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光
(东平县银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东平 271513)
水利工程在抗洪抗旱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由于我国目前现有的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科技水平较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灌区水利管理的发展。水利工程是建设工程的方面之一,在最近几年,已经广泛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与建筑工程有很多的相似点与共同点,尤其是在管理和技术方面,仍然有很多地方还不够完善,从而会影响水利的施工建设进度。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案,改变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以促进我国农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水利工程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提高经济建设方面,也具有重大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大大改善了我国的经济与农业的原有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在防洪、发电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水利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有效的对水流工程进行监督,所以在水利施工之前,首先要寻找对应的施工环境,普遍都会在有水的地方进行工程建设;其次,应根据具体的施工地点,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设计相应的建设环节与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当地的季节与气候,再根据具体天气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工程的监督与管理过程中,以确保工程质量;再次,更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只有在各个施工环节中加以监督,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最后,在整体项目都完成以后,应进行严格的审查,从施工的原材料,以及具体的质量问题等方面,都要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对于灌区水利的管理工作,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但没有根据具体方案,拟定对应的考核标准,从目前情况来看,依然沿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根据施工人员以往的实践经验,粗略的对工程的运转情况进行判断,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力物力方面,也难以做到合理利用资源,如果长时间使用粗放式管理模式,就难以保证灌区水源的利用率,无法推进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由于灌区水利工程能够保证多年运行,所以经过多年累积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持续保持稳定,如果在工程上埋下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就会阻碍工程的正常运行,很有可能对灌区以及周边等地区以及人员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在灌区水利工程中,部分工程可能会存在桥梁超负荷运转,这种形势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增加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会出现意外等安全问题。一方面,由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经常会遇到建筑老化的情况,甚至会在灌区梁板上,出现裂痕等安全隐患,影响工程建设的具体面貌。另一方面,因为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不高,难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于及时征收水费等工作,也很难高效的进行。
由于部分灌区水利工程,在维修保养方面缺乏渠道来源,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难以保障工程管理的进行。此外,在目前的水利管理中,负责运行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能力,不能利用高新技术对工程的水利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而且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在水利管理问题上,依然缺乏合理的人员结构,阻碍工程进一步的发展,所以灌区管理过程当中,缺乏专业的基层人员,是目前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巨大障碍。灌区管理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水利数据进行收集、维护,所以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才能担当这一职责,而在目前的管理人员中,年龄较老的人员难以胜任,年龄较小的工作人员也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很难实现水利科学管理。
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与当地的政府联系密切,在实际过程中,获取的收益少之又少,基本是通过收取水费,作为经费的收入来源,所以在灌区水利工程中,会出现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经费过少,进而导致难以对工程设备进行维护,很难保证工程的正常运维,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难以获取经费,便会减少对水利工程的投入,这就导致恶性循环,不利于水利工程管理的实施,影响水利的正常运行。
由于安全事故很难从源头上避免,所以需要政府已经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安全防护,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万一有事故发生,应由政府负责责任认定,再通过保险公司依照鉴定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补助。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建立工程责任认定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可以建立安全防护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能够把法律、安全管理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做到统筹兼顾,在保险方面,要构建相应的保险制度,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充分的发挥灌区水利工程的具体效益,因为水利安全是水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须由地方政府带头进行管理,提高工程的改造进度与标准,增加水利工程的防护建设,对于灌区的安全防护最大程度进行投资与保障,从而全面健全安防安全防护机制,保障水利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
要想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有效进行,首先,应实现对工程管理的自动化监控工作,建立必要的维修、巡检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全方位一体的工程系统,通过把收集到的信息传到管理中心,从而实现对灌区水利工程更好的监控,为水资源的利用提供准确的依据。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应该把工程设备的运行利用信息手段,实行全方面的管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在灌区水利工程中,水费征收不合理,也会影响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所以要积极改进水费征收方式,通过具体的征收方法,来确保水费征收到位,在水费征收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根据具体的灌溉标准,设置合理的水费征收价格,对于群众来讲,应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水费的征收任务,从而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出一份力。
因为灌区工程管理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所以必须要完善灌区的相关管理体制,才能实现灌区水利的新突破。首先,应该完善目前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提高工程的工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其次,应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各种资金问题,以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维,能够在灌区工程中组建更强大的专业团队,促进工程项目的实施,从而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优势,促进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要想使灌区水利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要必须要做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使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水利工程的工作中。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在水利运行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措施,从而解决问题。所以说,对水利工程人员的培训,能够促进培训体系的发展,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专业能力与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顺利有序进行。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农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农业与经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在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当中,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从大局观来讲,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应加快落实灌区水利管理的体制改革,健全管理的方式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改进措施,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科学有效的作用,为我国的农业与经济发展提供动力。