村风貌、农业产品、节庆活动等是乡村特有的文化载体,要不断设计开发出特色文化旅游新产品,将乡村本土文化呈现给广大游客,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产业化、产品市场化趋势日益增强,许多乡村分散式的小规模生产经营逐渐被规模化经营取代,大量农副产品用于市场销售,农民成为一种重要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建设必然被提到日程上来,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道德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着“三农”工作的质量,而且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化改革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符合更高要求的公民意识,处理好权利及义务等各方面的关系。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文化制度作为一定社会的基本制度,其所体现的价值观代表着社会的基本立场,往往深度地融入传统、习俗和惯例等社会各项制度之中,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植根于社会、集体和个人的价值观念之中,规范和约束着整个社会的行为,并构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5)杨永恒:《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使命和任务》,《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1期。。农耕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格局,中华文化的根脉及基本内核在乡村。乡村文化是传统乡村治理的文化基因、伦理基础和精神纽带。乡村文化在千百年来乡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城乡一体化发展使乡村社会结构及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一些农民对乡土情结、血缘宗族、价值观念等的认同度降低,主体意识越来越淡薄。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短板,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乡村经济社会等发展水平比城市落后,乡村治理水平不高,乡村传统精神文化、思想观念与道德伦理式微(6)刘忱:《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中国领导科学》2018年第2期。。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对“自治、德治、法治”乡村治理模式构建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
个人品德是建设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基础保障。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并从内心深处建构起自觉的道德认知。这种道德认知绝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也绝不是慑于社会压力而遵守社会公德,高尚的个人品德具有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6页。乡村全面振兴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行为取向,加强道德风尚建设有利于广大乡村塑造新时代农民形象,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五位一体”价值的认知。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可使农民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同向一致,使广大农民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容和要求,明确社会主义新乡村公德观的内涵,不断提升农民整体道德文化素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保障。
乡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公共文化建设不到位、公共文化生活空心化、内生动力不足、文化资源整合不到位、妇女政治参与权利意识不强等问题。
思想认识不仅是开展工作的基础,而且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前提条件。对文化建设工作如果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势必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当前有的乡村干部不重视文化建设,认为主要工作是抓经济建设,抓扶贫攻坚;还有的乡村干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建设好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文明素质自然就会提高,乡村社会风气自然就会改善,乡村振兴目标自然就会实现。不少乡村基层干部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很少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依然存在,导致有些乡村青少年义务教育未完成就辍学。同时,一些农民群众认识不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也不愿意参与乡村文化活动。
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关系到人口素质提升,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公共文化建设不到位,必然降低对广大农民的吸引力,难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缺乏深入基层的走访调研,缺少与广大农民的互动交流,致使公共文化建设功能缺位,建设内容脱离实际,服务体系不完善,部分政策制定与实施不深入人心。有些乡村公共服务文化缺乏发展动力,活动频率不高,针对性不强,没有发挥出文化铸魂效应,不能适应农民文化精神需求,对广大农民缺乏吸引力,影响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开展。
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空心化,不仅会对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带来冲击,而且会对乡村文化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了机会,也造成许多妇女、儿童以及老人被留在了农村,形成了农村“空心化”现象。由于这部分留守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对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掌握,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也就难以推进机械化和标准化,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任何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发展起来的,因此,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系统地研究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8)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在农耕文化为主体的社会中,农民勤劳、淳朴、善良,生活节俭,但随着乡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自由行走于城乡之间,他们的一些传统思想观念随之发生了消极变化,个人主义抬头,拜金主义时常出现。农民除去劳作时间,业余文化活动多以看电视、打麻将为主,公共文化生活越来越空心化,乡村传统文化日趋式微,给乡村文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外力推进,更需要内生动力的主动促进,只有具备充足的內生动力,才能使得乡村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在人生观发生变化的同时,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不小变化,乡土情结逐渐淡漠起来。包含老人、妇女、儿童在内的留守人群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接受乡村文化教育的兴致不高,这使得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基础支撑,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同时,多数乡村中存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作为或无力作为的状况,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常年在外工作,造成不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使得对他们的健康人格、良好品行的培养教育被弱化了,而这种家庭教育极其不利于乡村文化建设。
文化资源的整合对乡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且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一些乡村领导干部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本土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挖掘、整理、规划和利用。一些乡村的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在挖掘利用手段和渠道上比较单一,没有特色创意,导致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率低,且不能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在一些偏远山区,文化基础设施仍然非常短缺或者简陋,数量还比较稀少,仅有的文化广场、文化礼堂、电子阅览室以及青少年游乐场等缺乏整合和管理,没有专人维护和定期整修,老化破损严重,并且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被挪用、被挤占等现象。
乡村妇女政治参与权利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乡村社会治理效果。由于大量乡村劳动力进城,出现了“农民以女性为主、农业离不开女性、乡村由女性支撑”的状况,因此乡村妇女能否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少,会影响到享有政治权利的多少,乡村妇女被束缚在家庭这个较小的私人领域中,很难获取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因此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就很有限,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比较小。在不少乡村,妇女参政意识不强,很少参与基层治理,自然经济产生的性别分工模式也较为严重地束缚着她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一些乡村的妇代会组织凝聚力不强,其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广大乡村妇女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本应该具有的一定地位也被忽视。乡村妇代会组织职能的逐渐弱化,使女性自身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致使乡村妇女缺乏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乡村妇女对《村委会组织法》缺少充分认知,不熟悉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程序,导致其对参与基层治理态度冷漠。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只有使乡村妇女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积极有效地推动乡村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发展。
加快乡村文化建设需要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搞好乡村文化创意设计,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乡村思想文化建设,加大建设文明乡村力度,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注重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培育,强化乡村农民道德建设工作,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文化创意是加快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基础,好的文化创意能促使乡村不同类型的产业加快发展并不断壮大。一要进行资源调研。文创产品的创意来源于乡村本土文化,因此要了解乡村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名胜古迹等,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在传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涵,进一步体现社会经济价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二要立足时代发展。要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文化生态建设,对文化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挖掘符合现代设计的乡土文化元素,提取本土文化特色符号,突出乡村风土人情,彰显文化独特个性,做到时代性与本土性有机统一,使乡土性融合到现代性之中,历史性融合到实用性之中,充分体现乡村文化特性,使传统文化既得到继承又得到发展,形成符合当下文创设计理念、代表当地本土文化的系列产品。三要满足消费需求。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查探究农民消费需求,汲取民间设计智慧,将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乡村文化之中,对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设计出能够丰富消费者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文化创意产品,使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下的文创产品既具有本土性、时代性,同时又具有实用性,符合消费者物质和精神需求。四要注重传承保护。要有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与现代文创产业有机结合,创新设计和传承发展融合统一,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构建乡村文创产品设计协作平台,融合乡土文化元素,创造特色乡村文化,用创意产品与时代特性相结合的方法,让乡村文化拥有独特持久的魅力。
不论是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客观上都离不开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乡村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中华民族所推崇的道德建设,既蕴含着爱国、自强、和谐理念,也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道德风尚建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必须加强乡村道德风尚建设,特别要重视乡村农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乡村农民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认识,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广大农民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乡村道德风尚建设,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乡村道德体系建设,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要针对农民群体的道德素质状况,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立足乡村实际,采取适合农民道德素质现状的道德教育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同时,要使乡村道德风尚建设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道德风尚建设实践,不断增强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能力。
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引领。一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6页。在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强化措施,抓好落实。二是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加快乡村文化建设要以农民文化价值观为重要基础,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重拾文化自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推动乡村文化的蜕变、成长与发展。要针对农民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运用多种媒体、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及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使乡村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规范化。三是发挥乡村文化主体的作用。乡村农民具有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广大农民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并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四是完善城乡文化结对帮扶机制。要积极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组织地方艺术团体及高等院校师生深入乡村开展艺术帮扶活动,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完善交流制度,引导社会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为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五是形成乡村文化建设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舆论环境,出台人才政策,吸引外来文化人才,增强文化活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乡村的建设。一是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在乡村举办道德讲堂或者夜校,宣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使乡风文明渗透到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讲文明成为群众的道德遵循。二是发挥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大力倡导和弘扬美德新风,突显乡村文化的淳朴、敦厚之美;联系乡村文化建设实际,结合新时代发展特征,汲取传统乡村文化精华,树立乡村社会新风;用身边的道德模范不断丰富乡村社会新风的内涵,聚集乡村文明的正能量。三是发挥文化对乡村善治的保障作用。文化活动要顺利开展,广大乡村必须完善综合管理体系的建设,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深化乡村社事中心“文化善治”系列工程,将文化元素融入乡村社会建设及治理领域,积极开展“帮助社区孤寡老人”“走进贫困家庭”“帮助留守儿童”等活动。逐步提升村民文化艺术修养,重塑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文化风尚。四是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乡村教育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教育,还有对中老年人的教育。在狠抓基础教育的同时,政府可在乡村创办一些老年大学,让老年人重返校园充实完善自身,有效提升广大村民的综合素质。五是提高乡村妇女对政治参与的认知。引导乡村妇女参与到乡村社会管理和道德风尚建设实践中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乡村妇女的文化素质,提升乡村妇女对参政议政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积极开展对乡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妇女的文化和道德水平。六是培育新时代优秀乡村家风。优秀家风对于家庭成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构建乡村文明健康家庭的基础,可助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不断培育新时代乡村优秀家风,可加快乡村这个社会大家庭文明道德风尚形成的速度,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要不断丰富诚实守信、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等优秀传统的时代内涵。一是注重传承创新。加大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有效转化创新中国传统的“知行观”“义利观”“和合观”。二是整合优化资源。充分挖掘乡村遗址、遗迹、文物、文献资料等文化资源,有效进行开发利用,带动乡村旅游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培育新时代乡村文化精神,增强乡村文化凝聚力。注重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秧歌等的传承与“活化”,在政策上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使之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引擎。三是注重传播交流。加大乡村文化的传播交流,将“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有机融合,使文化处于动态交流状态,既可以激活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增强文化的活力,也可有效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四是健全保障机制。乡镇政府及村委会要根据留守人口的需求,供给相应的服务,落实并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供给机制,除了为留守老人提供相应娱乐设施外,还应提供适当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文化服务。留守妇女更多担负着照顾老人或子女的责任,对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技能培训、文化教育培训,以满足她们尊老、爱老、养老及子女教育方面的文化需求。
振兴乡村文化,不仅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还要结合新时代社会需要,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反映乡村农民的新生活和新精神。一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一些乡村的文化人才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不能满足农民在文化方面的基本需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乡村文化人才培育计划,挖掘乡村文化创新人才,优化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多创作新作品,定期到乡村巡回演出。二是培育新时代乡村文化。进行乡风文明建设,要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乡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创新乡村文化宣传内容和方式,通过对各种感人事迹的宣传,培育乡村新文化,振兴乡村文化。三是养成良好家风,培育良好家训、家教。每个人接受的最初教育都是家风、家训、家教,这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新时代优秀的乡村家风,既能有效约束其家庭成员的言行,还能增进邻里和睦。通过挖掘、评选当代优秀家风、家训、家教和评选乡村文明家庭、好婆媳、孝心青少年等活动,可促使乡村更多的家庭培育形成优秀家风,营造人人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发挥乡贤作用。乡贤是从乡村走出去的优秀人物代表,对当地农民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进行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要把乡情、乡音和乡愁等作为纽带,创建“乡贤会”,以此来吸引和凝聚各类乡贤,壮大乡贤队伍,引导乡贤们支持家乡经济文化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学乡贤”“亲乡贤”“敬乡贤”活动,向乡贤看齐,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建设新的乡贤文化,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五是发挥乡村干部引领作用。乡村干部要自觉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凝聚群众,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要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教育培训和廉政文化建设,在生活和工作中使其严格自律,起到带头作用,为乡村文化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积极推进乡村社会公德建设,开展农民职业道德教育,培育乡村家庭美德,提升农民个人品德建设水平,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乡村和谐是乡村振兴、乡民幸福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农民进行道德文化教育,要结合“和谐乡村”教育展开,在农民群众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其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护乡村的整体和谐氛围,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广大农民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的观念,做符合“四有”标准的新型农民;弘扬中华孝道,开展争做好媳妇等一系列活动,孝敬父母、孝敬公婆、尊敬长辈,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三是制定乡村道德文化规范。乡村道德文化建设要立足实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文化建设的规范及监督约束机制。针对乡村道德体系不成文的问题,组织相关力量,深入乡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完善。制定本村“村规民约”“红白理事操办标准”等,使广大农民有所遵循。四是营造健康向上的乡村道德文化环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需要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乡村道德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需要完善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因此要有效利用高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使电视、网络进村入户,同时组建高水平的乡村思想道德宣传队伍,建设高标准乡村文化中心和文化活动广场,将其作为乡村道德建设的阵地和载体。
中华文化是乡村道德建设的中华民族底色,既是民族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没有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道德建设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一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提高乡村居民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的守法意识,立足实际做好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二要立足乡村实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正创新,在乡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三要以地方特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建设。在公共场所通过设置公益广告,宣传中华优秀家风家训,宣传中华文明礼仪。在乡村学校和少年宫,经常组织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活动,传唱中华优秀童谣,展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四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乡村文明。针对“双十一”等不同类型的购物狂欢节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增强节俭意识,反对铺张浪费。针对疫情后公共卫生安全,宣传“公筷连着你我他,卫生维护靠大家”等网络公益宣传。在九九重阳节,开展“爱老敬老过重阳”网络传播活动,倡导传承孝道。完善“五级”国学讲堂网络全覆盖,全力推进乡村文化宣传普及,有效振兴乡村文化。
总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认清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视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乡村振兴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措施,真抓落实,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